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传统的发绣工艺品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种为纯艺术高端产品,第二种为收藏品,第三种为发绣工艺品。发绣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工艺美术品,既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情趣,又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工艺美术当中,发绣门类是属于“用材料构思”的艺术,确实需要因材施艺,充分利用人发质地与肌理的长处。发绣取材于人发,而人发且有粗细硬柔之分,想要发绣作品中的虎毛质感显示出来,那就要借助不同的针法进行处理,这是用丝绣绣制虎的皮毛所无法与之比拟的。
关键词:发绣 创新 用材料构思 墨绣 彩色绣 浓淡并举
传统的发绣工艺品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种为纯艺术高端产品,它展示创作技艺,传承历史文化,以自由诉诸个人艺术风格思想情感为目的;这类作品数量有限,大多数为非卖品,或藏之于名山,或收之于密室,为高端人士趋之若鹜的典藏品。反映少数艺术精英理念的产品;做工精细、用料昂贵,其内容追求艺术作品的整体效果,强调形神兼备;这类作品耗工费时,可以说它是历史上精美艺术的“再现”,如发绣长卷“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韩熙载夜宴图”,“八十七神仙卷”,“五百罗汉”,“富春山居图”,“维摩演教图”,“郎世宁百骏图”等。由于这些艺术精品,原作早有定论,又经过发绣的艺术加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赢得了中外宾客的赞誉,不少作品为中外艺术家及相关艺术馆、收藏家收藏。第三种为发绣工艺品,以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形式,或称之为“通俗艺术品”,为一般群众点缀生活、装饰家庭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正是发绣制作走出艺术象牙塔的途径之一,也是普及推广发绣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发绣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工艺美术品,既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情趣,又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要想使发绣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就要求发绣制作不能立足于满足一般受众的需求,仿效古人,复制作品,重复前人走过的道路,而是要不断变革,保持发绣典雅、温润、高贵的品质,推陈出新,力争制作出前人从未有过的高端的艺术精品。
在工艺美术当中,发绣门类是属于“用材料构思”的艺术,确实需要因材施艺,充分利用人发质地与肌理的长处。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刺绣艺术大师陈伯余设计了发绣《雄风》艺术挂屏,一组两件套的作品:其一为原色墨绣,其二为彩色绣。作品在绘画创作设计之时,借鉴了当代画家顾青蛟的《虎》画中的虎首,这不是一般的虎首,而是截取了盘踞在高山之巅,睥睨前方的上山虎的虎首。它显现出的是一种威武勇猛的王者风范:眈眈虎目雄视前方,凝神专注,不怒自威,涌动着是具有强大气场的上山虎的威严。历史上画虎名家不乏其人,而真正能够画出虎的千姿百态是很不容易的。画虎难画首,更何况是与真虎大致相仿的虎首!设计画稿不仅考虑“形似”、“神似”,而且还要设计如何用人发把它“还原”(绣)出来;其历史文化元素及其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往常发绣作品基本上取材于历史名画和宗教佛像以及动植物图像、静物等,原因是规避原作品知识产权的风险,谈不上创新可言,所绣制的人物、动物的尺寸很小,哪怕作品尺幅大、画卷长、人物众多,也不可能如《雄风》挂屏虎首之巨。我认识到,绣制这类高级陈设艺术品主要体现在直观性上,它让艺术的形和神结合在一起,即具备专供欣赏者欣赏的特质。绣品画稿设计意图要求绣品达到美化人们的环境,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通过艺术加工,将发绣的材质之美,与刺绣的技艺之美融为一体;发绣取材于人发,而人发且有粗细硬柔之分,想要发绣作品中的虎毛质感显示出来,那就要借助不同的针法进行处理,这是用丝绣绣制虎的皮毛所无法与之比拟的。发绣刺绣虎首,通过读懂画稿设计进行二度创作,其过程有别于绘画,力图表达的是特殊高级陈设工艺品艺术的审美观点,即经过艺术加工达到“物质的美化与美的物化。”在色彩处理上,注意浓淡并举,色彩元素变化和谐统一的原则;在整体绣制设计语言上体现对称、均衡、对比、比例、节奏的有张有弛。
这套《雄风》发绣艺术挂屏,基本上采用平针加套针的手法,局部则采用滚针、散套、点针等针法。无论整体还是局部,远视还是近视均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的效果。整个绘画设计刺绣过程告竣历时一年有余,其(翎毛)单件规格之大,刺绣技术含量之高,艺术效果之佳,这在中国发绣创作史上实为少有,可以算得上发绣艺术精品中的上乘之作。
发绣的生命在于创新,回顾我二十多年发绣作品刺绣的艺术生涯,现在完全可以对我们今天的时代工艺美术作出反应,时代鼓励我们解放思想,开动机器,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艺术家,为了我们自己的理想,为了“中国梦”,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自己脚下的步伐,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 艺术学研究方法与前景/学林出版社/2004.5 第一版
2、 美术概述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
3、 中国刺绣/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艺术专业委员会/2009 第一期
4、 中国刺绣/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艺术专业委员会/2010 第二期
作者简介:
韩亚凤,女,1972年出生于发绣之乡江苏东台,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东台市嘉丽发绣艺术馆副馆长,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多年来致力于发绣工艺制作,潜心研究发绣技艺,得到中国刺绣艺术大师陈伯余以及前辈们的精心指导,深得发绣艺术的精髓,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金银奖数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