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漆器与漆画
[内容摘要] 漆器的历史最为悠久,我国古代漆器就形成了造型古朴,雕刻精致,纹样优美,色彩绚丽多彩的东方民族风格特色。漆画的艺术创作中,可大大地融汇其它艺术门类的语言技巧。广阔的包容性使其具有了无限丰润的美姿。
关键词:漆器 漆之源 漆画 纯艺术绘画
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里,漆器的历史最为悠久。依据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 “漆弓”被专家称之为中国的 “漆之源”,可追溯到8000年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漆碗,则为7000年前的产物。可知道用漆来装饰器物了。传统漆器的制作工艺,源自何时,已经史无可考。据2000年前《韩非子》记载虞舜之时“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战国时代就形成了造型古朴,雕刻精致,纹样优美,色彩绚丽多彩的东方民族风格特色,秦汉时达到鼎盛时期。古代漆器的制作主要以生漆为料,一般指涂以透明或不透明漆的某些木制或陶器、金属物件上。中国古代漆器用的漆,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天然液汁。漆树产于中国,约10年树龄的树即可割取树液── 生漆。漆器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首先须制作胎体。胎为木制,偶尔也用陶、铜或其它材料,之后在胎体的形体上涂漆,擦上数十层,有的甚至上百层,胎体完成后漆层在潮湿条件下干燥,固化后表面非常坚硬,有耐酸、耐碱、耐磨的特性,然后漆器艺人运用多种技法对表面进行装饰,在其上面装饰精美的花纹图样,漆器可以抛光到可与瓷器媲美的光泽。大体操作流程:
一、漆器的胎质及制法
漆器主要有木胎和夹胎两种,也有少数为竹胎。木胎的制法有轮旋、割削和剜凿、卷制三种,不同器形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夹纻胎又称夹纾、挟纻是先用木头或泥土制成器型,作为内模,然后用多层麻布或缯帛附于内模上,逐层涂漆,干实以后,去掉内模,便剩下麻布或缯帛的夹纻胎,因此又有“脱空像”之称。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很轻,因此又称“行像”,这便是所谓“脱胎法”。
二、花纹装饰和技法
漆器上施花纹,有下列几种方法:
1、漆绘:用生漆制成半透明的漆液,加上各种颜料描绘于已经涂漆的器物上。色泽光亮,不易脱落,大多数漆器的花纹都用此法绘描。
2、油彩:用桐油调颜料,绘描于已涂漆的器物上,所绘花纹色彩鲜艳,但因油脂年久老化,易于脱落。
3、针刻:用细若针尖的三棱刀在已经涂漆的器物上刺刻花纹,称为“锥画”;先在器物上刻出花纹边线来,然后在花纹边线的线缝内填入金屑,称之为“戗金”,填入银屑的,称为戗银。产生了类似铜器上金银错的花纹效果,线条流畅优美。
4、金银箔贴:用金箔、银箔或锡箔制成各种图纹,贴在器物的漆面上,呈现了类似“金银平脱”的效果,纹样的特点是线面精致而流利。
5、堆漆装饰法:在黑漆器的面上堆成种种朱漆花纹,称为堆红。《格古要论》谓,假剔红用灰团起,外面漆上朱漆,称为堆红,又叫罩红。长沙发现的西汉大墓漆棺上的花纹,都是用浓稠的厚清灰堆起,玉壁上的涡纹和花纹上的边线,都是用特制的工具将厚颜料挤出作为钩边线和涡纹,高出一层显出浮雕效果,古称“识纹隐起”系堆漆技法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在两千年前就创造出这种堆漆的表现技法,足见汉代的漆艺之精妙。
6、描金:在漆器表面,用金线描绘花纹边线及内部结构的装饰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常见,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也有把用彩漆描绘大块花纹,干后再描金称作“描金银漆装饰法”。
7、螺钿:工艺方法起源甚早,周代已流行。从现存唐代螺钿实物看来,细片厚而质朴,当时已有很高的水平。
