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雕漆底百宝嵌三十三观音壁画的工艺特征

[日期:2015-04-1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扬州漆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工艺门类齐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雕漆底百宝嵌三十三观音壁画为例,着重从材料创新和工艺特色两个方面来分析,分析了该壁画的工艺特征。

 

  关键词:扬州漆器 百宝嵌 观音壁画

 

  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饮誉海内。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镶嵌产品日益增多。明清两代为扬州漆器的兴盛时期,除了彩绘和雕漆外,平磨螺钿、骨石镶嵌、百宝镶嵌等新工艺亦有所展。

  扬州漆器现有装饰工艺:雕漆、雕漆嵌玉、点螺、刻漆、骨石镶嵌、平磨螺钿、彩绘、雕填、磨漆画、漆砂砚等十大类。

  雕漆底百宝嵌三十三观音壁画由我厂姚梅为常州天宁寺专门设计,多名技师技工通力合作的一件大型壁画。本件作品采用宝蓝底锦纹和海水相结合作为底坯,制作手法采用百宝镶嵌,画面内容为佛教题材三十三观音。制作过程中,三位扬州市大师,多名技师、高级技工、工艺师参与制作,特别是邀请了已七十岁高龄的孙恒华先生作为指导,增添了本件作品的内涵和档次。

  一、观音传说的历史渊源

  观音传入中国大约是魏晋时期,观音是随着魏晋时期净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净土宗的信仰是称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魏晋时期社会的动乱是造成这种信仰盛行的社会现实根源。哀鸿遍野、苦难深重的动乱社会,更促使人们信崇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印度佛教庞大的佛菩萨王国里,中国民众很快选择了观音菩萨,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广大民众祈望有一位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救世主。在频生的天灾人祸面前,束手无策、陷于失望甚至绝望境地的平民百姓,需要这样的救世主。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基辛说:“宗教强化了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即死亡、疾病、饥荒、洪水、失败等等。在遭逢悲剧、焦虑和危机之时,宗教可以抚慰人类的心理,给予安全感和生命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从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言,充满了不可预料、反复无常和意外的悲剧。”中国民众信仰观音原因即在于此。但是中国民众接受印度的佛菩萨却又并非全部照搬,而是改造为中国菩萨。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印度的观音形象逐渐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观音入主中国初期,观音还是以“伟丈夫”男菩萨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中国早期观音造像,例如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的木雕,观音都是以男子汉形象出现,嘴唇上还有两撇小胡子。后来,特别是唐宋以后,观音完全变为女菩萨,而且是非常秀美妩媚的女菩萨。

  中国佛教对观音的改造,突出地表现在编造观音的新的身世,这就是广泛流传的观音为妙善公主说。印度的男观音变成了西域兴林国妙庄王的三公主。这种女观音身世说,最早见于宋代朱弁《曲洧旧闻》。其后,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观世音菩萨传略》成为完整的传记。以此为蓝本,还陆续出现了《香山宝卷》、《南海观音全传》、《观音得道》等一大批观音故事书。这些观音故事的广泛流传,深入人心,致使中国化的女观音菩萨,完全取代了印度佛典中的“正宗”的男观音菩萨。

  二、百宝嵌壁画的工艺特征

  (一)材料选取有新的特色

  这幅壁画是近年来我厂浮雕制作产品中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作品。在产品制作之初,我们对于材料的选取做出了很多突破。

  1、材料选取内容广泛。此作品中不仅有寿山石、巴林石、青田石、广西白石等,还有翡翠、青海白玉、碧玉、东陵玉、青金、绿苗等,同时选用了很多贝壳类,如:砗磲、黄碟贝、白碟贝、鲍鱼贝、珍珠贝等。

  2、同种材料细分,运用俏色。在选料过程中,对于颜色的搭配是一大难关,沉静淡雅是核心。在搭配过程中,考虑到观音的女相,需要衬以女性的鲜艳的颜色,还要做到艳而不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料时充分运用俏色。同样是寿山石,不同片上的颜色合理利用,我们使用了红寿山,白寿山,黄寿山,更多的是使用了几种颜色的搭配,自然流畅,色泽淡雅。东陵玉使用了红东陵,绿东陵以及蓝东陵,其中碧绿东陵有翡翠的姐妹石之称。

  3、材料选取突破常规。本件作品材料选取有了新的突破,既改变了近年来骨石镶嵌产品材料的单一,又对传统工艺材料选取有了突破。选料时为了突显出佛教的庄重,选用佛教七宝,而佛教七宝指的是砗磲、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考虑到材料的来源和可操作性,我们最后选用了砗磲、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金、银等来镶嵌。同时在人物衣带的制作时考虑到轻盈、透、飘逸等要素,我们选用了黄杨木、黄牛角、竹片等。

  另外一种材料的突破是人造牙,本件作品观音头部和手脚的材料选用的是人造牙,一种高分子材料,既能替代天然象牙,起到保护动物的效果,又能体现出作品的档次和美感。

  (二)工艺制作的特色

  1、本件壁画制作过程中,工艺技法多样化,主要有平面撞逢浮雕、插缝叠雕、高浮雕、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等。人物采用平面撞逢浮雕技法,观音头上多层配件采用插缝叠雕技法,衣带运用了薄浮雕,而部分衣纹运用浅浮雕雕刻。在产品制作过程中镶嵌手法也有多种,采用了平面撞缝挖嵌,漆面搭嵌,多层次叠嵌等镶嵌手法。

  2、多种工艺结合,突显产品档次

  本件壁画的制作理念之一就是把扬州漆器工艺特色充分显现出来。而制作过程中,骨石镶嵌、雕漆嵌玉、点螺,勾刀、彩绘、描金、贴金等多种工艺相结合,实际效果更是美轮美奂,把本件作品的精致程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3、雕漆底与浮雕自然过渡,作品浑然一体

  本件作品的背景是海天一色,三十三观音层次分明,有远有近。近景中观音脚踏莲花,浪花阵阵。在处理浪花和海水相结合这一细节时,我们只做浪花采用上部分高浮雕,下部分薄浮雕的形式,把浮雕的浪花和底坯的海水雕漆有机结合,过渡自然。

  雕漆底百宝嵌三十三观音壁画的制作过程,可谓“万人之工,资金数万”。工程浩大,制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本件作品的制作最重要的效果是培养了人才,大批的青工得到了锻炼,技艺得到了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燕 《扬州漆器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2】韩锋 《扬州漆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生活》,2010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杨建,男,高级工艺美术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扬州漆器厂雕漆车间主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