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间的故事:中国橄榄核雕发展新章

[日期:2014-08-1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橄榄核雕刻,是一种在经过处理的橄榄核上微雕的民间手工艺,是传统手工艺的一个分支,是民间劳动者创造的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核雕作为微雕的一种,表现形式可是丰富多样的,有镂空雕、圆雕、半圆雕、高浮雕等等。

 

  关键词:核雕 橄榄核 保养

 

  前言:中国自古能人巧匠辈出,在竹、木、牙、角之上进行雕刻的工艺精湛且传承有序。而橄榄核雕刻,是一种在经过处理的橄榄核上微雕的民间手工艺,是传统手工艺的一个分支,是民间劳动者创造的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这种手工艺形式在明清时期发展较快,现在有据可查的就是著名的《核舟记》,文中记载:“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但是在橄榄核上进行雕刻,毕竟不若在砖瓦之上进行雕刻保存时间长,这种特殊的手工艺品载体,会随着时间的转移而渐渐消逝,寿命远不及秦砖汉瓦那样久远。因此,在现当代更多的是作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把玩的物件而出现。但是正是这小小方寸间的把玩之物,确承载了一部分中华的传统文化理念,成为了一种人们寄托感情的载体。

  一、橄榄核的选材

  橄榄,又名青果,因果实尚呈青绿色时即可供鲜食而得名。橄榄果富含钙质和维生素C,对人体有极大的益处。它是一种常绿乔木,橄榄原产于东地中海盆地的沿海地区,谁能想到小小的橄榄既有实用价值,在我国的传统工艺里,还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二、橄榄核的保养

  为了防止橄榄核到北方以后开裂,不佩戴的时候,可以把橄榄核放置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放置前可以在里面吹一口气,增加塑料袋内的湿度。当需要佩戴橄榄核的时候,选取软毛的刷子,沾少许的橄榄油均匀的涂抹在橄榄核上面。这样经过数月的包养,橄榄核的颜色就会慢慢的变红发暗,表面就有了一层包浆,不再容易开裂,这个时候就可以佩戴了。在佩戴的时候应该小心避免沾到酸碱类的液体,在包浆没有形成以前,更是要小心不能放置在风口。新核一定要盘玩一段时间后再贴身佩戴,主要是不能佩戴在脖子上,不要把新核在冬天放在被子中,新核在有大汗的手中盘玩后表面被汗液浸湿后不要马上裸露在空气中,否则会很容易开裂。有些不喜欢使用油刷的朋友,应该更加注意,当橄榄核离开自己的手的时候,要把它放置在塑料袋里,而不是暴露在空气之中。相信注意了以上的问题,您的橄榄核会在几个月后给你满意的惊喜。

  三、当代核雕工艺的产地和现状

  橄榄核雕刻的手串、念珠等工艺品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从古代仅限于文人茶余饭后把玩的小物件,华丽变身成为了大众都乐于收藏的一种工艺品。由于它具有把玩后会变色、变亮的特色,也受到很多男士的热爱,男士们以佩戴一串雕工细腻、寓意丰富的核雕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以前仅限于一些北方人喜欢把玩橄榄核雕,而现在它已经变成了男士们炫耀身份的一种方式,而如果拥有一位有名气的大师制作并刻款的核雕手串或坠饰更是让人有一种奇妙的自豪感。虽然橄榄核雕的身价并不如翡翠、白玉那样名贵,但是正是因为它这种平民化的作风让它在中国老百姓中引为了一股把玩核雕的风尚。在中国,一件做工精良的核雕手串或配饰一如男士们佩戴名表一样,满足着大众对纯手工制作工艺品的一种向往,而这种工艺品又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一枚看似简单平凡的橄榄核雕,都可以讲出很多的道理和故事。而这种满怀中国文化的小小工艺品,在拥有着众多拥护者之后,技艺也得到了更多的传承和发展。

