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晶的艺术形式与创新体会

[日期:2015-12-3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浅谈水晶的艺术形式与创新体会

                                                  

内容摘要:水晶是凝结着自然生命气息的物质,号称大地的博物馆,艺术家在经过巧妙的塑造加工之后,更令将原本就具有灵性的水晶转化为焕发生命质感的艺术品。

      水晶雕刻艺术家要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悟融入到各类水晶雕刻记忆之中,要使作品具有自然天成的意味同时还要使其表现出一份人文情怀和个体化的情感。

关键词:水晶雕刻   情感   表现形式   文化内涵

水晶雕刻是手工介入物质的一种艺术形式,水晶是凝结着自然生命气息的矿物质,艺术家在经过巧妙的塑造加雕琢之后,更令将原本就具有灵性的水晶转化为焕发生命质感艺术品,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将水晶赋予了个性化的生命,继而引领人们去进行别样的精神畅游,水晶艺术家在对艺术灵感的追寻中,不知不觉地便使物质与精神融合成为了一种基于艺术灵感之上的再生。

水晶号称大地的博物馆,身边的一草一木水晶里都有,水晶晶体内有一个奇妙的矿物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矿物博物馆。水晶的表皮也是多样性,有皱、漏、透等形态。

      水晶里含包裹物的具象与抽象想象空间,让水晶景观别样的艺术形式,也有源源不断的素材,有助于艺术家们创新作品。

一、 水晶利用外皮瘦、漏、皱、透等特点创新作品

从小家住105矿边上,经常会看到105矿的围墙外有一辆辆平板车载满许许多多带皮或闪光的石头送进大院中。充满了好奇。大些时会玩黄泥巴,在有黄泥巴的地方,用煮烂泥有粘性的土质,可捏出好多小动物或坦克、枪炮等玩具。下雨后会碰到一些亮晶晶的或带皮的这样的石头。

到了会刻印章时,想用篆刻刀去刻这些小石头,却怎么也刻不动,后来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在做水晶,就是这些亮晶晶的小石头磨出来的小项链,卖给外地人,好喜欢这些亮晶晶的水晶,我也买了台项链机,在家里小车库里让小弟媳来我们家帮着一起磨项链,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抽空穿,并且还自发穿些花样。买原料时偶然发现有两块原石瘦漏皱透特点,特别像太湖石。像两个小假山。我花了十五元当即买下来,却不把它切割项链粒,而是配两个小座,自我欣赏之余。竟然被外地客人看好,出价200元买走。价高都还有些舍不得,水晶即使不动也有着独特之美。还有利用原皮创作的古色古香笔筒。

二、水晶外形上稍加创作创意,即别有情致。依材取势,使作品即拥有独特的装饰性,同时还展示了作品本身内在的寓意

我们刚得到手中的一块表皮参差不齐,看起来有些丑的原料巴掌大。过了一段时间,把原料翻转,大头朝上。小头部分做了几刀刻划,做了一张唐代仕女脸,顿时上半部分竟然变为高高的发髻,取名唐韵。这件作品当时送评的时候,大家都笑话说,别人都拿大件,你拿这么小的来评奖?结果不但评了个银奖,还受到南大徐艺乙教授的亲自颁奖。他说:“我一定要告诉这个作者,不要像其他市场人一样,做一件卖一件,一定要做一个系列出来。”

我们在2014年苏州子冈杯大赛上又捧回金奖。这又是一件如唐韵一般大小的京剧脸谱花旦,名大写意,简单,简练,取名“称心岁月”,底部的黑发丝就如同每天哼着歌舞动长袖的人,当人老了但落下的头发还是黑的,心情愉快每一天。

三、 风花雪月水晶里都有,将工艺技法与审美观念相结合,将个人的心理感受同客观的物质世界相互融合

水晶中的棉象人心中的思绪。

水晶中的胶花可以设计成穿插体裁,有的直接形成一朵牡丹花,甚至有的双牡丹。大些有的叶壁上呈贝壳状,显七彩光,旁边如有一根粗金红石发晶,设计成花朵山美猴王手拿金箍棒。

水晶中的发状幽灵像青松巍峨,又似禅定精神,旁边设计雕刻达摩,幽灵中还有一根金红石似达摩禅杖,虚实结合,空灵幽运。

连续三年艺博杯都荣获金奖,一件《春涧云归》似一位老者独钓寒江,雪融化了变成春天的溪水,水中有浅浅的绿幽灵。其实这块料看似平常,但我喜欢水晶皮上的那一堆雪。底部那一抹绿。层层荡漾碧波的绿。

《灵化》达摩身上的袈裟分明已落满雪花,达摩丝毫不为所动,仿佛已于漫天的雪花融为一体。精灵般化为一朵圣洁白雪花,清香远播。

四、 传统审美观念对水晶艺术创作表现形式的影响

水晶艺术创作的理念应该根植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之中,与时俱进,要表现水晶的精神境界,要运用对水晶的认知和对美的体会,充分尊重材质的属性和特点,尽最大可能凸显材质的内在气质。

依赖自然形成了基本的审美观念,自然是美的源泉。例如山水美的观念。能够数十年如一日观荷花之美,能够把荷花画的十分细致逼真,由此把柔和,精致,对称,平衡作为美的标准。

1)价值象征:敬畏天,敬畏自然,天人合一(道家)以自然为本(儒家)。

2)审美象征:平和,对称,平衡,比例,和谐等

柔和(温和),宁静,精致,“自来旧”感觉,这也是西方几千年来的传统审美象征。

3)对象象征:自然对象,如山水画木等效法自然,逼真表现。

4)造型象征:模仿自然形成,采用随意柔和与徒手曲线等。

5)颜色象征:天然染料,我国传统颜色是红色,黄色,黑色或白色等

6)创作工艺象征:手工工艺(手工创作痕迹),采用简单土木模具。

7)材料象征:天然材料,例如:水晶,木头,竹,陶土,青铜或铁等。

人们通过这些象征符号判断传统审美观念,其造型就是“自来旧”和随意的感觉。这在西方又成为近现代的审美特征之一。

水晶采用

1)自然的线条和体形,不是人工后的几何造型或结构造型, 而是适当的曲线曲面。

2)效法自然,借鉴各种自然形式,减少人工物造型的痕迹,造型要体现自然,和谐,柔和等。例如:我们艺博杯得了满分10分的金奖,作品《坐莲观音》,厚皮未动,把局部破损地方做了一个佛像,工整,精致,与粗糙的厚皮形成反差,整个作品依着厚石做,体现自然,和谐,柔和,并且浑然一体,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伦天性的原初本质:和愉宁静。

作为一名水晶艺术家,通过对材质和塑造手法的领悟与体会,让自己的心灵在无限的水晶艺术领域之中,得己自由的释放。

    水晶雕刻艺术家要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悟融入到各类水晶雕刻记忆之中,巧化自然。妙用自然,再现水晶与人的关系和情感,使作品既具有自然天成的意味,同时还要使其表现出一种人文情怀和个体化的情感。

        通过水晶作品体现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美学与设计》,李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水晶知识面面观》,严奉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单江红,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首届首饰设计师。她热爱工艺美术,其扎实的美术功底和对水晶特有的解读,对水晶多了许多人文的关怀,形成自身独有的水晶作品艺术表现形式体系,在行业中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其作品多次在艺博杯等专业评比活动中获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