论漆画艺术发展创新之路

[日期:2014-07-2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漆画艺术发展创新的“路”今后应该怎样走,如何正确处理好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怎样走出误区,更新观念,是当今漆画艺术家必须冷静思考,也是正在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漆画 创新 欣赏品 实用品

 

  漆画是艺术和科学、绘画和工艺制作相结合的产物。漆画首先是画,其次才是漆;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技术;首先是思想内涵,然后才是制作技巧。在当今各种美术思潮的冲击下,中国漆画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也呼唤创新。漆画艺术发展创新的“路”今后应该怎样走,如何正确处理好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怎样走出误区,更新观念,是当今漆画艺术家必须冷静思考,也是正在探索的新课题。

  一、古代传统漆画与现代漆画的历史回顾

  漆画是以大漆为基本物质材料、运用漆器装饰工艺和各种现代技术表达作者创作意念的工艺绘画。艺术上,它跨越了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工艺上,融古老的髹漆技艺于现代科技。它丰富的表现力、独特的工艺美和质材美、迷离蕴藉诗一般的意境,赋予观赏者新奇的美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中国传统漆画的历史,远可上朔到奴隶社会,浙江余姚出土的红漆髹涂木碗,距今已有七千多年历史。传统漆画在战国时期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从河南信阳、安徽寿县、湖南长沙等地出土的战国时期文物便可窥出一斑。

  然而这一时期的漆画,大多依附于日用器皿,而非独立意义上的漆画。魏晋南北朝,由于陶瓷器皿的异军突起,使本来在日用器皿中占主导地位的漆器受到了冲击,但也正是这一器皿的变革,使漆画从实用功利的地位逐渐向装饰功能转化,并诞生了我国第一部漆工艺专著《髹漆录》为我国传统漆画奠定了基础。

  现代漆画作为一种新兴画种,还是近几十年的事,上世纪初日本漆画对我国的影响,上世纪六十年代越南磨漆画的来华展览,及西方现代绘画对我国美术界的冲击,激发了我国不少有志于漆画研究的工艺美术家,美术家开始在漆画领域里进行兼收并蓄,继承开发的探索,试图以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表现手段,来创造适合于现实生活的新兴画种——现代漆画由此而生。

  二、正确处理漆画欣赏品与实用品的关系

  在漆画的创作过程中,经常会就产品的欣赏性和功能性两者概念混淆,陷入种种误区之中难以创新。中国漆画首先必须走出以下两个误区,才能走向创新。

  首先,我们容易将装饰风格与装饰实用艺术两个概念想混淆。在漆画创作中,有些人错误的认为装饰风格就是装饰工艺品,甚至还有人认为就是装饰图案。实际上他是将一些装饰工艺小品类漆画的表现形式,错误的当做是主流创作方向,导致一些缺乏思想内涵、无时代感的“工艺类小品”漆画出现,影响了漆画向深层次发展,使人们在观念上对漆画创作理解的简单化,幼稚化。

  其次,在漆画的创作过程中轻视工艺。漆画制作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工艺和材料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重视漆画的视觉感染力。漆画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系不能简单的应用材料、也不能滥用材料或过多的应用镶嵌工艺,给人一种近工艺远艺术之感,这样会阻碍漆画发展和创新。

  三、借助机器创新UV漆画,做好产品改革创新工作

  漆画的出路在于创新。漆画的出路在于创新。漆画的创新应体现在创新方法和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上。漆画的创新除了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还要与观赏者的心灵沟通,达到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漆画艺术的创新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现代漆画艺术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

  1. 观念上的创新。一方面,漆画作者的观念要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要敢于解放思想,突破旧有的传统观念束缚。 2. 语言上的创新。成功的漆画作品是在艺术表现过程中熟练地、恰如其分地、创造性地运用漆画的艺术语言。只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漆画的语言,才能在漆画语言上进行创新。产品改造,升级换代,是漆艺企业的工艺品能否占领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前提,实际上有好多产品若常年老面孔而不予以改造和提高,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2012年扬州漆器厂采用UV漆画创新工艺,研制出手工与机器相结合制作出来的作品,它是在传统漆画的发展基础上,运作数码喷印工艺制作现代装饰漆画的创新工艺。喷印采用日本第七代晶体微压电技术,所使用的高性能环保墨水,由单体影像颜料聚合而成,直接打印在麻金、麻银、平金、平银等各种漆艺基材上,在强烈的紫外光下可以迅速快速固化,没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在喷印画面的基础上,后期在根据画面要求进行人工技法处理。这样的漆画作品更适合用于大型酒店宾馆的墙面装饰,价位中等,制作周期短,可批量生产,更加符合酒店经常更新软装的特性。

  四、漆画作品创作紧跟市场需求, 适应现代审美

  扬州漆器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兴于秦汉,盛于明清,主要有雕漆嵌玉、点螺、平磨螺钿、刻漆、骨石镶嵌以及纯雕漆、彩绘、雕填、楠木雕、磨漆画等十大类。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具有南方之秀美称,这就是我们的地方特色,但在目前市场千变万化的前提下,特别是漆画工艺既需努力保护好原产地特色,又要提倡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防止互相模仿和抄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之,我们要加倍努力,要使古老的漆艺艺术品百花齐放,不断开创新局面,与时俱进,大家共同努力去发展我们的漆艺事业,让漆艺之花开得更加艳丽夺目。

  参考文献:

  【1】张燕 《扬州漆器史》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

  【2】《中国漆艺》 《中国漆艺》编辑部出版 1988年

  作者简介:

  贾仁俊,出生于1982年1月,就职于扬州漆器厂,助理工艺师职称。 2013年参与制作的平磨点螺《千里共婵娟》地屏获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奖银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