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象牙扇是“苏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在全国范围内久负盛名。象牙扇的制作技艺丰富多样,一般都要综合运用浅刻、微刻、浮雕、镂雕、拉花、镶嵌、造型等多种工艺。每种工艺的运用都有具体的要求,多种技艺的运用,成就了很多象牙扇精品。随着象牙资源的日益紧张,美轮美奂的象牙扇变得更为珍贵。
关键词:象牙 象牙扇 工艺 雕刻技艺
象牙质地细密坚韧,便于雕刻,并可染色,是名贵的制扇用料。北京故官博物院珍藏着一把以象牙篾丝编缀的雕花团扇,是清代乾隆年间广东官员进献宫廷的礼品。此扇呈蕉叶形,纵57.3cm,横34.1cm。扇面用洁白细润、宽不足1mm的极薄的象牙丝编成,均匀细密。扇面上镶有浅刻、浮雕和拨镂结合的染色牙刻菊、兰、佛手等花卉,布局严谨,色调稳重。扇边包镶玳瑁框,画珐琅彩绘花果纹柄把,上下嵌金星玻璃,棕竹柄梁,垂如意形铜镀金护,顶上镶有錾蝙蝠纹。柄梁上、中、下部分嵌有雕花玳瑁,卷云勾莲琥珀及雕夔龙嵌玳瑁护托。全扇突出了象牙丝细腻泽润的质感,庄重典雅,古色古香。
故宫收藏的这把象牙扇是专供观赏的工艺杰作,而有些象牙扇则既有扇风取凉的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象牙骨金笺纸摺扇、象牙骨绢地彩绘小摺扇,它们分别用精纺纱、熟宣纸和细绢作扇面,再经过堆花、彩绘、镂刻,成为精美的扇子。
二三十年代,杭州、苏州等地开始成批生产檀香扇,象牙扇又和檀香扇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桃丝竹檀香面嵌象牙宫扇、象牙框檀香面宫扇、象牙框檀香面宫扇等,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交炽,难分难解。
象牙扇制作的基本工艺是精镂细刻,一般都要综合运用浅刻、微刻、浮雕、镂雕、拉花、镶嵌、造型等多种工艺,在设计制作上集中了绘画和多种技巧的精华。苏州檀香扇厂曾制作了四把以再现本市风景园林为主题的象牙宫扇《拙政园》、《虎丘》、《狮子林》、《留园》,在扇面主要部位用了立雕,在底子托以细拉花,在扇框、扇结、扇柄、扇坠大小、牙球及链条等部位则采用了镂雕、镶嵌、浮雕等技艺,将整把象牙宫扇装饰得新颖端庄、层次丰富,给人以玲珑剔透、华丽秀雅的美感。但有些象牙摺扇,主要还是运用了檀香扇制作的基本技巧——细拉花。
浅刻技艺在象牙扇制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象牙浅刻的刀具细小如针状。浅刻是以短促的点、线密集成块面,表现出类似素描样的艺术效果,层次丰富细腻;它以入刀的深浅轻重来反映物象的刚柔、厚薄、虚实、远近,表现力极强,刻制这种类似网纹印刷版的画面,需要具有相当高的素描水平和高超浅刻技术,美工师一丝不苟地精心制作才能完成。浅刻之后,还要按画面的特点分刷抹嵌深浅不同的墨色和其它色彩单纯的颜色,如赭石、朱砂、石绿等。象牙浅刻画面细腻耐看,与洁白滋润的象牙扇骨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特有的美感。浅刻工艺在象牙扇制作中的运用,改变了以往象牙摺扇、象牙宫扇仅有细拉、雕刻,样式比较单调的状况,使象牙扇制作的工艺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微刻技艺在象牙扇制作中也是常用的。微刻必须用特制的小刀,刀身稍粗,以便把握,刀刃尖端须极细极锋利。此种刻刀的钢材过刚者易折,过柔者易卷易钝,所以要刚柔适度才行。在象牙上微刻画面的小刀,又与刻字者大有区别:刻普通线条常用“四角宝剑刀”,刻树之老干多用两面开口的“平刀”,刻较粗大的撇竹、点苔必须用“斜刀”,烘染及皴纹则改用大小适度的钢针。象牙扇的镂刻可凭肉眼运刀,但微刻则必须用高倍数放大镜或高质量的显微镜才能进行。
象牙微刻作品有的镶入檀香扇的适当部位作点缀。如苏州檀香扇厂制作的26cm拉烫镶微刻檀香扇《寒山寺全景》,除传统的拉花烫花工艺外,在檀香扇面的藏经楼的照墙部位镶入象牙,象牙上微刻了《金刚经》全文,又在其它殿堂的合适部位,微刻了多尊佛像、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以及古今名人的墨迹。有时整把象牙扇就是微刻艺术的瑰宝。如1983年苏州檀香扇厂制作了一把象牙微刻摺扇,这把摺扇长仅4cm,共16片扇篾,上面分别用楷书、草书、行书微刻了唐诗三百首,总计的1.4万字,笔笔铁画银钩,遒劲飘逸。
除浅刻、微刻工艺之外,象牙扇的扇框、扇柄、扇链、扇坠常用镂雕,象牙折扇的边骨常用浮雕。
象牙扇以小巧玲珑者居多,也有例外。如苏州檀香扇的陈列室里就展览着一把特大象牙宫扇。这把扇题名《百鹤》,宽36cm、长62cm,连同扇链扇坠全长118cm。扇沿是一圈3cm2的花棂,运用透雕技法镂出盘根错节的松枝,以及90只体态神情各异的瑞鹤。扇子正反面是图案相同,兼用浮雕立雕的《松鹤图》,仙鹤或单足伫立,或扭脖梳羽,或引颈展翅,或伸腿悬浮,再加上古松滕萝的衬托,使观赏者如痴如醉,真是美不胜收。这把宫扇扇面底部与扇柄连结处有一个鸡心形的扇托,一面雕出牡丹、水仙,另一面是傲霜的秋菊,分别镶嵌玛瑙、珊瑚、绿玉作花蕊,扇柄是梅花图案的镂空方柱,扇坠有水仙图案及展翅的仙鹤等。这把特大型象牙宫扇由十多名高手巨匠耗费一年时间才制作完成,共用象牙27公斤,成扇净重2.5公斤。 这种特大型象牙扇今后恐怕难以生产了。
亚洲和非洲的大象已经越来越少,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世界各国正在采取越来越严厉的措施,禁止捕杀大象,严禁象牙的走私活动,控制象牙工艺品进口和出品。物以稀为贵,精镂细刻的象牙扇将成为罕见难得的人间珍宝。
参考文献:
[1]《苏州工艺美术》,汤钰林主编,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3
[2] 《苏艺春秋——“苏式”艺术的缘起和传播》,郑丽虹,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4
作者简介:
张强,男,工艺美术师,1963年生于苏州。1981年前后进入到
苏州檀香扇厂开始学习檀香扇、象牙扇等“苏扇”制作技艺,二十
余年从未间断。现于苏州古城区建立了“雅思阁”工作室,潜心研究“苏扇”艺术。其代表作品多次在江苏省“艺博杯”、苏州市“苏艺杯”等各类专业评比中获得金银奖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