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我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技艺精湛,绚丽多姿。仅苏州地区的工艺美术就琳琅满目,包罗万象。如何使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传承,乃至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个华夏子民的历史使命,更是该业界人士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和责任。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系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将工艺美术项目嵌入教学实践中,将苏扇、漆艺、青花瓷融入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并将深入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 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 教学 传承 探索
一、工艺美术项目嵌入艺术设计教学彰显特色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技艺精湛,美不胜收。。仅苏州地区的工艺美术就琳琅满目,不胜枚举。从大类分,就有雕刻工艺、金属工艺、织绣工艺、制扇工艺、陶瓷工艺等,还有服装鞋帽、文房四宝、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品种繁多,应有尽有。而每个大类里又可分为许多小类,如雕刻工艺,就可分为建筑方面(包括;石雕、砖雕、木雕),泥塑方面(佛道塑像、虎丘泥塑)和其他雕刻艺术(竹雕、核雕、红木小件雕刻、玉雕、漆器雕刻)等。所以苏州地区的工艺美术涉及的面很广,领域很宽,几乎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苏州工艺美术素以构思巧、用材好、做工精、技艺高著称。
在有着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背景下,高职校艺术教育如何与工艺美术进行有机的联系,把具体的工艺美术项目引入到艺术教育的课程实践中,使其步入良性循环,既促进了工艺美术的传承、发扬,又增添了艺术教育的新内容,给艺术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并彰显出鲜明的特色。这是高职教育教学需要思考、探索、研究的课题。
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五年一贯制,前三年学习以美术基础课程为主,开设课程主要有;素描、色彩、构成、白描、图案、工艺美术史、CAD、PHOTOSHOP等,后二年,开设课程主要有;设计原理、设计概论、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包装设计、电脑设计等。
基于这样的教学平台,选好合适的工艺美术项目品种,在学生后二年的时侯嵌入到课程教学中,如苏扇、漆艺装饰画等,由于此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相关美术基础,具备初步的设计能力,加上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学校老师和项目制作方技艺人员共同组成的设计团队,保障了这种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保障了课程单元紧密联系项目,最终能出成果的预想实现。充分体现高职校艺术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寻找合适的项目嵌入大有文章
苏州的工艺美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可以说每一个品种都非常好,但是,限于各种原因和条件并非样样合适。所以寻找合适的项目,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从实际出发,经过深入的分析、调查、筛选,才能理清思路,确定目标
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 项目产品受人喜爱
2, 材料并非名贵,成本不是很高。
3, 有此项目的能人、巧手。
4, 具备制作必要的场地、器材。
通过对学校自身的分析、学生状况的分析,市场的调研、分析,2014年学
校艺术系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择了漆艺项目,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漆艺制作
三、学以致用的教学实践,漆艺雕刻与艺术教学相结合
我校10届艺术专业学生,2014年进入毕业设计,采用学生自己报名,学校协调的方法确定毕业设计项目。漆艺项目由10人组成,时间8周,每周6课时。总课时48,教学目标,每人完成一件漆艺作品。
方向确定以后,就是帮助学生确定画稿,这很重要,要选择合适制作漆艺雕刻的画稿,这个环节要花点时间,不能马虎,有的画稿学生很喜欢,但是,不适合做,老师就要为学生把关,帮助学生选择好合适的画稿。定好画稿,要将彩色画稿变成白描稿,彩色稿作为制作时的色彩范本参考。白描稿完成后,将其复印放大成实际制作的尺寸,待用。
接下来,就是做漆艺底版,选择较好的木工板,一厘米厚左右,裁成需要的尺寸,稍微打磨毛边后括刷灰料底,均匀的薄薄的括刷,括刷一次打磨一次,共三次,,灰料总厚度3—4毫米。(传统的灰料做法是老粉加猪血6;4以胶水拌匀)干后打磨,上需要颜色的腰果漆,打磨再上第二遍更好。干后将准备好的线描画稿黏贴于板面,干后以刀代笔(雕刻刀一般为雕刻工人自己制作,有宽、窄、尖、平等不同形状),根据线条的粗细、虚实、顿挫刻出,或用复刀把线条留出。这一步往往是学生的难点,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这也是漆艺雕填技艺的核心。技法主要包括;冲、切、推、抵、铲等。刻好铲好后,用布、刷子清理画面,然后根据彩色稿上颜色,技法主要有;平涂、分染、晕染、烘等,对色彩要求明丽的部位,如花朵等,先要用稀释度中等的白色打底,待干后再染需要的颜色。上色要匀,颜色要浓淡适中,可以复染,以达到所需要求。
上色时主要用笔画,也可以先用笔画,后用海绵球有序的拍打,以染出匀和润的色彩效果。经过如此反复绘制,全部完成以后,再用干净的棉布包裹平整的小木板(视画面大小,和画稿的需要调整木板大小。一般可用10x15厘米左右的木板)在画面上擦去操作时留下的颜色,使填涂、绘染的画面形状更清晰,颜色更明丽。
最后可根据画面需要辅于其他工艺手法,如贴金、贴银、(贴金、贴银也可先于绘制)撒色粉等,使画面更为丰富多彩。等待全部完成后,将画面清洁干净,喷一遍透明漆,也可刷,但一定要简要均匀,不留下刷痕。待干后,就大功告成了。
在预先设定的时间里,根据制作步骤,在老师和技艺人员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均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创作任务,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以往在校时学到的绘画技法,掌握的美术基础,又在实践中学习了传统的漆艺技法,并把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漆艺雕刻与艺术设计实践结合的有效尝试。
学生制作的漆艺作品1
学生制作的漆艺作品2
【结束语】;工艺美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嵌入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漆艺雕填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漆艺雕填的教学实践,今后可举一反三,逐渐推向其他项目,和可操作的艺术门类,以达到课程教学与实践制作相结合的探索目标,使传统的工艺美术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 东方出版社中心,,2012、08
【2】吴地工艺美术. 李涵 古吴轩出版社, 2007.12
【3】漆画技法 . 程向君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06
【4】漆画教程 吴嘉诠 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01
作者简介:
刘金林,1957年出生,江苏苏州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江南大学,致力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与实践,在传统书法、绘画领域造诣颇深,并能将书画运用到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制作中,编著出版有《书画浅谈》、《刘金林书画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