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工作中对玉雕艺术品的认识

[日期:2015-05-14]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在实际工作中对玉雕艺术品的认识

 

【内容提要】:什么样的玉雕作品才可称为艺术品?本文从美学和艺术哲学理论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广义   狭义  特点  产物

艺术包括多个门类,艺术不仅是艺术品本身,实际上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这就是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艺术四要素理论。艺术四要素理论有助于我们对艺术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不仅仅针对艺术品自身这一个中心。玉艺术品同样符合艺术四要素的基本理论,我们经常说到的玉的艺术品往往指的是物件本身,但仔细想想,其他三个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玉的艺术品反映情况的客观世界题材决定着艺术品的门类和品位,艺术家的自身素质决定着艺术品的水准,不同的欣赏者对同一件作品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玉雕艺术品的评定需要从这四个基本要素出发综合把握。

一、广义的玉艺术品

传统美学认为艺术品是人工创造的,同时,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一个分界在于前者是为供人欣赏而存在的,就是康德所说的“无功利性”。所谓“无功利性”,即指一件物品没有任何实用功能而只能作为欣赏对象存在。以此标准,传统美学界定的艺术门类集中在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诗歌等方面。

现代美学或艺术哲学对此给予了拓展,自然物和实用物在被赋予审美价值时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品。玉是一种自然矿物,玉雕是工艺美术的一个品种,工艺美术是艺术中适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比较特殊的一个门类。我们以现代美学的观点来分析一下玉艺术品的内涵和外延。

首先,一件天然的玉石可以成为艺术品吗?现代美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按照传统的观念,艺术品是艺术家创造的,是经艺术家的构思和制作完成的,一个自然物显然难以归入艺术品的行列。但是在现实中,对一些自然物,比如玉的玩料、奇石、甚至一片形状奇特的树叶,我们仍然会欣赏它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我们在这些自然物中赋予了某种意义或意味。所以,一组树根,一块奇石,便可能作为艺术品来加以观赏。由此,现代美学认为,艺术品经经过人的加工或赋予特定意义或意味的物品。不仅经过人工加工的玉雕可以成为艺术品,一块天然的玉料,当它还尘封在荒山河道时,不过是一件自然之物,在它经由人的盘玩、欣赏,被赋予特定意义或意味之后,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品。

其次,具有实用功能的工艺美术作品可以成为艺术品吗?现代美学认为,实用功能的物品也可以成为艺术品。玉的制作,特别是玉器皿在古代是作为实用器而存在的,但当它作为艺术品被欣赏者欣赏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它的实用功能或有用性,而是它的审美特征。在现代,即使是玉器皿,其实用功能基本已经被审美功能所取代。

从以上两点来看,广义而论,大凡为我们所玩赏之玉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品,一些粗劣的玉制品到了喜欢它的人手里,也会带来玩赏的愉悦,春宫一类的制品照样会给玩赏者暗暗的窃喜。

二、狭义艺术品—玉雕

显然,把所有的玉制品均归入艺术品的范畴是不可取的。在玉行中也有艺术品和商品的笼统区分,玉制品成为艺术品还需具备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行业的认可。艺术哲学认为,赋予一件物品艺术品资格的乃是艺术界。艺术界是一种诸多人或多种角色参与合作的活动,这些人拥有相似或一致的美学观念和理解。对玉来讲它就是玉的行业。一件玉的作品能被授予艺术品的资格是通过行业的制度化程序来确立的。

二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有高低之分,迎合低级趣味的玉制品自然不能够称之为艺术品。同时,审美趣味又是一个主体范畴,标志着个体对特定对象呈现出来的审美偏爱,就是俗话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界定一件玉雕作品是否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可以从以上两个标准进行判断。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是否能成为艺术品,并没有一把标尺可以使用,存在着“仁者见人,智者见智”的不同判断。特别是创新作品,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往往呈现出“异端”的面目,而不被业界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玉的艺术评定也是历史的、发展的和不断变化的。

三、玉雕艺术的特点

玉雕艺术是利用玉这种特殊的载体,通过雕刻、琢磨等工艺手法,以景寓意,借作品内容表达创作者思想的艺术。艺是工的升华,它带给人们的首先是视觉上的美感,进而是精神上的启迪。作品的意境是一件作品的灵魂所在,是玉雕艺术的生命力。

玉雕是雕塑的一种类型,是在玉这种具有特殊材质的材料上以“琢”这种特殊的雕刻工艺进行的雕塑行为。与普通类雕塑不同的,一是玉作为雕塑的材料,自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甚至超过了雕塑作品的形式;二是造型题材比普通雕塑丰富的多,不仅可以表现具体生动而又富有表现力的形体,同时可运用绘画的手法表现大场景的内容;三是鉴于玉材料的体量较小和珍贵性,玉雕工艺要求非常精细。

四、玉雕是自然与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绘画是玉雕艺术创作设计的基础,与绘画相比,玉雕是三维的,而绘画是在二维空间创作的,故此玉雕艺术可谓“三维绘画”。同时,玉雕的设计绘画是在形体限定的玉料上进行的,艺术家的创意表现受到很大的限制。

玉雕艺术要以材质为基础,尊重材质,保护材质,甚而至于对材质的保护高于创作本身,因为好的玉料本身也是艺术品。这就给玉雕艺术创作带来局限性,同时也对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玉雕的艺术不是简单的纯艺术,而是自然和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张蓓丽,《系统宝玉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542550

2】王濮,潘兆橹,翁玲宝。《系统玉雕美术品研究》上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3】赵永魁:孙凤民编著,《玉器鉴赏与评估》地质出版社,20002版。

 

作者简介:

梁传宝,男,1973年生,工艺美术师。自幼随父辈学习玉雕技术,上世纪90年代至今多次赴北京、河南、陕西等省市参加高级培训班学习玉器鉴赏和雕刻设计技术,现带领11人自办玉雕工艺美术公司,主要产品有人物、兽、花瓶、器皿,并专攻仿古明清件,其作品多次参加省、省市工艺美术品大奖赛,深受专家学者好评,并荣获金、银奖,现任邳州市玉雕协会副会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