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充满机遇的时代。明清家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除了要继承优秀的明清家具的模式外,我们还有很多的创新发展的余地。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留下来的精华,但更需要改良、创新来适应或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关键词: 明清家具 收藏 传承
明清家具在国内外拍卖行成为新宠,也就是近20年的事。特别是“明式家具”,由于它在材质上,有美丽的纹色;在款式上,有优美的造型、简练的风格;在制作技艺上,有合理的榫卯结构;在髹漆工艺上,有柔和的光泽及舒适的手感;让世人对它宠爱有加。由于1949年之前,世人对“明式家具”尚不屑一顾,总认为“木不成古”,不将“明式家具”纳入古玩行列。蒋介石去台湾之时,也没有携带明清家具。故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没有明清家具陈列。真正对“明式家具”研究较早的还是欧美人,他们早就在1949年前,就注视着中国的明式家具。大量优秀的明式家具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海外。而且,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E)在1944年出版了第一部研究明代家具的专著《中国花梨木家具图考》。王世襄先生考察欧美时,才发现中国明式家具在海外的兴盛。回国后,王世襄先生编著了明式家具研究及图录,从而引领了国内对明式家具关注的潮流。早年,王世襄先生来苏州数十次,搜集明式家具,对“苏作明式家具”有极高的评价。
1988年开始,我对古玩感兴趣,同时对明清家具也有所关注。当时上海、苏州都有集体性质的旧家具商店。那时黄花梨明式家具比之红酸枝家具价格还要便宜10%左右。黄花梨明式家具俗称“黄胖红木”。因其纹色与普通花梨木相差无几,且味觉也差不多,故那时对黄花梨喜爱者甚少。在看了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书后,国人才开始醒悟,追求者趋之若萦,但毕竟粥少僧多,悔之晚矣。
光绪至民国时,清式家具中兴,虽款式平平,但住家以拥有一套红酸枝家具也很觉气派。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请专业木工在家按他们的心意量身定做,倒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存世。
解放后,连年运动不断,加之“文革”,工人收入均衡,古玩及红木家具均属“封、资、修”的产物,红木家具及其工厂就此一蹶不振,苏州市仅存有1954年成立的红木雕刻厂也还是外贸公司下属企业,其所进原材料均由外贸公司统购,但所购材料也就是缅甸花梨木、鸡翅木等中低档木材,所生产的产品也仅只供外贸出口。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红木家具又回到了人民的视线里来。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厂如雨后春笋。但由于红木家具制作有近50年的断层,故产品良莠不齐。大部分产品不尽如人意。记得几年前,有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见到扬州红木厂送给江泽民主席的缅甸花梨木龙椅,但其形制、雕刻、材质、油漆等工艺制作水平却是一般,品质不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富裕起来的新贵,既有钱又有审美眼光,加上现代化传媒图像很多,导致追捧优质家具的人越来越多,就连买了一套新房的普通民众,也要添几件红木家具装点居室,这就给众多的家具厂提供了商业机遇。在众多红木家具企业里,有很大一部分经营者缺少文化,根本不具备明清家具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理念。他们只知道胡乱仿制,以次充好,获取暴利。故市场上90%的红木家具从高标准来说大多是不合格的,而求购者也是大多数入门的门外汉,买回家里几年以后,请人鉴定评说,都不合格,可惜悔之已晚。
大凡优质木材,生长缓慢,储量盛少。胡乱砍伐,损人损物太盛。国际濒危物种保护组织,数年来提供给东南亚国家经济补贴,要求这些国家保护印度紫檀、越南黄花梨、红酸枝木及其他名贵树种,进而保护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因此,印度早已停止野生紫檀的砍伐,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培植人工紫檀。近年来,我国进口的印度紫檀就是这种人工培植的紫檀。虽质量与野生的紫檀木有着差异,但价格却是每吨几十万元。
国人对优质硬木的情结,其追捧的热情与小青年的追星族类同。我认识的几个朋友,家里堆放的红木家具,杂乱无章,质量粗劣,堆高放之,像仓库一样,令人啼笑皆非。
