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面绣《弥勒佛》创作

[日期:2015-06-1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浅谈双面绣《弥勒佛》创作


【内容提要】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由古印度流传中原的佛教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即拟从佛的认识、鎏金佛像的制作等几个方面阐述双面绣佛像的精美和佛像的制作。

 

    关键词: 对佛的认识  材料 针法 色彩

 

      一、佛的认识
      弥勒佛以超世间忍辱大行于世,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知足常乐,乐在其中,这是“佛”教每个人不要迷失方向和自己,要做到身外事物要看淡,懂得放下,尊重他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要和事,和别人斤斤计较,宽容,忍让,首先为别人考虑事和问题,又懂得感恩,佛祖凭着智慧,感化,开启每个人的心智,经历几千年的弘扬佛教,造福全人类,这也是从小至今浅表的略知,做事,先做“好”人,是佛教的真谛,这是我多年的感悟,对于出生在刺绣世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苏州的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有责任和决心,通过苏绣一针一线来演绎出来,以传统工艺结合佛教文化,弘扬佛法,能净化更多心灵。
      二、佛像制作
      1、第一刺绣准备工作的关键
      底布是刺绣选材十分讲究,不同图案的题材,必须搭配合理的底布,如果底布材料选錯,绣得再好也是失败作品,真丝底料是传世刺绣的首选,真丝底料有双绉,塔夫绸,素绉缎,素库缎,乔其沙,透明真丝,等....,人物《弥勒佛》作品是绣双面绣,所以采用生丝透明底料,要让鉴赏的人在视觉观感上,看去既立体,又真实,给人完全以为是真实雕刻鎏金佛像在眼前的效果,生丝透明底料是质地挺括的真丝品,所以图案与底布要相得益彰,它更能显示出作品的实质性质感来,要是看出明显的区别不同,画面和用底料就是筛选关键。
      上绷画稿之前,我行走名山大川佛教胜地,也查找历史经典佛像,图书馆有关佛教书籍,最终确定这尊弥勒佛菩萨,选好稿子开始准备刺绣的底布,底料的尺寸按图案尺寸再每边放大十公分裁剪好、把底布的上下两边缝在两块绷布上,用绷架把底布绷紧,左右用绷线绷紧,接着按原稿同比例放大,再用薄的透明纸拷贝纸,在放大的原稿勾画线描稿,然后再勾画在底布上,勾画的同时,更要对画面结构深刻理解和领悟,线描稿要求谨小慎微的画出准确轮廓,运针走向,针法和层次更重要的是决定人物形态,原稿作为刺绣对比之用。
      选花线采用最好的真丝花线,既均又匀,拿着照片彩稿,在花线店一一对应配比,必须仔细斟酌选丝线颜色和色泽,双面绣鎏金(弥勒佛)它虽然是单一的金黄色丝线,越是颜色单一,那就越能体现它做工的难度,整幅佛像采用9套不同的黄色丝线来绣制、不包括其它丝线颜色的丝线、每个色系从淡到深、又有将近上二十来色之分。
      2、针法的选择
      绣品的针法:在整幅人物上先采用走碎针、就是每—针绣一至二三毫米之长、用交叉与米字小乱针绣法、在乱中有序、序中有乱的针法技艺特点中、使得其色彩在交叉中起互补作用、鎏金佛像是根据摄影作品来绣、又要充分体现摄影的、光、影、明、暗、影像效果、又要结合着雕刻之中的立雕、圆雕、浮雕元素、这又使整幅作品增加了绣制难度、绣制时要心静如止水、平心静气、和坐禅一样心无杂念、思想和身体状态达到最佳、心和画面融合一体、不遗漏任何细节、不妄加、一般绣娘望尘莫及的、从人物脸部往下、衣服的褶皱层次至手脚、乃至佛像坐的基座、按它纹理层次方向顺势而绣、要是用针方向不对、这样绣出来的纹理就有逆的感觉和不顺了、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运针技能、整幅佛像以双面小乱针绣法为主体。
