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彩绘勾刀《元春省亲》地屏的艺术价值

[日期:2014-07-0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扬州漆器历史悠久,彩绘、勾刀两大类工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种原因,勾刀工艺停产近三十年。2012年,扬州漆器厂恢复彩绘勾刀工艺,当年设计制作了彩绘勾刀《元春省亲》地屏。本文主要从设计思路和工艺独特性两方面来论述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彩绘勾刀 元春省亲 艺术价值

 

  彩绘勾刀是彩绘和勾刀两种工艺的结合。彩绘是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工艺品种,扬州在秦汉时期就已有很高的制作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扬州广陵王墓出土的精美彩绘漆器就是有力的证明。当今彩绘工艺采用中国大漆与入漆色调制成各种色彩,按画面及工艺要求绘制在髹好的漆面上,装饰在各类壁画、屏风、家具和各种礼品、纪念品等产品上,彩绘工艺渲染细腻,图案纹样精致优美,栩栩如生,可反映古今不同时代的画面,色彩雅致,气韵生动,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勾刀指用特制的头带钩形的刻镂小刀在用天然大漆一层一层髹制成一定厚度的漆面镂划出春蚕吐丝般的线条。勾刀以后,各类线条粗细有致,流畅灵动,再施之戗金,使线条更加清晰,柔中有刚,行云流水,整幅画面更加丰满,具有色彩华美缤纷,图案线条流畅的艺术特征。

  一、题材内容简介

  彩绘勾刀《元春省亲》地屏是2012年扬州漆器厂开发恢复小组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张宇先生的指导下创作的一件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深厚技术功底的作品。作品画面展示了《红楼梦》中贾元春省亲这一幕故事,这是红楼梦中贾府最辉煌的时候,贾元春一生唯有这一次省亲,可谓隆恩浩荡。贾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对于贾府“真是一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非常喜事,宁荣两处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欢天喜地”。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得看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的特征各异。贾元春、贾宝玉、贾母、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等等人物被大师们刻画得活灵活现。大观园中亭台楼阁、牌坊、山石、凤舟等也各有特色,让人恍然如进入了那个场景中。

  二、设计思路浅析

  设计者在设计稿件时采用了平面装饰的构图与中国画工笔人物画相结合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将彩绘勾刀两种工艺的特点充分的运用了起来,刻画了不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彩绘勾刀游丝描法的工笔重彩画面和装饰图案同时将贾府的辉煌也表现的一览无余。从作品中看出丰富色彩的画面与红底金线交相辉映,有金碧辉煌的喜庆气氛、和谐悦目的艺术美感和浓郁的东方情味。

  在设计之初,设计师把扬州漆器多种工艺进行筛选,如何将多工艺结合,起到画龙点睛之妙。最后的思路是:地屏主体工艺采用彩绘勾刀戗金,画面中配以宝螺镶嵌工艺和点螺工艺;地屏背面采用刻漆工艺,整个地屏外框运用花梨木雕刻擦漆来搭配,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工艺独特性

  本件作品采用先勾刀再彩绘最后戗金的技法,底坯采用天然大漆添加天然矿物粉银珠,提高了作品的档次,从而保证坯件永不褪色,越久越艳丽纯正。值得一提的是,本件作品中相关的各种灯笼全部采用宝螺制作,一方面突出了元宵节省亲的主题,同时将宝螺的技法与彩绘勾刀结合,在恢复彩绘勾刀这种工艺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发展。整个地屏中共有22盏花灯运用多种名贵贝壳雕刻,贝壳的霞光更加映衬出贾府的辉煌。而牌坊上面的金字招牌所采用的黄云母,将皇家气派显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的云彩带着淡淡的紫色,通过紫气衬托出贾元春贵妃的身份,贵妃身后宫女所举的障扇则是点螺工艺制作。

  本件作品的彩绘勾刀制作者即笔者在恢复生产这一特殊技艺过程中,首先就制作工具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制作了粗刀、细刀;宽刀、窄刀;软刀、硬刀;同时对于刀柄的粗细了做了严格的控制。在表现线条的虚实效果时控制下刀的轻重,持刀的匀正来体现勾线的灵动性。在彩绘上色时笔者更注重全局的色彩搭配,并不片面的追求局部,整件作品色彩定位华丽缤纷,富丽堂皇,不落窠臼,使整个画面色彩更协调。在创作人物中,笔者更注重人物眉宇之间的传情。根据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征,通过人物的服饰、发式、举止、肤色等区别,赋予作品中人物更强的艺术性、装饰性和美感,从而形成了本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地屏的另一面采用了《红楼梦》中薛宝钗《凝晖钟瑞》词句,“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这些词句运用刻漆色绿工艺,更增添了本件作品的韵味。

  红彩勾刀《元春省亲》地屏的问世是扬州漆器勾刀工艺停产30年后恢复制作的一件精品,获得了2012“儒仕儒家 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因为本件作品不仅体现了彩绘勾刀工艺的工艺精美,还包含了宝螺镶嵌和点螺两大工艺品种,多种工艺的完美结合时设计者大胆、灵活、独到的艺术创新,赋予了彩绘勾刀技艺新的艺术视角。同时标志着扬州漆器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扶持力度的提高,更标志着扬州漆器人对于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简介:

  花静,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技师,助理工艺师,工作于扬州漆器厂,制作作品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大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