王世襄先生对明式家具深有研究,他对明式家具的优劣用 “十六品”和“八病”来表达。“十六品”是: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八病”是: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他既肯定了明式家具的优点,又道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由此分析可知,明式家具既然有不足之处,就一定有改良的地方,这就是我辈现在需要研究的课题。
日本艺术品(包括家具),从唐宋时期就开始模仿中国传统工艺。包括北京的景泰蓝也在20年前被其窃取技法,回国后如法泡制。现在日本的景泰蓝比我国的产品还要稍好一些,但随着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一度淡忘了民间艺术品的发展,故几十年来日本的艺术品开始退步,艺人也改行,但最近几年日本又开始对民间艺术品加大研发力度,对艺人的培养及尊重,使日本的艺术品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再看我国艺术品的近况。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乾隆工”,以此来说明此物精美的程度,但常看到的满街艺术品均是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不堪入目。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艺术家们的重视。
优秀、精美、高尚的艺术品代表着一个国家及民族的灵魂、精神品质及文化底蕴;代表着一个民族文化传播的力量。它是陶冶人性、品行、良知及修身养性的精神食粮,也是一个民族优秀、勤劳、睿智、聪慧的象征。
时代在进步,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明清家具照样复制,这也不难,但仅仅如此,这个行业就静止了,没有生命力了。我有一个新加坡的家具收藏朋友,他对我说:“中国生产的皇宫圈椅在全世界有上百万件。常熟生产的云石圆形大地屏也有几万件。我每每看到就感到很恶心,看到皇宫圈椅连坐都不想坐一下。”听了这番话,我顿觉汗颜。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充满机遇的时代,我们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除了继承优秀的明清家具的模式外,我们还有很多的创新发展的余地,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留下来的精华,我们更需要改良、创新来适应或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一件工艺家具的优劣,第一是看它的款式,第二再看它的工艺,第三再看它的材质。这三个要素构成了这件工艺家具真正的品质与其价值。一个生产商,首先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对购买的客户负责,对所得的利润负责,这就是对社会公民的职责。一个工艺家具工厂的领导者,要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美学基础和审美标准,了解工艺家具进化史,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研究、开发传统工艺家具不要总想着利益最大化。须知,把工艺家具做好了,生意也就来了。
本人虽然才疏学浅,但每年总要搜索枯肠,设计出几件工艺家具的新款式,反复推敲、试样,直到觉得满意了再投入生产。
我不喜好模仿别人的工艺家具款式。看到好的款式,也只是把这件工艺家具最突出的优点改良后溶入到自己开发的作品中去。记得有一次我一个有钱的朋友杨先生要我帮他配制一套客厅硬木沙发。我对他说:你有没有基本模式。他说:“我已去过很多工厂,包括蠡口家具城,也看了很多书,但均没有满意的。我有三个标准——美观、舒适、坚固。”我说:“你一个月后来看试样。”一个月后,试样出来了,朋友很满意。后来我去这个朋友家,他对我说,其他朋友都说这套工艺家具好。我听了感到由衷的高兴,这就是创造者成功的喜悦。
每逢客户来订货,我总是跟客户反复讨论,根据客户心理需求、房间布置,把最合理的工艺家具介绍给他,做到客户既合理,又满意为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的工艺家具行业刚刚进入人们的生活视野,优质工艺家具必将取代以前生产的低劣源家具。收藏版的工艺家具将慢慢升华,皇宫圈椅的时代将成为过去。我们将学习前人的经验,吸收艺术领域里的丰富内涵,创造出更新、更美、更有品质的硬木家具。
参考文献:
【1】王世襄编著《明式家具研究》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8年8月北京第1版
【2】王世襄著《谈古论艺》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0年7月第1版
作者简介:
任荣清,男,1952年1月生,苏州市人,工艺美术师。1980年开始收藏古玩艺术品及旧红木工艺家具,1993年,任深圳文物商店鉴定师,负责鉴定文物与旧红木工艺家具。1996年任天津国际拍卖公司艺术总监,负责工艺杂件及旧红木工艺家具的艺术品鉴定及专场拍卖。1999年任苏州市东泰红木家具厂长,从事红木家具研究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