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州舟山橄榄核雕产业化发展之路

[日期:2015-06-1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苏州的工艺文化造就了舟山核雕,舟山核雕缩影了苏州的美,成就了苏州的名。舟山核雕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但是也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论文就核雕创作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阐述了对舟山橄榄核雕产业发展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核雕问题策略 前景

 

  一、苏州核雕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

  苏州民间手工艺“半天下”,九个国家级、八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令世人赞叹不已。包括苏绣、玉雕、核雕、石雕、檀香扇、缂丝、折扇、灯彩、桃花坞木刻年画、宋锦等,展示了苏州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舟山核雕孕育在苏州的传统工艺文化的摇篮中,得益于苏州的美,苏州的精,苏州的静,舟山核雕一路蓬勃发展,致使核雕的产业化发展成为一种可能性。

  二、核雕产业化发展的困惑

  历史上,苏州工艺美术曾在全国工艺美术中占有半壁江山,在市场的起伏变幻过程中,核雕产业由于受到传统技艺的束缚,现代化建设的冲击,产业化发展之路困难重重。

  1、后继无人

  改革开放前,苏州的橄榄核雕处在零星发展,分散分布,不成规模的状态,最多是太湖边舟山村的一部分人作为副业做做而已。核雕人一代代用自己巧妙的双手和智慧的想象创新,创造出美好的艺术品,保留了老一辈人最质朴的艺术财富。随着现代化的建设,更多的年轻一辈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手艺无人可传,几乎没人愿意放下各种诱惑,手工艺者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而更多的珍贵手工制品被连加的机器的制品所代替,既缺乏了艺术品本身的神韵之美,又阻断了手工艺者的求生手艺。在心痛惋惜之际,核雕人迎来了可喜的机遇。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尤其是80年代末九十年初的时候如雨后春笋,蓬蓬勃勃地发展壮大起来。当舟山人殷根福在上海城隍庙开设永兴斋,出售橄榄核雕罗汉头像,风行一时。“全村700多户,八成以上的家庭靠核雕赚钞票,还带动了周边陈华、塘村、蒋墩等地。”蒲志华说。现时的状况是,你走到光福一片,核雕工艺遍地开花,更多人投入了这所谓的赚钱行业。

  2、欲速则不达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核雕者得益于发展的利,发展的功。饮水思源,我们有责任正其道,修其理,使苏州舟山橄榄核雕产业走的更稳,更健。

  3、百家争鸣背后的两败俱伤

  核雕已成为舟山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而核雕市场做大了,“瓶颈”也越显而易见。大家各自为政,很多弊端便显现出来,比如最简单的原材料采购,“散兵游勇”单兵作战时,往往互相抬价,导致恶性竞争,出现了哄抬原材料价格的现象,害人害己,最终害的还是核雕艺人自己,橄榄核成本提高,不断地模仿,没有创新,急着出货,品质降低,缺失了艺术品本身的细致。做坏了自己的名声是小,最担忧的还是影响了核雕产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三、核雕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方法

  在核雕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中,大批行业带头人脱颖而处,获得工艺美术高级、中级职称的有好多人,在全国各项比赛和展评中舟山的核雕产品多次获得市、省、全国各级各类大奖,有着较高的声誉,包括核雕在内的舟山传统工艺也屡屡走进央视栏目,和各地方电视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只要你走进舟山,走到每家每户,你都能看到一个个核雕工匠潜心雕琢的身影。他们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在雕刻作品,也雕刻自己的人生。那专注的神情令人肃然起敬,凝神观望。就这样一个个构思,一个个设计,一件件产品,就琢就了。它们走出舟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各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良好的使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精神寄托,愉悦身心。

  产业支撑市场,市场拉动产业。为使核雕业形成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度假区政府为舟山核雕行业,大力提供条件,促进农民创业、促进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创新。不仅注重对手工艺工匠的扶持和帮助,同时也特别注意加强和从事手工艺销售的销售者的交流,促进核雕产品市场的拓展。

