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发明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文明,特别是非常丰富的传统工艺的制作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时期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文化艺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很多传统技艺因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而濒临消亡。我们作为从事传统文化的工作者,面对这一局面,应该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使祖国优秀文化艺术,有更加宽广的发展天地。
关键词:传承 拓展 传统技艺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许多非常杰出的工艺美术作品。从原始社会的彩陶文化,到商周奴隶社会的青铜器;从春秋战国的礼器,以及战争中的兵器,到秦汉的织锦、漆器;从盛唐的唐三彩、金银器,到宋瓷、元青花等等。灿若星辰丰富多彩的艺术精品,是我国先民聪明才智的结晶,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历程,。代表着各个时期的最高水平,充分说明我国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
本人从事金属工艺四十年,当初从最基础的技艺开始入门,历经了学徒、学艺、制作、创作、走进院校、再创作的过程。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当代的市场上打拼多年,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各位同仁商榷、共勉。
一、 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本人从事金属工艺多年,深切感受到其技艺之丰富,内容之深厚,而且不同朝代不同地区形成了各有不同的技艺手法。金属工艺发展到唐代就已达到了高峰,其造型华丽之极,所涉门类品种众多,从实用的杯盏,到盛酒水的囊壶;从莲瓣纹金碗,到团花纹银捧盒;从贵族妇女佩戴的金钏头饰,到官员腰间的金钩玉带……,无不形态精美,纹饰华丽,让人叹为观止。在宗教方面,金属工艺的题材更为广泛,从在盛典上摆放的法器,到主持手中的禅杖;从存放舍利子的金棺银椁,到供奉膜拜的菩萨圣像……。传世和出土的数量之大,地域之广,技艺之精,可谓国之精华。
到了宋代,影响力最大的金属工艺品是2008年金陵长干寺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该塔通高120厘米,底座边长40厘米,堪称“塔王”。塔身造型雄壮,通身纹饰精美绝伦,弹錾技艺精湛,可以说现代工匠也难以超越。该塔上下共有铭文20条,300余字,准确的记载了扬州工匠朱承信制。充分证明了宋代扬州金银细工的技艺水平。
金银细工的制作技艺,更是复杂多样,从原材料准备方面,就有熔炼、红锻、冷锻的程序;材料分片材、丝材的加工。片材是将金银锭经熔炼锻打后,从10毫米的厚度,在轮压机上反复滚压,直到所需厚度和宽度。一般来说,0.3毫米厚度的片材往往碾压上百次才能成型。丝材是将经锻打成直径10毫米的金银条,在拉丝机上反复抽拉,最细的可达直径0.2毫米,这也需上百次抽拉才能成形备用。在制作上,弹錾是成形,雕錾为细致刻画。仅雕錾的錾子,就有上千种之多。所需形状千变万化,有的还要根据特殊需要特制。錾刻是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中难度最为高深的技艺,也是最显功力的技艺。所谓“精、气、神”一样也差不得,必须全神贯注,以刀代笔,纹丝不乱。另外有花丝、镶嵌、珐琅、砑光、锉焊铆合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技艺。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的灵魂就是造型设计了,这也是所有艺术品成败的关键所在。造型艺术是对一件作品布局的整体把握,要求设计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化底蕴,广收博览,并有多年的艺术积累。作品必须是前后呼应,章法合理,局部与整体的有机统一,题材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要符合审美法则。做到既有传统意味,又具时代精神面貌。一件优秀成功的作品,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倾注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感情思想。作品要打动欣赏者,首先要感动作者自己,这样才能让作品和观者之间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发生共鸣。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必须具备制作技艺的技能,了解掌握技艺表达的可能性和技艺能达到和展现的效果,并不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超越。
二、 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面临的难题
