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玉雕作品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日期:2015-04-2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东方文化的特色。而玉器是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权与势的象征。又是达官贵族与豪富商人的传世之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玉器日臻完善,精品迭出。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建设大潮的掀起,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双重发展。从事玉器创作设计工作者,如何把有限的玉石资源利用好,使玉雕作品能有更大的附加值,成为现代商品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装饰商品。这里,我仅就玉雕作品在创作中的形象思维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玉雕作品创作设计工作者同仁参考。

 

  【关键词】:想象 形象 典型

 

  形象思维一词,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它是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去塑造艺术作品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怎样把形象思维运用到玉雕作品创作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近几年来,通过我对玉器不断了解.大概有以下几点。

  1.用想象的眼力看待玉雕作品原材料

  每件玉雕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原材料,而这种原材料又不同于其他物资,玉必定是具有宝石特点,稀少又珍贵。当一名从事玉器制作者得到了一块玉石,首先必须反反复复的观察,四周看遍,然后摆放在一个平台位置上,让它独立起来,细细地品它,认真的琢磨。要经过无数次反复观察,不断地琢磨,才能把玉石的自然形体深深地印在脑海里。通过冷静思考后,再次观察这块玉石,我们就要用想象的眼力去看待它。如果玉石是球体,它就会滚动;如果玉石是正方体,它就会变成工厂、宅院;如果玉石是圆柱体,它就会破云冲天:如果玉石是长方体,它就能乘风行走;如果玉石是棱锥体,它就会变成一座秀丽的大山。只有存在这样的想象力,才能看到玉石的本身。只有了解了原材料,才会喜欢它。想象的眼力把创作者带到了理想的艺术殿堂.并对玉石材料产生了感情,这才能创作出一件理想的优秀玉雕作品。

  2.用形象的智慧创作设计玉雕作品

  现代的玉雕作品,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件优秀的玉雕精品,除了优质的材料之外,最主要的是玉雕作品的内容题材及雕工。而内容题材关键是形象,如果形象不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这件玉雕作品雕工再怎么好也是失败的。众所周知,玉器是工艺品,工艺品讲究的是艺术性。艺术无标准,艺术无止境。但艺术有规律,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想把生活中某个事件和某个人物用艺术手段反映在工艺品里,既形象又原始,并非简单。有一次,一位朋友邀请我去给他的玉雕作品拍照,做鉴定证书。临拍照前,他向我兴致勃勃地讲道,这是一件岫岩玉雕作品,画面里的山石下,雕琢成一棵大树,树下站立着一只羊,旁边还卧着一只羊,取名为《洋洋得意》,然后让我欣赏并提点看法。于是我认真的看了一阵子这件玉雕作品,却感到很茫然。他见我不动声色,便问“这件玉器雕刻的怎么样?有意义吧?”因为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就直言不讳地说”不怎么样!形象不好。”他问道:“哪形象不好?”我说:“这根本看不出是两只羊,是两头驴。你看看这羊角就是驴的大耳朵,再看这羊的细长脖子,高高的四条腿,这分明是两头毛驴子。”听了我的讲解后,他也认真的看了看画面中的羊,便说:“是有些不像羊。不过没事儿,这个玉器是送礼用的。”这时,我跟他开玩笑说:“既然像驴,我祝你送礼。屡屡成功。吧!”羊和驴是人民群众生活中饲养的两个普通动物,其形象截然不同。这件玉雕作品本应该体现出两只羊的艺术形象,含义深刻,可是与其相反,羊的形象却没了,更谈不上艺术了。

  民间经常有人说这样的话:“人要站有站样,坐有坐像”、“虎有虎威,鹰有鹰姿”、“牛有牛劲儿,驴有驴脾气儿”、“长牛短马猪矬腿儿”这就是生活中人民群众对物象的形象写照。从事玉雕作品创作工作者要不断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了解掌握自然界各种物象形体外貌及活动规律。充分发挥智慧把生活中形象事物通过玉雕作品表现出来,把作者思想感情凝结在形象艺术上,从而达到人民群众对玉雕作品理解感悟的目的。

  3.用典型的事物创作设计玉雕作品

  在现代的玉雕作品创作中,雷同的题材可能很多,但是玉雕作品的立体画面就不能完全一样。因为玉雕作品是工艺品,用来装饰美化生活环境,陶冶人们生活情操。假如都是一个模式的玉雕作品,就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价值。从事玉雕工作者要用典型的事物进行创作设计,把握社会特征,展现事物特征,更新观念,提高玉器的附加值。什么是用典型的事物创作设计玉雕作品?就是把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用艺术概括的手法反映在玉雕作品上,形成一个固定式立体画面。通过典型的事物所产生的玉雕作品艺术形象,能给广大人民群众亲切感,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观赏艺术。

  典型在哪里?又怎么能找到典型?大千世界,社会典型的事物林林总总,就在我们生活的身边。但是需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和灵活的头脑去发现它、提炼它。如果想创作一件人物玉雕作品,就要寻找一个特征性较强,具有明显的气质人物做形象,截取他生活中某一个动作或一段活动场景;如果想创作一件山水田园玉雕作品,就要选择一处优美秀丽、壮观奇妙的场景,并且能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画面做题材;如果想创作一件动物玉雕作品,就要选取某一个动物的最佳活动姿态定格在立体画面上;如果想仿制一件古色古香的出土文物玉雕作品,就要把原形物件摆放在一个平面上,选取与视线平行的最佳角度观察设计。除了上述以外,对这些典型的动作和场景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发挥智慧,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玉雕作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形象思维是艺术领域的意识形态,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反映。把形象思维运用到玉雕作品创作中,这是雕琢玉器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玉器诞生前的雏形。在这个基础上把所选择的玉雕作品题材进行凝练升华,塑造一个预想完成的玉雕艺术作品。这个过程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与审美的形象思维认识过程。从事玉雕作品创作离不开美学和哲学,把握时代脉搏,选取新角度,创作新题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把玉雕作品融入到现代商品经济中去。

  参考文献

  【1】《白玉鉴定》 福建美术社出版 2010年1版1印

  【2】《玉雕制作技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04

  作者简介:

  梁传成,1967年8月生于江苏省邳州市,出身于玉雕世家,工艺美术师。自幼随父辈学习玉雕制作工艺,八十年代后期先后多次赴广东、河南等地举办玉雕设计工艺高级培训班学习玉雕设计专业,专攻仿明清件设计,其作品多次获得省、市举办工艺美术作品大赛金、银奖,现任邳州市玉雕协会副会长一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