  1.结合素质教育,推动传统手工艺走入课堂走入校园。

  教育与文化等部门要努力与积极探索,部分重要传统手工艺正被编入教材,走入课堂、走入校园:平江区桃坞中心小学挖掘桃花坞木版年画这一深厚的文化资源,学生年画在各类比赛中屡获奖励;镇湖中心小学将刺绣作为特色教育重要内容,在刺绣后继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雕、泥塑、草编等民间手工艺也成为众多学校素质教育与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核雕也可以作为学生兴趣的一种,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培养一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爱好者,从而也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制定调整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实施扶持和引导作用。

  抓紧制定保护、扶持传统工艺美术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受保护和扶持的门类品种争取减免税收和地方征收的各种费用,在贷款方面给予财政贴息优惠;放宽对手工作坊生产的经营登记,鼓励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前店后坊”的传统经营方式;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组织捐赠资金或实物用于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保护工作的,按有关规定给予捐赠人税收优惠。

  3.依靠科技、自主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舟山核雕要在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获得长足发展,就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核心技术、积极引导建设创新型企业,培养有一定经营头脑的创新型经营人才。从人才培养、选材、设计、雕琢、到销售,各个层面,各个阶段都要培养一批人才;把传统的手工作坊引导到现代工厂,不过是特殊的工厂——手工艺工厂。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进行核雕研究,探讨产品开发思路,并有机会的话开拓和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核雕技术的竞争力。

  4.实施品牌战略制胜市场

  在市场经济下,舟山核雕产业必须狠抓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可以邀请国内知名咨询公司为舟山核雕企业进行CI策划,导入CIS战略,塑造和设计品牌形象;提高舟山“弘扬核雕文化,打造精品核雕”的品牌意识;利用各地艺术节、国内外展会和评奖平台,大力宣传核雕文化,提高核雕产业的发展。

  5.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

  针对市场的变化,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利用大量的本地的手工艺经销商网络,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大江南北,甚至港、澳、台,甚至海外,他们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每座城市,就是我们手工艺,包括核雕产业销售的天然良好的网络。

  三、舟山核雕产业的未来展望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经济实力的争强,人们的闲情逸致将进一步的发挥。作为受人喜爱的核雕艺术品产业景气看好,预计舟山核雕工艺将进一步发展,核雕产业将继续稳定增长。主要发展方向为:

  1.增强质量意识,确保技术竞争力

  全力打造独具行业特色的管理品牌、质量品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灵魂,打造“每一件产品都是精品”的产品观。大力推动技术研发投资,开发和提升舟山核雕工艺水准,确保技术竞争力。当然,由于核雕作坊和企业在舟山都是个体和私营经济,这一方面要靠政府的政策引导、财政支持,但更为重要的是各个核雕老板们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目光,改变旧的竞争观念,打好舟山核雕的团体战,才能有个人经济的持续发展的眼光和胸怀。

  2.增强创新意识,赋予发展新内涵

  核雕产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见证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针对舟山核雕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根据“科技提升,文化注入,丰富内涵,产业升级”的发展方略,将现代科学技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舟山核雕产品核心竞争力。“在科技提升上,引导鼓励企业用现代工艺嫁接改造传统工艺,主攻科技含量高、艺术价值高、投入产出率高的产品,引进现代新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在文化注入上,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借鉴,行业协会为平台,加强与全国各地工艺美术界的沟通联系,邀请业界精英、能工巧匠、文人墨客,定期举办核雕文化研讨会,全面启动和加强核雕文化挖掘整理和开发研究工作,从而在业界树立起抓文化就是抓产业的新观念。观念一变天地新,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匠人、文人的联手,能为舟山核雕增加厚度,丰富内涵,扩大影响,提升美誉。

  3、推动以点带面,促进其他产业新发展。

  可以说,核雕业富裕了广大农民,促进了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繁荣了核雕文化市场,带动了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经济的发展,在本区域范围之内,可以以核雕为“文化龙头”,发展与之相关的观光、旅游、展销、产品交易、餐饮等相关企业,相信舟山核雕产业,将会实现与其他产业的普及与提升的相互促进,进而强力推进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乃至真个苏州经济、文化、城市建设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仲舒.春秋繁露[M].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J].北京:中华书局,1991.

  作者简介:

  吴建东,男,1978年12月出生,农工民主党党员,工艺美术师,苏州核记工艺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核雕作品《收获》《仕女图》《四象万物》《花开满篮》《逍遥自在》等曾在西博会、艺博会、文博会等各种展会中获得金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