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镇湖绣品街的现状与发展

[日期:2015-12-0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镇湖绣品街作为镇湖刺绣的重要支撑,见证和培育了镇湖刺绣的放下辉煌盛景。镇湖绣品街已经在人才队伍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行动力。与此同时,一系列问题也从镇湖绣品街上开始诞生乃至蔓延到镇湖刺绣行业。

 

  关键词:镇湖 绣品街 现状 发展

 

  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是苏州工艺美术行业中的翘楚,在江南水乡——苏州有着悠久辉煌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苏绣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韩国总统、英国女皇等等外交事件发生,全国人们对苏绣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镇湖刺绣无疑是“苏绣外交”的绝对主角。作为苏绣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湖刺绣近些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苏绣最为闪亮的一张名片。而在这张名片之上,镇湖绣品街无疑是那一连串的电话号码,几乎名片上最为重要的信息都在此串号码上,通过这串号码,镇湖刺绣的发展情况可以一目了然的获取。打这一比方的用意正是为了说明镇湖绣品街对于镇湖刺绣乃至整个苏绣行业的重要意义,可谓牵此一发足以动全身。

  镇湖绣品街位于苏州最西部,紧邻太湖,是镇湖主干道,建成于1998年,全长1700米。2009年在保留镇湖绣品街原有风貌、文化特色基础上,又高起点、高标准对绣品街整体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对街头牌坊、店面形象等进行综合整改。街道两侧店坊鳞次栉比,形成了450余家绣庄集聚的可喜场面。镇湖绣品街已成为集旅游、展览、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工艺美术旅游景区。2010年,镇湖绣品街成为“苏州市特色商业街”,2011年,镇湖绣品街通过了专家组评审,成为苏州高新区第二条“全国特色商业街”。镇湖绣品街的特色正是在于“绣品”,镇湖绣品制作精细、知名度高,支撑起了镇湖刺绣行业的发展。据相关机构统计,镇湖绣品街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在50万人次左右,2012年,刺绣工艺品销售额超过了13亿元。镇湖街道从事刺绣产业者超过12000人,占街道人口67%。其中,直接从事刺绣制作的绣娘有8000多人,从事刺绣设计、生产、销售及电脑印花、花线、木工、绣品运输等刺绣相关产业人员近4000多人,直接带动镇湖九成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刺绣收入达到镇湖人均收入的70%左右。

  优秀卓越的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持续的资金政策扶持,助力镇湖绣品街在苏绣当下发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目前,镇湖绣品街已经成为苏绣人才高地和优秀艺人孵化器。放眼南北通透的镇湖绣品街,一位位苏绣知名艺人的工作室错落分布,她们常年在此耕耘创作。1700米长的镇湖绣品街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其中,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证)3位:姚建萍、姚惠芬、蔡梅英;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人民政府颁证)8人:卢福英、姚建萍、姚惠芬、梁雪芳、王丽华、朱寿珍、邹英姿、沈德龙;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人民政府颁证)11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人民政府颁证)数人。此外,具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等中高级职称的刺绣艺人就达200余人。业已形成完整健全的刺绣人才梯队建设。

  毫无疑问,镇湖绣品街在引领镇湖刺绣蓬勃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也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潜力,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具备两面性一样,镇湖绣品街也在今天的发展壮大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貌似微乎其微,但是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侵蚀着镇湖刺绣的发展成果,大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危害。

  放眼整条绣品街,绣品同质化严重已经成为镇湖刺绣的当下困境。所谓绣品同质化,是指同为镇湖刺绣的组成部分,不同刺绣店坊的绣品在刺绣图案、外观设计甚至针法技艺等诸多方面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在绣品同质化基础上的镇湖绣品行业自然存在着由此产生的同质化竞争。绣品同质化现象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刺绣店坊尚未形成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成熟的技艺风格。镇湖绣品街上的大部分绣娘们绝大多数缺失创作定位,随之也就缺乏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其次是镇湖绣品街的刺绣创作氛围已经渐渐在商业化运作的空间中势弱,绣娘们只为经营赚钱,市场欢迎何种题材作品,店坊就争相制作、相互模仿。同质化的对立面是独一性,在镇湖绣品街上,也有诸多解决同质化问题的现象,比如有些刺绣名家专长古铜器刺绣,有些则开辟人物绣私人订制,技艺结合题材创作深入透彻,所作绣品风格独驻,任由他人仿制,也难得其中精髓。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朝鲜绣、宝应绣等其它地方绣种肆无忌惮地进入到了镇湖绣品街,与此同时,机器刺绣技术不断提升,机绣成品不断提档升级,一些无良商人竟然将此类制作粗糙、价值低廉的的刺绣绣品充当苏绣作品出售,其利润空间往往是正常销售苏绣作品的数倍。“以次充好、失信经营”成为漫步在镇湖绣品街挥之不去的瘟疫。除去商业道德的约束,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镇湖刺绣行业协会都有责任就此种现象做出相应的规范行为,以净化环境。绣品同质化和失信经营是镇湖绣品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得到解决完善,实现绣品街带动镇湖刺绣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州镇湖绣品街》,黄健徽等,人民出版社,2011

  [2]《苏州镇湖刺绣产业集群研究》,虞美华著,古吴轩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陈丽华,女,工艺美术师,苏州茉莉绣庄庄主。自幼出生在太湖之滨的镇湖,耳濡目染,深受镇湖刺绣文化浸染。年幼时候就拜镇湖刺绣名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姚惠芬为师,深谙苏绣艺术精华,其代表作品多次在省级、国家级专业评比活动中获得殊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