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大繁荣背景下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日期:2015-05-2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蕴含着技术和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众消费的多样性,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把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 传承 创新

 

  传承与创新,近乎自然。中国工艺美术是几千年来由无数画家、民间工艺家和工艺匠人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而传承发展流传至今的。随着社会的变革,工艺美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必须传承一切优秀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才能把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综观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史,历史上凡出现思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必然会出现文化、艺术的大创造、大繁荣,从而产生具有伟大思想家、艺术家以及具有鲜明特征的震撼人心的文化艺术经典之作。当今改革开放,国运昌盛,经济发展已走入世界发展的前列,文化艺术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洪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艺术历来是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思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的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铭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我们当代工艺从业者生活在这个大变革的年代,亲身经历了国家的改革开放,亲眼目睹着国家由落后变为强盛、由贫困变为小康和富裕的过程,中国民族正在进行着一场伟大的民族复兴运动。我们应以满腔的激情去创作具有改革开放精神的时代佳作,回报这个伟大时代给予我们的使命和厚爱。

  我国是个工艺美术品大国,几乎各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风格特色的工艺品。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我国各民族的人们都有着与生俱来的爱美思想。一位伟大的哲人曾说过:“爱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因为美,创造出许多形式的美。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岩画、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的玉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还有秦砖、汉瓦、青花、紫砂等等数不清的艺术珍宝。正是这些古代先民们创造的这些工艺珍品,奠定了我国文化艺术的基础。工艺美术是中国艺术之父。一部中国工艺美术创新史,就是一部中国艺术的发展史。当今艺术界、工艺美术界人才辈出,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尊重。一些身怀绝技的工艺美术大师,更是被人们视为“国宝”级人物。

  少数书画界人士曾片面地认为,工艺美术技术人员就是工匠。笔者认为,这话有失公允,艺术家和工匠的区别应该在于是创新,还是不断重复自己的过程。一些职业书画家如果只是不断地重复过去,重复自己,抄写一些古人的诗句,复制一些历史作品,而没有自己的创新的东西,这才是名符其实的“工匠”。而一些充满才气的工艺美术家(当然也包括其他艺术方面的人才),以自己多方面的学识和艺术才华,不断在本专业或本专业外创新、创作出一件又一件艺术精品,他们就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笔者从事陶瓷绘画创作多年,深为中国悠久的陶瓷艺术、国画艺术所折服,二者间的相互融合更是塑造了中国文化的闪光点。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以聪明的才智、勤劳的双手、以熊熊的窑火铸造出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陶瓷艺术,承载着华夏文明的陶瓷,以“china”的名字走向世界,成为这个古老文明的东方国家在世界上最响亮的名片,陶瓷艺术也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样,作为国粹的中国绘画也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并自成独特地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享有崇高的盛誉。中华陶瓷艺术最早与绘画结合,是在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彩陶中的“绘画图案”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而在明清两代,特别在康、雍、乾三朝的景德镇的官窑,更是把中国绘画色彩、图案等元素与陶瓷造型艺术的结合发展到那个时代的高峰。

  面对精彩过往,当下的陶瓷从业者更要明确使命,在实践的基础上感悟体验,更需要做好二件事情:一是保护、继承好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传统工艺美术也就传统手工艺,是一门双手创造的艺术。现在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活动逐步丰富多彩,造成现在的传统工艺美术一线人员,很难静下心来,腾出双手做手艺。“手工”与“机工”成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逐步敏感的词汇。工艺创作需要丰富的手工经验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艺术进步,很多老师傅那里传承下来的“好手艺”也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就的。因此,“双手腾出,一心手艺”成为整个传统工艺行业迫在眉睫的话题,也是保护继承好工艺传统的必由之路。二是需要我们去大胆创新创作出具有改革开放伟大时代面貌的经典之作。传统工艺美术在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传世工艺品,且每个时期的工艺品都各具特色。我们生长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创作出属于我们生存时代的当代作品是每一位手艺人的职责和使命。数百年后,属于这个时期的经典作品才可以让我们后人熟知感悟。所以,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就必须要求手艺人大胆创新,在已有基础上寻求突破点,创作出符合真善美标准又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昨天的创新已是今天的传统,今天成功的创新有可能就成为昨天的传统。因此,可以这么认为:创新,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在创新方法上面从材质的角度、造型与装饰并举的角度、从日用与欣赏互通的角度去多作探索。

  我们不能在老祖宗的面前,吃他们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我们不能愧对祖宗,也不要愧对自己的儿孙。中华陶艺的创新,必需根据中华名族文化自身的特点,去打造引起世界共鸣的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艺术语言学》骆小所、李浚平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2.9

  作者简介:

  蒋荃荪,1961年1月生于苏州。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师、吴门画院高级画师。从事中国画创作和陶瓷装饰三十多年,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银、铜等奖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