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漆器的发展与差异

[日期:2014-07-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漆器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中国漆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在《韩非子.十过》,最早的漆器在四五千年的尧舜时代,为黑色的漆色的漆器,是作为食器使用的。后出现了黑红两色,慢慢的由食器演化成祭品,工艺更好,外观也变多彩。中国古代漆器的发展,大致分为前后两大时期,以魏晋六朝为转折点。前期注重使用,后期注重形色,后期漆器的代表主要是在明清时代,更注重在漆与雕上下功夫,彩绘与镶嵌于一身,多种装饰手法的综合运用,使漆艺发展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而在近现代与现代的漆器的发展上,日本漆器却慢慢的占据了优势,跃然成为了“漆器大国”。为何漆器的起源国会被日本后来居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漆器 日本漆器 莳绘漆器 扬州漆器 起源

 

  一、日本漆器发展概况

  公元二百多年中国的漆艺流传到日本,漆料资源丰富的日本组织了漆器生产,并逐渐形成了其独有的日本漆艺。日本的漆器发展有两大途径,一个是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漆艺,传回日本形成(我们称为描金漆器)。从中国的12世纪到14世纪(日本的镰仓时期),其莳绘漆器发展到拥有高莳绘,平莳绘,低莳绘等品种。当时的日本漆器受到中国唐朝风格的影响。江户时代是其莳绘漆器发展的高峰。第二个方向,便是甲午战争后,很多日本人作为他的生活用品随身携带,流传到日本民间,形成的漆文化。

  二、以扬州漆器为代表的中国漆器与日本漆器发展差异

  中国现代漆器分为扬州漆器、福州脱胎漆器、平遥推光漆器、成都漆器四大流派。其中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到当代,已经有2500年历史,以扬州漆器为代表的中国漆器与日本漆器发展主要有以下差异:

  1、它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画面,色彩雅致,气韵生动,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从漆器的画面上来说,扬州漆器无疑是漆艺界的佼佼者,从画工到制作,无不体现中国工笔的美。扬州的漆器产品在国内国外都享誉盛名。但是,当代扬州漆器绘制的稿件,大多沿用明清或者早期的图案,清代的图案很多构图比较琐碎,非常的繁琐。无疑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传统文化固然要传承延续,不创新,同样会审美疲劳。日本现在漆器的构图比较多样,有很多种造型。虽说山水,人物,花鸟,建筑等方面的造诣不如中国,但是日本善于变通,构图的丰富性强于中国漆器。

  2、扬州漆器的产品的造型稳固雅致,做工细腻精巧,色彩和谐匀称,光泽柔和腴润。而且造型和气势上又有常见的北派的雄浑和博大。比如说张宇大师的漆艺壁画《源远流长》(现陈列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此作品大气磅礴,又不缺细腻,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绝对是漆器界的金品。像这种作品,扬州乃至中国有着大量的漆艺大师,设计并制作的精品漆器也是世界领先的。而日本漆器在造型方面很多元化,他们有着丰富的造型,很根据时代的特点,简洁,流畅,明快与时代合拍的元素屡见不鲜。

  3、扬州漆器在制作手法和工艺上有着南派漆器的隽秀精致,延续了我们的传统工艺所有优点,并且创新。点螺工艺,雕漆工艺,雕漆嵌玉工艺,刻漆工艺,平磨螺钿工艺,骨石镶嵌工艺等。点螺工艺其代表作品《锦绣万年春》《绿杨胜景图》《春江瀛洲图》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高档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植在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髹漆工艺,使点螺漆器具有图案精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明亮如镜的艺术特色。扬州漆器的制作工艺是非常严谨精细的,这也是为何扬州漆器多次获得荣誉以及当作国礼赠送的原因。日本漆器延续了传统的莳绘工艺,但其中融入了不少写意,抽象等非常现代的艺术手法。在表现富士山的传统内容上,也赋予了现代化元素。

  4、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朴庄重,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扬州漆器按照造型和用途划分为屏风、家具、杂件三大类,以屏风、家具为主,屏风和家具产量占扬州漆器生产总量的80%以上。扬州漆器精品迭出,曾多次在国内外荣获大奖,并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礼品。而日本在漆器设计定位上力求贴近市场和大众需求,适应民族插花、就餐、茶饮和席地而坐的实用需求,让漆器成为日本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中国漆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漆器起源于中国,后流传到日本。中国漆器有着优秀的图案、装饰、构图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在近现代与现代的漆器的发展上,日本漆器却慢慢的占据了优势,跃然成为了“漆器大国”。为何漆器的起源国会被日本后来居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通过以上中日漆器的介绍,中国漆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中国漆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中国一样,博大而精深。古代漆艺工艺繁复,追求艺术,这与中国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如何继承好这份传统,文化是关键,大量的年轻人根本不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就没法很好的继承。二、时代是变化的,中国唐朝以“肥”为美,换做现代,以瘦为美,时代不同,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之改变。继承传统不是一味的复制原来的东西。中国现代大量的漆器的制作还是延续着老的套路,从设计画稿到工艺制作,很大部分都是与传统的一个样。很多人认为,中国当代漆器依然是“老古董”。三、现代中国漆器已江河日下,风光不再。漆器产业日渐凋零,以中国漆器发祥地之一的扬州来说,元代曾是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清代后期,扬州漆器远销欧美,年销量二万多件,白银“岁入三万两”。如今,漆器厂寥寥无几,普通百姓购买漆器是凤毛麟角。反观日本,由于日本在漆器设计定位上力求贴近市场和大众需求,适应民族插花、就餐、茶饮和席地而坐的实用需求,让漆器成为日本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国内普通百姓的购买量远远超过中国以外,还有大量的漆器出口。四、从漆器的艺术角度出发,中国漆器高于日本,从商业竞争力来看,却不如日本。

  四、如何缩小中日漆器发展的差距

  我认为,中国的漆器的改革与崛起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我们有义务去拿回属于中国漆器的文明和荣耀,我们需要改革。

  首先,漆器设计和生产的改革,漆器需要提高知名度。在当代很多人活到30岁都不知道漆器是为何物,是否使你大吃一惊呢?现实就是如此,没有品牌,没有名气,大家自然不了解。当代,能够了解和制作漆器的人群相当少,人才欠缺,我们需要一次机会,一次轰动世界的机会,让全世界人民发现中国漆器。我们需要创新,需要设计出一批与世界和时代接轨的漆器。

  其次,漆器生产销售定位的改革。中国漆器大量出售给企业,政府,或者国外而国内普通百姓买的人很少。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将漆器的设计与生产贴近市场和普通百姓,只有把漆器做的让老百姓喜欢,那才能提高购买量,提高效益。才能让老百姓对中国漆器真正的感兴趣。让中国漆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和竞争力。

  当普通百姓对漆器产生了喜爱,而后我们应该加大漆艺的普及和教育。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中国漆器事业中来。

  最后,对漆器生产和管理的改革,让漆器生产成为中国的名族产业,我们才能实现中国漆器事业的辉煌。

  以上是我对中日漆器的浅析。我相信,只要每个从事漆器行业的人,用心去学习中国传统漆器文化,不断的招纳人才,吸收新的血液。以人为本,在传统的基础上,了解市场和普通人群的需求,去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创新,中国漆器定会有个光明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漆艺》 乔十光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2、《中国历代漆器工艺的继承和发展》 陈振裕 2000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吴伟华,1961年出生,江苏扬州人。1979年进入扬州漆器厂,从艺三十二年,擅长木雕、家具制作。2014年被授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