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造型艺术的风格特征

[日期:2015-05-2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紫砂壶的造型,是以手工成型为主的方法决定的,数百年来,经过历代紫砂艺人匠心独运的创造,创作出了丰富的壶型,并被总结归纳为光货、花货和筋纹货三个大类,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融合,以及创新理念的流行等,紫砂壶造型亦逐渐向更具创意的层面发展,表现出更为大胆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将主要谈一谈紫砂壶造型艺术的风格特征,并以作品举例介绍的形式对每一类造型进行诠释论述,探讨造型之创新,以期共鸣、共勉。

 

  关键词:紫砂 造型艺术 风格特征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宜兴紫砂陶从明代中期以来便闻名遐迩,经久不衰。紫砂陶中又以茗壶最为出类拔萃,紫砂壶艺自发端以来,经数百年沧桑变迁、精工锤炼,以及历代艺人的奇思妙想、精心雕琢,至今已自成一脉,傲立于工艺美术之林,其集实用、艺术、人文于一体,并与中华茶文化密切联系,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受世人亲睐。

  关于紫砂壶艺的理论探究和实践创作,自古以来便一直是壶艺人专注的课题,而造型艺术作为一把壶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往往对作品整体效果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而备受重视。紫砂壶的造型,是以手工成型为主的方法决定的,数百年来,经过历代紫砂艺人匠心独运的创造,创作出了丰富的壶型,可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被总结归纳为光货、花货和筋纹货三个大类,而这三者又往往相辅相成,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气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融合,以及创新理念的流行等,紫砂壶造型亦逐渐向更具创意的层面发展,表现出更为大胆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将主要谈一谈紫砂壶造型艺术的风格特征,并以作品举例介绍的形式对每一类造型进行诠释论述,探讨造型之创新,以期共鸣、共勉。

  1 素面朝天的光货造型

  光货又称几何形体,是紫砂造型中数量最丰的一种,其以线条组成,整个壶型中不同形体部位都要做到有骨有肉、骨肉亭匀,都有自己的特质、性格和规范。圆器和方器则是光货的详细表现和内质延伸,它们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可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以素面朝天的风貌,带给人隽永难忘的视觉和心灵感受。本人设计制作的“小仿古”(见图1),就是一把光货圆器壶。“仿古壶”是光货中的经典范例,据传是由清邵大亨首创,后世壶人皆爱制作,且其形制集实用和艺术审美于一体,深受大众喜爱。此壶通身小巧,仅盈一手之握名,壶身饱满,鼓腹圆润,壶口与壶盖配合圆整,边线整齐恰到好处,一弯嘴与圈把前呼后应,扁圆珠钮精致润泽,整体造型简洁而不失完整、素面素心而不失端雅怡然,胎色红润如朱砂,更使原本光润的形象又增添了几分灵动之姿。

  

  2 师法自然的花货造型

  花货是将自然或生活中的各种物象形态经过艺术加工设计成紫砂壶造型,一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将某一种对象的典型物演变成壶的形状,另一种是选择恰当部位,用装饰手法中雕刻或透雕的方法把某种典型的形象附贴上。本人对此也设计制作了一款经典花货“咏梅”(见图2),其造型与“梅报春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壶身饱满大气,壶嘴、壶把和壶钮均撷取梅枝形态,曲度自然,遒劲嶙峋,生动逼真,壶盖面和壶身上分别贴塑一簇簇梅花形象,其绚烂盛开的姿态,仿佛浓缩了整个春天,给人以静中寓动的生命质感。花器形态往往能赋予创作更大的空间,因此这把“咏梅”便是将自然之美生动地转化为意念之趣,撷取梅韵特征,注重在细节处对梅花及梅枝的刻画,形象生动,风格洒脱,饶富兴味,融入了梅文化的深刻意蕴,从而进一步彰显作品的精、气、神,在“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理念中实现艺术风格和人文内涵的兼容效果。

  

  3 脉络严谨的筋纹货造型

  筋纹货主要是仿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囊和纹理,经提炼加工组合而成,其造型齐整、秀美、明快,讲究纹理规则,一般在壶体上作若干等分直线,构成如瓜样的筋纹,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创作的“宝菱壶”(见图3)便是众多筋纹货中的一款,该壶造型颇具匠心,取“宝菱”为名,旨在传达珍贵之意。壶身呈菱形,线条将身筒等分,并与壶盖相互呼应,圈足与身筒也通过线条在形状上相互呼应。壶颈略挺,抬高了壶身与壶盖的距离,筋纹线分割依然延续了造型的连贯性,也增加了壶的美感。壶盖形似古代菱花镜,条因为菱形的分割,而显得更具层次感。整器在线条设计上呈现等分和对称的特点,于筋纹中见高明之处,尽显大师风范。

  

  4 美而个性的创意造型

  艺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紫砂壶艺同样如此。一方面,历代壶艺人不断传承创新,使之得以保持长远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它也反过来激励着壶艺人进行不断地探索,坚持艺术的独创性,并且能够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因此,在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创意显得十分重要,也极为考验制壶人的艺术和文化素养。创意应博采众长,从而使作品不仅具有审美特征,更具独到个性。本人设计制作的“浩宇壶”(见图4),便是一把讲究创意神韵的紫砂壶,以浩渺宽广、器宇轩昂的精神意境为目标,在造型上展开个性化的演绎。壶身呈半月状,肩平、底圆,以线条勾勒出简洁的轮廓,壶盖也呈半月状,倒置于壶口,与壶身形成一上一下、一大一小的对应效果,和谐统一,盖顶圆口中空,形态奇特,如浩瀚无垠的宇宙,给人以想象空间,盖面饰祥云装饰,更加惟妙惟肖。壶底以三只高足承托,提升了壶的重心,东坡式提梁立于壶上,延伸了壶的空间感和高度感,与壶足对应,使整壶在视觉上显得轻盈高远,仿若能于其中领略到浩瀚宇宙的气度。

  

  结束语

  在传统的紫砂壶艺造型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各类器型,汇集着历代壶艺人的聪明才智。就造型而言,无论是哪一种器型,构造和审美是其极为重要的元素,其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嘴、把、钮、底、足等形成恰当比例,其结构上具有合理的缓冲过渡,其空间与实体形成一定的虚实对比等,都是造型艺术最直观的风格特征。而创意类造型则富于视觉冲击感,其源于传统而高于传统,独特而不突兀,更不失其实用功能性,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于此同时,一把壶的造型应与主题相得益彰,以内涵贯穿形象,赋予作品生命的力度感,所以,人文内容的渗透与结合,对于造型的表现效果亦十分重要。

  清代著名文人汪文柏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来形容紫砂的珍贵,而宜兴紫砂壶经过数百年人类社会在文化艺术上的演进,已日臻完美、虽古犹新,孕育出紫砂艺术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艺术特色,丰富了传统手工艺的内涵,更为世人创造了无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杨永善.陶瓷造型三题[J].文艺研究,2003.01.

  [2]程伟.陶韵[M].古吴轩出版社,2013.

  [3]史俊棠,盛畔松.紫砂春秋[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褚婷圆,女,1968年出生,高级工艺美术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