      3、刺绣的质地、色彩层次
     绣品的质地:弥勒佛这幅作品特点是绣制精细:先用留丝打底、显出佛像轮廓、上面用二丝稀施一层、再用一丝一层一层慢慢的叠加绣二三层、这样凸显出鎏金佛像初步效果。
      绣品的色彩:苏绣讲究的是色彩和运用、鎏金弥勒佛以金黄色为主色、完全要达到摄影作品中的、光、影、明、暗、风格、用9套深浅不同颜色丝线在上面一层一层施密、自然过度、层层渐变、这样绣出的佛像更加生动浑厚、质朴、明快、亮丽、更使鎏金佛像熠熠生辉具有真实感、绚丽的色彩才能演绎出艺术之唯美。
      4、刺绣的绣制次序
      刺绣时特别注意先后顺序、先由人物衣织和基座初步打底,然后以人物五官眼,鼻,嘴,耳,脸,局部初步打底绣制定型、接着在上面施绣几层,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物面目和外形不发生变形、不走样。再回到衣织和其它背景施绣完成、最后着重施绣脸部五官、通过自己领悟得到的东西、凭着苏绣再次创作、把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把人物的神,形,情,又要把鎏金佛像的质感、肌理、纹理、演绎得淋漓尽致、使整个佛像脸部慈悲而庄严的法相、要这样高的要求、才能使得佛像做到尽善尽美。整幅鎏金佛像所有微妙的变化、全部用双面绣小乱针绣法克服了所有困难。鎏金弥勒佛菩萨绣制耗时一年多的心血、终修成果、针法显现出成熟流畅、色泽无比亮丽、保留了摄影原稿的、色、形、态、不失法相庄严、使作品在视觉观感艺术感上的艺术享受、突破常态、使人有耳目一新感、在整个绣制过程中使其一气呵成。 
      三、结束语:
      苏绣最难绣的是人物、人物最难绣的是双面绣、真是难上加难。真是、深妙圆融、笑纳天下事、慈悲大肚、乐助世间人。“佛”是指觉悟者、有觉悟的人、就是佛、你有了觉悟、你就是佛、因此佛不在天上、佛在人间、佛在心中、佛不是迷信者化身、而是觉悟的称号、除了自己修持成功觉悟者之外、还要帮助别人成为觉悟者、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弘扬佛法”我将在刺绣道路上不畏艰辛、一如既往前行、克服一切所有困难、秉承着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息传承、发扬光大、更要与时具进、创新、创意、的全新发展。
    “佛”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觉悟和智慧,多修慈心,慈育国人,度化广大众生,人心皆为大善,没有贪,嗔、痴,慢,疑、更无杀,盗,淫、妄,酒,....等一切不良思想言行,人人皆知修习身,口,意,人心平等,不起分别,无有争执,相见欢悦,多以善言相互勉励,人行万善,无诸恶业为本,真真成为永久的清平世界。
      2013年作品《鎏金弥勒佛》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暨上海国际礼品艺术品创意设计博览会金奖。

 

参考文献:
【1】任嘒闲、周巽先、张美芳编《乱针绣法》轻工业出版社   1982年6月出版
【2】孙佩兰《苏绣针法与技巧》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出版  第一版

 

作者简介:
      郁国芳、1969年出生、苏州镇湖人、工艺美术师、10来岁起就能自绘、自绣完成绣品、从事刺绣工作至今、几十种针法基本娴熟、1998年和二个姐姐一起创办了姐妹绣庄、2008年再次创办郁氏姐妹绣庄、致力于苏州刺绣作品针法研究、作品创意制作、代表作:《吻》《耶稣牧羊》《水乡倒影》《毛泽东与杨开慧》《佛像》《写生珍禽图》等……刺绣作品在评比和展览会上多次获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