8、点螺:是我国传统工艺。1966年北京元代遗址出土一件漆盘残片用螺片镶嵌《广寒宫》图。明代已相当精致,是点螺漆器的鼎盛时期,工艺水平已达到相当精湛的程度。 “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各种色彩自然的鲍鱼贝壳、夜光螺亮耳子等为原料,精制成薄如蝉翼,细若秋毫的螺片,使用特制的工具,按画面的要求切划成点、线、面等不同的形状,再将薄螺片用漆点植在漆坯上,故名“点螺”。因点螺用料较一般螺钿镶嵌为薄,而且软,故又称“薄螺钿”和“软螺钿”。今天扬州等地,仍有点螺漆器生产,所制作点螺漆画,可卷曲,远胜前朝。
9、斑漆:是两晋南北朝漆饰的一种技法,古时用它作为车乘的装饰。此法因系用两种以上色漆,互相交错影施,磨显后,呈现各种花纹,犹如动植物上面的斑纹而得名。《髹饰录 坤集 复饰》:“细斑地诸饰”。杨明注:“所列诸饰,皆宜细斑也,而其斑黑、绿、红、黄、紫、褐,而质色亦然,乃六色互用,又有二色,三色错杂者,又有质斑同色,以浅深分者”。与斑漆相仿。亦有用单色漆显出深浅不同斑纹,多种多料,各显奇趣。
10、犀皮:又写作"西皮"或"犀毗",这里所谓的"犀皮"并不是犀牛皮,而是特指中国古代漆器制作中的一种装饰工艺。它先将不同颜色的漆料堆涂在高低不平的器胎上,漆料干燥后再经打磨,从而产生出色泽斑斓,色块流动亮丽、光滑异常、自然生动的奇特艺术效果。
漆器的品种多样,有金碧辉煌的“雕漆嵌玉”色彩丰富并且形象优美的“骨石镶嵌”;文质齐平面,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平磨螺钿”;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刻漆、红彩勾刀”;以及华美富贵的“描金彩绘”,独特艺术魅力表现在各种产品上,既是理想的实用品也有的艺术欣赏品功能,也是,深受人们的钟爱。毋庸讳言,传统漆器在现代中国已基本退出生活的实用舞台。有专家认为,作为用器皿的漆器在瓷器发明之后,就到了寿命周期。作为传统漆器家俱,先是在国内逐步消失,改为国外市场批量生产繁荣一时。上世纪90年代外销漆器也改了市场,传统漆器只能作为装饰品,供一些人抒发怀旧之情了。
三、传统漆画传承
漆画是以漆为主要材料,以漆工艺为艺术语言,供人们独立欣赏的艺术作品,也可以用腰果漆和合成漆。古代常以黑、红为主要 色调漆地。明代后期,使用“明漆”以晕化金银,产生深浅变化的效果,大大丰富了漆画色彩。漆画是艺术,又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常以壁饰、屏风和壁画等形式出现。在漆器的产品中。其材料多种多样,技法亦丰富多彩,依据不同技法漆画有着工艺独特、质材考究、制作精良等诸多特点,产品技术性能具有防腐防潮,不变形,色彩稳定性强,保存时间长久等特点。因此漆画是一门容量很大的画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巨大的艺术潜力。
我最钟情于漆画艺术,漆画在我国古代是依附“器”而存在的,我们把古代漆器上有独立欣赏价值的图案装帧称之为古代漆画,漆画语言源于漆器的髹饰技法。在山东临淄郎家庄发现的东周漆器残片,是现今发现绘画人物、屋宇、花鸟等,生动活泼,最早的漆画。河南信阳长台山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漆瑟、彩绘神、怪、龙、蛇和狩猎、舞乐场面,所用色彩有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蓝、白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棺、漆奁上都有大量漆画,生动描绘了流云、人、神、禽、兽,汉代漆器的发展,使作为装饰纹样的漆画也得到发展。此后,历代漆器髹饰工艺的发展,为漆画成独立的画种奠定了基础。
四、漆画创新与发展
中国现代漆画约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漆画走的是工艺美术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其领军人物雷圭元、沈福文、李芝卿,本身是留法、日的漆艺家。四川美术学教授沈福文先生创作了“金鱼盘”、“堆漆鲤鱼屏”等。60年代受越南磨漆画的影响,中央工艺美院乔十光先生赴福州跟随雷圭元、李芝卿弟子等学习漆艺。把漆器中的技艺综合运用到漆画制作中,使漆画成为具有独立观赏价值的现代漆画。70年代,天津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创制了铝板漆画新品种,即以铝板为底板,用防腐材料在铝板上以线勾出画稿,然后在酸液中腐蚀,使勾线保留下来,再涂饰彩漆,经干燥后打磨而成。