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以扬州刺绣历史演变发展,结合扬州刺绣仿古山水刺绣作品论述了扬州刺绣作品表现的风格特色、表现形式等方面艺术特性、风格特性以及收藏价值。
关键词:刺绣 历史 传承 针法 特性
扬州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汉代已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平。1980 年在扬州西北天山出土的西汉广陵王刘胥夫人墓中的刺绣品。其精美细致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绣品相比美(实物现存南京博物院)。扬州刺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随行者绣师带有许多绣品,其中有功德绣«普集变»铺、阿弥陀如来像一铺、绣千手像一铺、救世主观世音像一铺等。清代末期, 清廷通过江宁织造和两淮盐商经常向扬州征收手绣贡品。多为鍛绣龙袍、龙褂、香袋、绣墩等手绣品。扬州刺绣影响广泛,上至宫廷贡品,下至百姓家用,无不与其联系密切。自古扬州多绣师向有“广陵女子善绣”之说。至清代扬州绣工已逾万名,且历经二、三百年不衰。
1959年,扬州市绣品厂建立,开始逐步恢复到以前鼎盛时期关于手绣精品的生产。她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发展创新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仿古绣和神韵天然的写意绣,在绣坛独树一巾只。仿古绣所绣体裁主要以宋元及清代工笔山水、花鸟、扬州八怪作品为范本,兼绣近代名人名作。扬州刺绣以其精细的绣工,层次分明的山水,比例构造准确的亭台楼阁及人物树木为中心要素,配以棱角分明,设色古雅的花鸟,进一步凸显艳而不俗的整体风貌,且伴随着厚重的绣面,让画面极富立体感。而同时期的水墨写意绣则是绣师们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将画理和绣理融为一体,灵活的运用各种针法技艺,表现出中国水墨精神,增强艺术感染力,这使得扬州剌绣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上屡有斩获。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发展了诗情画意的“仿古山水双面绣”和神韵天然的“写意人物绣”, 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全国绣坛上大放异彩。扬州的仿古山水双面绣都多取材于古代名家之画,构图层次清晰, 针法细腻多变,绣法讲究丝路变化,色彩古朴秀雅,代表作有«九成宫»、«太白醉酒»、«柳塘花坞»、«夏山飞瀑»、«蓬菜仙境»。古山水绣尤其是«海娇春华»取材于清代著名画家袁耀,江苏扬州人, 其画风格华丽严谨,独具一格,绣作者对整个画面认真地研究,对画意有着较深的理解, 对画面的远景、 中景、 近景以及整个画面的虚实, 对比处理, 设定了严慎的设计方案, 近景的山石及松树,运用施针、散套、松针等多种针法,表现出山石巍峨、挺秀、老树苍劲,有着较强的立体感 。中景的楼台亭阁则采用传统针法,对线色的选用更加严谨准确,色彩艳而不俗,结构精确,做工精细,充分体现了“扬绣”的平、整、光齐的艺术风格。远景尤其是波涛水浪,是整个画面最精致,最关键的部分,行家们说“刺绣怕虚不怕实'', 最难表现画家那虚无飘渺的用笔和画意, 绣作者试创了“滚游针"和“虚散套"相结合的针法,把渐虚、渐远的画意表现得无痕迹, 天衣无缝,所绣波涛丝路柔顺,感觉出波涛阵阵轰鸣,加之整个绣面配以设计得体,做工精致,图案线条流畅的红木框架, 使得绣品更加完美, 让人有身入其境之感, 该作品荣获第八届工艺美术大师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扬州刺绣的特色是多取自于历代诸多名家的优秀山水、人物画作,意境深邃,构图层次清晰,色彩雅致柔和。并以此开创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仿古山水绣和神韵天然的水墨写意绣,其特点是追随中国优秀水墨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形成了高雅、传神的艺术风格,使其在刺绣界独树一帜,扬州刺绣素以劈丝精细,针法缜密,色彩雅致,工整,光洁。通过绣师以精湛的技艺极力表现中国写意画潇洒传神的笔墨神韵和工笔画的精致严谨。扬州的写意绣以扬州八怪画本为主, 代表作有郑燮的 «兰竹»、黄慎的«麻姑献寿»、边寿民的«芦雁»、如李苦禅的«鱼鹰»、刘旦宅的«花长好,人长寿»、«太白醉酒»、«唐人击鞠图»这些作品巧妙运用各种针法,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原作的笔墨情趣,,将画理与绣理融为一体, 增强了原作的艺术感染力。扬绣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中国名绣”之一。扬州刺绣技艺已于2006年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扬绣收藏的日渐升温,市场上各种绣口口琳琅满目,绣品题材从花鸟鱼虫到山水, 人物应有尽有, 绣品的纹理色泽更让每个观看者连连赞叹,这么漂亮的艺术品当然价值不菲,在市场上小幅的简单绣品也要卖到几百元,稍好一些的名人作品就要上万元甚至更高价格, 可以说, 扬绣属于高档收藏品。精美的画面,流畅的纹理,变幻的色彩, 无论亭台楼阁还是古代仕女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就是扬绣。扬州刺绣作品以其极富震撼力的民族魅力吸引了诸多买家,包括社会各界名流。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作品的价值在于作品美感与刺绣过程中运用技巧的展示。好的刺绣作品是光感与色感的完美结合、针法的走向及丝线颜色的和谐搭配,挑选有收藏价值的剌绣精品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看刺绣作品所选用的绣稿,出自名家之手的绘画作品多被刺绣者用作底稿,这类以知名底稿创作而成的刺绣精品建议收藏,爱好者首选。另外一方面需要看技法。 作者用丝线配出的色感是否传神、针法是否精湛。这需要收藏者仔细观察作品针法的运用,用线的精细程序。第三是要购买名家作品。一段时间内的有代表性的名家作品,能反映当时技术工艺和精神文化等时代特征,虽然现在刺绣收藏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发展起来,但同其他艺术品一样,其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购买收藏名家作品会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作者简介:
王萍,女,1969年出生,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艺近30年,致力于扬州水墨写意绣和仿古山水绣的传承发展,创作出《海峤春华》、《扬州钟》、《云舒浪卷》等一批优秀作品,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多项大奖,得到业内外专家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