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金陵十二钗》艺术形象的创作

[日期:2015-04-2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记载的十二个的女子。核雕《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各具千秋风采;人物性格各不相同,呼之欲出,活灵活现。在本文中,笔者就这件核雕作品,浅谈其艺术形象的创作。

 

  关键词:核雕创作 金陵十二钗 艺术形象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历史上一部空前的古典巨著,是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极其优秀的文化遗产。如果把《红楼梦》比作一根稀世项链,那“金陵十二钗”则是其间镶嵌着的一颗颗璀璨而光耀的钻石。

  一、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

  要以核雕这一微雕技艺,在毫厘间表现出“金陵十二钗”十二个女子的形象,避雷同而各展风姿,显妩媚而各露心思,展婀娜而切合身世,抓住其人物特征是重中之重。只有深刻理解作品人物的内涵,才能突现不同人物的迥异形象。

  以薛宝钗为造型的核雕,侧重于描绘舞姿,展露了她的容貌和性格。薛宝钗作为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家产。她容貌艳丽,举止娴雅。在薛姨妈和王夫人制造的“金玉姻缘”的舆论下,使得贾宝玉受骗娶她为妻,毕竟爱情不可牵强,可怜暴病身亡。

  在核雕作品中,薛宝钗婀娜多姿,体态轻盈,发簪垂颜,打开的折扇似有半遮半掩,如闭花羞月。云纱透雾,飞蝶戏草,蒲叶翻卷,景致秀丽。作者刀法凝重,刻意要留住这美好的时刻。

  以贾探春为造型的核雕,画面中探春霓裳飘逸,一手托云鬓发鬏,以示高贵;一手撑家园石凳,寓意不甘。贾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的女儿,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覆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从而印证了“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悲惨结局

  在这件核雕中,贾探春虽神态倨傲,但眉宇间还是透出了丝丝失落感,假山枝叶虽依旧,当年荣华已难求。

  以李纨为造型的核雕,花架上的盆景花姿招展,画面以陪伴小姐舞文弄墨为主,一脸悠闲的样子,真是知足而乐。李纨是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她识字不多,每日忙于纺织女红,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性格叛逆而结局凄惨的林黛玉、娇葩却早谢的薛宝钗、高处不胜寒的贾元春、昏庸而悲戚的贾迎春、封建的卫道士的贾探春、出世遁空门的贾惜春、 美艳而强势的王熙凤、 性格豪放的史湘云、 身世隐秘生活而生活放纵的秦可卿、迷惘入空门的妙玉、成人多桀难的巧姐、人生多平淡的李纨,纵观《金陵十二钗》作品,十二粒核雕各不相同,却各有春秋,可谓上乘之作。

  二、 精湛细腻的雕刻技法

  《金陵十二钗》不仅人物形象各不相同,而且雕刻技法也是精湛细腻。这十二粒核雕作品,主要采用的是浮雕技法。所谓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采用浮雕手法制作出来的《金陵十二钗》作品,一捧于手,一种强烈的立体感夺人眼球,震撼心灵。

  以林黛玉为造型的核雕,画面主人公身子倾斜,呈现出一种病态美。林黛玉孩提时父母便先后去世,外祖母怜爱其孤独,把她接到荣国府来抚养。曾经光鲜的家境,如今寄人篱下的处境,造就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说话率直时而刻薄的独特性格。不羁中含忧郁的神态却依然积攒自尊,终难消弭孤独。创作者雕刻精细,连人物的鬓发、衣裳的折痕都清晰可见。雕刻出来的林黛玉清丽而凄婉,娇韧而峻美,秀雅而绝俗。

  与林黛玉的柔弱温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艳强势的王熙凤。其面相一对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势,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实际上的总管家,掌管着贾府上下所有人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以其为造型的核雕,画面中的主人公姿容秀媚,云鬓花颜,菊花绽枝头,宫扇倚身后。创作者功力极高,将人物峻冷的神情细致地雕刻出来了,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主人公的神情暗露出善耍盅媚手段的阴沉。

  《金陵十二钗》雕刻技法细腻精湛,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入木三分,尤其是在面容的细节上和对五官的表现上十分出彩。人物造型优美,体态动人,神情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十二粒核雕的主人公,似乎人人有思绪,个个表心迹,细致入微,使人看了似曾相识,呼之欲出。在手的处理上,纤巧如玉,细腻灵动,其手姿又因人而异,皆避雷同,各展千秋。局部采用了微刻的技法,丝丝入扣,滴滴入境,独巨匠心。

  三、合理巧妙的背景布局

  核雕《金陵十二钗》,每颗作品上的形象都与其生活背景密切相连,作者巧妙地将人物置身于其生活背景中,使得这十二女子形象丰满,使体、态、神、景融为一体,从而,更能深刻地体现出作品的内在涵义,揭示她们的不同命运。把核雕技艺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只有心血的倾注,粒粒皆辛苦,才能深刻表现《红楼梦》这篇举世巨著中的十二女子的生动形象,并让观赏者从中感悟和回味。

  如贾元春,她是贾政与王夫人的长女,从小由贾母教养。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吏,圆了贾政的宿愿。不久,当被封凤藻宫尚书,加封她为贤德妃时,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豪华富丽的省亲别墅。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从此荣国府攀寅权贵终成遗梦。

  以贾元春为造型的核雕,画面以宫廷楼阁为背景,暗示元春似笼中之鸟,被幽固在皇家深宫内。轻纱幔纬缠着她的愁楚和凄懑。

  再如秦可卿,她是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相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暖昧,致使其年轻早夭。以秦可卿为造型的核雕,将手探琵琶作为秦可卿的主画面,显示了作者的独居匠心,巧妙地迎合了她的为人处事,眯缝的眼睛难掩其悲楚的结局。

  《金陵十二钗核雕》在每个人物的背景布局、安排中,注重衬托和渲染作品气氛,使景人合一,情态互衬,相应生辉。分明的背景和细分的场景使观赏者爱不释手。

  整串金陵十二钗的核雕作品,粒粒可赏心,颗颗皆悦目,整串当成精品。

  参考文献:

  【1】《刀尖上的艺术——苏作核雕》,袁牧,2103.02.15

  【2】《核雕——天地尽在方寸之间》,念清,2014.01.15

  【3】《浅谈核雕艺术》,蒋德文,2014.02.15

  作者简介:

  钟静峰,工艺美术师。生于1971年,苏州市吴中区香山街道舟山村人。系核雕艺人钟火元长子。1985年,年仅14岁的钟静峰即随父学习橄榄核雕的基础知识,多年来打下深厚的基础,核雕作品荣获金银铜奖,深受核雕爱好者喜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