  在苏州,一个小小的舟山镇就拥有着上百家从事橄榄核雕刻的加工店,他们大多都以家庭作坊式的形式出现,有的多则几十人,少则几人,只要是生活在舟山镇的老百姓,每个人家里都会橄榄核雕刻的技术。随便走进一家小店,随处可以见到埋头在雕刻机前的当地百姓。他们大多靠卖核雕为生,柜台里摆放的都是已经制作好的核雕工艺品。这样的核雕工艺品是根据橄榄核的质地、雕工的复杂程度而定价的。而苏州人骨子里的精细,使他们对待作品的态度也是极其认真的,很多收藏核雕的玩家狂热的追捧着苏工的核雕,这是不无道理的。

  在舟山这个小小的城镇里,住着一些核雕界耳熟能详的核雕工艺大师:宋水官、许忠英、周建民、顾永芳等等,他们之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苏州核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这位出生于1946年的老人依旧活跃于核雕界,并把他的精力放在了宣传核雕技艺,弘扬核雕文化上。他制作的核雕作品一如他给我们的感觉,亲切、和善。

  在苏州市区或者舟山镇这样的核雕原产地淘宝,要远比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古玩市场选购更直接也更合算。买家可以直接在店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和形式,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要求制作者修改,甚至要求跟制作者留影,这样更能够证实产品的出身。而在原产地购买的价格,也远比古玩城里的价格合算很多,朴实的工艺师们更多的是将心思放在如何雕刻出精美的工艺品上,对于购买者的讨价还价,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当然跟精致的苏派核雕相比,另外一派以河北为首的核雕工艺师也是核雕界的另一股风尚。北方人做核雕可能没有江南人的风格那么精巧,但是他们的作品确有一股别样的风味,一种大气、广漠的味道从他们的作品之中散发出来。作品的想象力也更加的丰富,这些可爱的工艺师们将有北方人特有的粗犷之气注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作为古老的手工艺,虽然没有陶瓷、刺绣那么享誉全球,橄榄核雕的从业者最高的荣誉称号也仅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了。作为中国工艺美术最高荣誉称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橄榄核雕的从业者们一直从未停止过冲刺和攀登,但是截止到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仍然没有一位橄榄核雕的大师能够获得该殊荣,不能不说是橄榄核雕界的一个遗憾。但是这些热爱着橄榄核雕刻的工艺师们,仍然不会停止对这项荣誉的挑战。

  四、核雕的题材和形式

  核雕作为微雕的一种,表现形式可是丰富多样的,有镂空雕、圆雕、半圆雕、高浮雕等等。表现的题材也以人物为主,罗汉和达摩题材是众多收藏爱好者的挚爱,也有一部分浅浮雕形式的吉祥花卉,吉祥纹饰。因为人物形象比较难以把握,所以制作精良,开脸做得好的核雕是更为珍贵的作品。再加上核雕本身形式的限制,更是要求工艺师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的设计图案。《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至于鬼神人物,有神东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因此,在收藏橄榄核雕刻的时候,题材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雕刻工具的改进,近年核雕的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新品种有多层花舫、通雕蟹笼、撒网渔船、吊链宫灯、花塔、古鼎、国际象棋等。按形式分,则有座件、挂件、珠串、核舟等。

  核雕这个神奇而美妙的微雕艺术,作为吸引了无数爱好者的民间艺术,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会不断的吸收大众对人生的热爱,也会在融合传统的基础上更多的进行创新和改良。社会文化发展影响工艺美术,工艺美术也会在吸收接纳的情况下更好的美化我们的生活,相信核雕作为我国工艺美术中一项“化腐朽为神奇”的特殊技艺,会不断的前进发展,为人民大众的审美持续不断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传统核雕,林锡旦,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2】 橄榄核雕鉴赏,徐华铛,福建美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徐芳芳,理工艺美术师,任职于芳芳核雕艺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