当今世界,社会化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如今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变革,整个社会的节奏加快了。而工艺美术往往是采用手工精致的作业方式,难以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特别是许多技能性较强的品种,更是面临窘境,一时没有了方向,处于被淘汰被抛弃的境地。再加上大多工艺品属于实用功能与装饰性功能产生的共同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品种已失去了它的使用功能。工业化发展到今天,使很多常用品失去了生存空间。工业品造价低廉,生产快,批量大,符合当今市场需求。而手工艺品,费工多,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在与工业品竞争的面前不可避免的败下阵来。
当然,传统工艺美术也不是到了穷途末路。我们有庞大的从业人员,有强大的精英队伍,有几千年的技艺传承。我们应当适应新的局面,拓展新的领域,开创更广的生存天地。
三、 本人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探索
综上所述,历史悠久而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处于不败之地,是我们从事工艺美术的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人通过近二十多年的实践,在拓展传统技艺在现代环境中的运用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a) 金属工艺技艺中,最关键的是弹錾技艺,弹錾技艺是运用金属材料所特有的延展性能,通过冷锻的方式,打造出所需的形态和造型。这一技艺的特点是成形快,用料省,便于深雕细刻,表现力很强,艺术效果好,适合现代环境艺术的需求。在政府机关、宾馆饭店、博物馆、艺术馆、地铁站等公共场所,有广泛的用武之地。
图1西游记组画
图2南京南站
图3乐狮图
图4菩萨像
图5南山圣观音
本人在近二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从事了二百多个项目。其中有澳门银河娱乐城红伶大舞台两侧大型壁画《西游记组画》(图1);亚洲第一大站南京南站的艺术装置《虎踞龙蟠·博爱之都》(图2);江宁博物馆和句容博物馆大堂艺术壁画等等。这些艺术作品都广泛的运用了传统的制作技艺,成功的适应现代公共环境需求,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广泛好评。
去年本人创作的金属壁画《乐狮图》(图3),充分运用传统技艺中的浮雕、镂雕技法,展现祥狮狂舞的欢乐场面,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2013“金凤凰”创新产品大奖赛中获金奖。
b) 江都金银细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最精湛的特点就是细致。扬州地区是古筝之乡,全国出产的古筝三分之二在扬州,产业巨大。我们创作了多款金属装饰画面,丰富了古筝产业的品种,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文房四宝是文化用品,扬州毛笔制作技艺也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我们开发了金属龙凤笔杆与之配合,在市场上得到好评。
这些年里,本人创作了多款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小壁饰,作为企业馈赠,宣传地方风土人情,也得到了市场很好的认可。
c) 努力开拓宗教文化市场、配合佛教文化环境建设,也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2008年星云大师兴建的扬州鉴真图书馆,我为山门创作了金属壁画,其中观音、地藏、普贤、文殊菩萨(图4)的设计制作,为寺庙建造增加了神采,得到星云大师赞赏。
2011年海南三亚南山寺,建造圆通宝殿中13米高的圣观音像(图5),其中佛冠、佛背光、胸饰、肩饰等需要金银细工的制作技艺来表现,建造方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设计制作单位,无一单位能胜任。最终邀请我方参与创作。十米多高的圣观音题量大,视角广,要求特别高。但我们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发挥聪明才智,精心构思大胆运用所具备的技能,将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中弹、錾、雕、镂、镶嵌等技艺运用到了极致,使圣观音像达到了金碧辉煌、华丽壮观的艺术效果,得到南山寺住持释新成长老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以上几个方面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本人在探索传统工艺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运用与实践,愿与有志于振兴我国传统工艺的同仁们一起探讨,共同提高。
四、 结语
工业革命爆发二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如今又面临3D时代的到来,会有更加无与伦比的新技术、新观念产生。而我们积累了几千年的文化艺术,优秀的技能技艺,在新的浪潮中怎样处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与不断探索的问题。
只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将传统技能技艺充分挖掘巧妙运用,在现代环境艺术中,其就会有用武之地,就会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定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且会不断的发扬光大,不断走向辉煌。
作者简介:
方学斌,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任职于江都方源金属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