所用漆多为硝酸漆,色彩比较鲜明,具有时代气息。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现代漆画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种了,作为一门纯艺术绘画而存,80年代以江苏的冯健亲为代表的一批漆艺家,将大漆、腰果漆、聚胺脂漆各取所需,灵活运用,突出绘画精神层面,追求意境气韵,江苏逐步成为漆画大省之一。在它那神奇、富丽、典雅、清新别致、超凡脱俗、如诗如歌;具有浓郁的东方风韵,给人留下独特的鲜明印象。漆画继承开发传统工艺,运用传统髹漆工艺,表现现代现实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水色,诗画情意,神话典故以表达当代画家的多元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
漆画创作流程难度很大极费工时。使用的材料有黑漆、朱漆、腰果漆、透明色漆、油彩、各种金、银、铜、铝箔、螺钿、蛋壳漆粉,和各种自然物质材料。如:树叶茎、麻丝等等,再通过各种手法,绘、雕、嵌、填、变涂、罩明、彩绘、堆、磨等各种装饰技法,再经过打磨推光,使表面光滑平整、润洁,焕发出美丽动人的光泽。其流程有1、制漆版,漆刷平整、坚实的画板: 2、构思好画稿,胸有成竹地在其上拷贝落稿、定型,选择适当的表达题材的漆艺手法,3、硬质材料先行镶嵌:4、堆漆;5、彩绘润染:6、罩漆:7、打磨:8、抛光等诸多种工序。有人说漆画只能用大漆,实际上是过于渲染漆画创作的神秘性。材料工艺手法都是画家用来塑造形体、表达情感的,漆画家可自主决定,若能达到效果,可以不择手段,要发展漆画,就要勇于创新发展,要充分运用透明性很强的现代合成漆。这种漆表现力很强,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任何一种色彩,使色调单一的传统漆画,变得色彩丰富,更有艺术魅力,使漆画达到深邃莫测、绚丽无穷、清新高雅的艺术效果。
漆画之美,在漆画的艺术创作中,可大大地融汇其它艺术门类的语言技巧。广阔的包容性使其具有了无限丰润的美姿:描漆似工笔之美,绘漆似重彩之美,刻漆似版画之美,堆漆似浮雕之美,刮漆似油画之美,泼漆似水彩及泼墨大写意之美等等。它可以如浮雕压缩块面,也可以如镶嵌画分块装饰,更可以是油画厚重感,既可纵横挥洒,泼金如水,也可双勾重彩,绵密绚丽,又可淡擦干敷,雅致清逸,大大丰富了漆画的艺术表现力。漆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各式表达手法时,又具有其它画种不及的独特美感效果。如变涂的潇洒,泼彩的自然润化、点螺的神奇、磨漆的微妙层次,蛋壳的碎瓷开片效果奇特的光泽、都是其它画种所不能及的。正因为漆画有着独特,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和神奇的表现形式。正因为漆画有着独特、丰富多变的肌理效果,因材施艺的工艺手段。加之漆画所具有的漆色,有耐酸、耐碱、耐烫、耐磨,年代越久越光滑洁润。集丰富,厚重而变幻无穷于一身,具备材质美、工艺美、色彩美的独特的艺术,既成为风格独特幽雅的室内艺术绘画,也是浓厚典雅的厅堂装饰品,气势宏大的大型漆壁画与现代建筑之室内装饰艺术和现代文明而相得益彰,具有无穷的魅力,从而使现代艺术得到更好地升华。现代漆画艺术是我国漆艺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和源远流长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不可多得的奇珍异宝。
参考文献:
[1] 扬明为黄成编著的《髹饰录》
[2] 柏德元.《北京金漆镶嵌》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8年1月.
[3] 张太珍 《淺析扬州漆器点螺工艺的继承好发展》 扬州工艺美术 季刊 2012年 第2期
[4] 网络信息 浙江跨湖桥遗址 河姆渡遗址
作者简介:
骆文兵,男,1969年2月生,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师。扬州市江都工业学,工艺美术专科毕业。1990年工作,其作品多次参加国、省市工艺美术品大奖赛,深受专家学者好评,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