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丝绸之路是贯通我国与西方的交流通道,她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古人跋山涉水,路途遥远,环境恶力,特别是走过大漠时气候无常,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贸做出卓越贡献,令人敬畏。
关键词:刺绣针法 色彩
“穷慌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云黑风沙恶。” 沙漠地区经常晴空,万里无云,风力强劲,最大风力可达飓风程度。热带沙漠成因:主要受到副热带高压笼罩,空气多下沉增温,抑止地表对流作用,难以致雨。若为高山阻隔、位处内陆、或热带西岸,均可以形成荒漠。可以想象汉朝、唐朝在这丝绸之路上艰苦跋涉的情景。对于出生在地理环境优越的苏州的我,怎么可以忘记前人的艰苦奋斗。从小学课本中我读到了丝绸之路,对我国丝绸之路带来的经济文化效应有了了解。经过长期的刺绣工作,我有责任、有决心把这一丝绸之路的历史性画面用苏绣表现出来。大部分人的事业坑坑洼洼,不可能一帆风顺,我要学习古人坚强的心走出刺绣的沙漠,通往人生的罗马帝国。
一. 刺绣前的准备工作
1. 底料 在绣品选材上是十分讲究的,材料选错了绣的再好也要成为失败的作品。《沙漠》是整幅满篇的,看上去饱满而实质。真丝底料是高档刺绣的首选,真丝底料又有双绉、乔其纱、电力纺等。其中刺绣人物,静物等选用绢丝绸,而我选了塔夫绸,塔夫绸应用平纹组织,经纬先练染,是质地挺括的真丝织品,它能显出作品的实质来。
2. 上绷画稿我在网上、书店大量查找沙漠的图片,最终确定了这幅有一驼队的沙漠照片。选好稿子就开始准备刺绣的底料。底料的尺寸按绣品的尺寸每边放大10公分裁剪好,把底料的两边缝制在两款绷布上,用绷架把底料绷起来。用原稿复印到70*120公分后,用一张薄的透明拷贝纸将原稿勾画线描稿,对对画面中内容深刻认识和理解。线描稿要求谨小慎微的画出轮廓、运针走向、人物线条等备用,原稿因有颜色可作刺绣时线的色彩对比之用。
3. 选花线 采用真丝花线,在花线店里拿着彩稿一一对应配比,仔细斟酌选取线的颜色。淡黄色、金黄色、暗黄色、褐色、红褐色等为主基调,每个色系从淡到深又有十至十六七色之分。
二. 绣品的针法 在连绵起伏的丘陵的轮廓上采用走碎针,就是每一针绣一至二毫米的长度,用交叉针法来衔接大块面的沙漠。沙漠里到处是小小沙粒,这就增加了绣制难度,一颗沙子一分心思,绣制时平心静气,不遗漏不妄加,一般的绣娘是望尘莫及的。遍地的沙子先用深色线用点针绣出点子,点针就是针脚长度及其短,有的一针完成一颗,有的二针平行或交叉完成一颗。然后在上面绣制大片的沙漠。把轮廓绣出来后这幅作品大面积的沙漠,丘峦不能平铺直叙,用一般的平绣的针法表现不出来,所以在刺绣针法上基本采用大交叉乱针绣,按它起伏的方向也就是顺势而绣。用针要是方向有偏斜,这样绣出来它的纹理就有逆的感觉不和顺了,所以主要要把握好运针方向要领。一串串脚印根据形状小交叉绣制,骆驼用绣制动物的针法刺绣,小乱针绣主体,然后飘上驼毛 ,人物和骆驼驼的物品用小乱针绣和平绣完成。
三. 绣品的精细 《沙漠》这幅作品粗中有细,先用留丝打底显现出大漠的豪放,上面用三丝稀施一层,再用二丝施密,这样凸显出沙漠中沙可以随风飘走的细腻之感。沙子用四丝打底,上面用一丝加细,一颗颗沙子点点滴滴不失形的停留在那阳光里。深深的脚印用四丝绣制,人物和骆驼用四丝打底二丝加密。
四. 绣品的色彩 苏绣讲究的色彩搭配和运用。沙漠金黄色为主打色,根据阳光照射线,用深浅不同的颜色线在上面施密,使金黄的沙子在阳光下跳跃、煜煜生辉。背光面用色色泽暗淡,暗光处跳色过渡,形成色彩明暗对比鲜明强烈,浓郁热烈。层层渐变、意境悠远,都充分展现了烈日下沙漠的质朴、明快、绚丽的色彩之美。
五. 刺绣的绣制次序 刺绣时特别注意先后的顺序,由远及近,首先刺绣远处的沙漠,层层渐近。有内及外,先绣下面的沙子,再在上面刺绣大面积沙漠,最后在上面点绣及加绣上面的一串串深深的脚印。主次分明,先把沙漠绣好,然后绣制骆驼和人物。最后对整幅绣品进行梳理,看看哪里有欠缺不到位的,哪里颜色不调的分情况加以细至一丝或二丝绣制,追求整体审美效果,从而使其形成一气呵成的气势。
《沙漠》的绣制耗时两年,针法越显成熟流畅 ,色泽明亮,保留了原稿的色、态。用线变化多样,使作品充满节奏,富有韵律,从而达到和谐统一。即使表现的沙漠,也有强烈的生机感,绣出了亮点,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丝绸之路上,最动人的莫过于公主和亲队伍,为了国家和平,她们勇敢的站了出来。我将在刺绣的道路上不论风雨,坚强面对并克服一切艰难险阻。2014年绣品《沙漠》在《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荣获银奖,看着刺绣成功的作品仿佛听到了飘在沙漠中悠悠的驼铃声……
参考文献:
【1】 孙佩兰《苏绣针法与技巧》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
【2】 《乱针绣法》任嘒闲 周巽先 张美芳编 1982年
作者简介:
尤红妹,1974年出生,苏州镇湖人,工艺美术师。13岁起独立完成绣品,从事刺绣工作至今,刺绣技艺娴熟,擅长平绣与乱针绣的运用。2002年创办女红绣坊至今,致力于苏州刺绣作品的研究和制作。代表作有《雏鸭》、《仙鹤之舞动》、《繁花》、《荷韵》等。刺绣作品在评比和展览会上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