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牛图》的绣制思路和过程

[日期:2014-08-1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 本文以新五牛图的创作思路来讲叙乱针绣针法、色彩运用,以及创作的思维方式。该作品是以摄影题材进行的再设计与绣制,整体画面以黑白灰为主色,画面颜色对比强烈,针法灵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件作品曾获得全国百花奖金奖和全国金凤凰设计大奖赛金奖。

关键词:刺绣   乱针绣   五牛图   针法  色彩   创新  水牛

 

一、创作背景和稿件设计

提到《五牛图》大家就会想起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唐朝韩滉创作的中国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目前刺绣市场上《韩滉五牛图》刺绣复制品数量众多,没有新意,于是我打算绣制出一幅现代版的全新五牛图,重新演绎出现代五牛图的刺绣语言。于是我先在脑海中构想,怎么样的五牛图作品即现代又符合刺绣针法表现出来呢?

首先我先在网络上和书店里大量寻找有关牛的图片,搜集了100多幅的牛的绘画、摄影作品,经过反复的推敲、斟酌,最后确定了以中国云南德宏的水牛摄影为创作素材。德宏水牛皮毛光滑,毛色以褐、黑色较多,颈下有一道半环形白色毛圈。公牛头短、额宽,嘴岔深,鼻孔大,眼大圆鼓而有神,母牛头窄长,嘴较小,眼清秀。角架大而长,最长超过119厘米,两角间宽有超过138厘米的,角向后弯成弧形,粗壮的牛角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力量感。顿时让人心中充满力量。

五牛图,顾名思义是五头牛,如何将五头牛的构图表现的大方自然、于是我让我学设计的儿子帮忙设计,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确定了以水牛本身的色彩为元素,设计稿件采用黑白的设计效果,五双粗细、长短不一的牛角前后错落的展示在画面中,色彩庄重而大气,带给人一股正能量。看到全新设计的五牛图的稿件,我自己爱不释手,顿时心中燃起绣制的激情。好的稿件是一幅优秀作品成功的一半,我是发自心底的喜欢这幅设计稿件,也更加坚定自己一定要绣制出这幅新作品的决心。

 

二、 刺绣前的准备工作

1、 底料  

在绣品选材上是十分讲究的,材料选错了绣的再好也要成为失败的作品。五牛图的绣制是采用虚实乱针绣的处理方式。我采用了全黑的异银丝为底料,该底料在灯光和太阳光下会散发出一丝一丝的亮光,给人一种高贵和神秘感。由于稿件是黑白为主的,黑色的异银丝更能凸显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给整个作品起到加分的作用。

2、 上梆勾稿

底料的尺寸按绣品的尺寸每边放大10公分裁剪好,把底料的两边缝制在两款绷布上,用绷架把底料绷起来。用设计稿复印到80*80公分后,运用钛白的国画颜料小心翼翼的勾画到异银丝面料上。采用白描的勾画方式谨小慎微的画出轮廓、运针走向。

3、 选花线

采用真丝花线,在花线店里拿着设计稿一一对应配比,仔细斟酌选取线的颜色。整体画面主要以黑白灰三大色系,同时运用了绿灰先,蓝灰线。配置了200余种的丝线。

三、刺绣作品的制作技法

五牛图这幅作品粗中有细,针法长短相间,针法灵活多变,采用虚实乱针、交叉针、滚针、平针、套针、长短针等多种针法融合绣制。先用六丝打底勾画出五牛的具体位置,绣制出五牛的牛角,眼睛,鼻子,嘴巴。绣制过程中,考虑到牛角的粗矿和力量感,用交叉针法和长短针绣制。牛头面部边缘的地方采用虚实针法,用线到一二丝。牛的嘴巴和鼻子采用平针和细乱针绣制。五牛目光炯炯,深邃传神,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绣制的时候主要绣制出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纹,还用精细的丝线细心绣制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

        五牛图的绣制不是一次绣成,一般要绣制三层。第一层铺色,按照绣稿的轮廓线和色彩进行精确的铺地绣制,绣制的线宜粗一些,针距可以长一些;第二层做细,绣制五牛的牛角和五官;第三层进行精细艺术加工,重点绣制出五牛的眼睛,毛发和细节。针法之间的融合,用不同灰白的深浅色线把整个绣面上的光线和色彩统一,呈现出和谐的光感。在这个阶段,针力和笔力一样,是针画艺术的生命力,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也是衡量作品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这个阶段如何运针、用色都要精心斟酌后才能果断下针,使一针一线都恰到好处地反映在绣面中,使画面线条活泼而不呆板。在这一阶段,还要发挥劈丝技术,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在绣制作品时粗中有细,粗细有机结合,同时需把一根常规丝线劈成若干份的细丝进行绣制,尤其在表现五牛图的边缘虚化的毛发,为求细腻效果,要思考确定用线的粗细程度,最细时劈丝达四十八分之一。

四、 绣品的色彩

色彩是刺绣作品的灵魂,一幅好的刺绣不仅要针法灵活,也是色彩搭配运用的综合体现。色彩的运用是一幅刺绣作品成功的关键。整幅五牛图以黑白为基色,牛角中采用绿灰线,牛毛绣制采用蓝灰线和暗红灰线,这样整幅画面既有统一也有区别。同时画面也注意色彩的冷暖关系,牛毛本身的固有色以及背景对牛整体造成的环境色。虽说画面色彩采用黑白的处理方式,颜色不够丰富,但是画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加上精心装裱的现代画框,使得整件刺绣作品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五牛图的绣制耗时3个半月,针法灵动 ,色彩以黑白灰为主,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充分绣制出牛气冲天的豪迈气势,整幅作品画面构图精美,层次分明,充分运用了现代的设计语言,将传统的刺绣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融合,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符号江苏-苏绣》  李明  沈建东著    译林出版社  2013年出版

[2] 《苏绣》,朱凤著 教育科学  1993出版

 

作者简介:

        王文兄,女,高级工艺美术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从艺30余年, 1985年创办了宝应县宝富刺绣厂, 2002年刺绣厂被注册为扬州市苏域刺绣研究所。代表作:《习近平》、《邓小平》、《观赛》、《五牛图》等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