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层立体雕绣的创新与制作

[日期:2015-08-1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 传统刺绣大多为平面结构,是一种平面化的手工绣。设计一种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作品,一直是我在平时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我借鉴雕刻和雕塑的一些表现技法运用到刺绣艺术中,使所作刺绣作品具有多层,立体,局部图样镂空,空间通透转折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这种新型多层立体雕绣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多层 立体雕绣 制作方法

 

  随着现代刺绣艺术的不断发展,刺绣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目前立体绣严格讲是平面上的立体纹样,如叠棉包梗等加填充物的凸绣技法。此类绣品纹样具有浅浮雕效果,但是成品绣品是以单面或者平面与平面的组合形式展示。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立体绣基础上再升华一下,创造一种全新的立体刺绣制作方法,使所绣人物顾盼生姿,亭台楼阁树木更加逼真。同时又存在于一个真实的立体空间里。远望立体真实,近观有可以触摸的美感。

  一、具体方案;

  我采用了前后多层结构的方法 ,1: 在同一幅多层立体雕刻绣作品中,局部不同位置展现不同层次结构的绣品,局部有的位置是两层有的是一层,有位置是三层,有的是四五层。2:前层和后层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距离在0.5-10厘米,前后间隔不同距离尺寸,就产生了不同的距离空间。3:前层刺绣图样局部应采取局部镂空,以展现底层刺绣。在前层刺绣中,刺绣局部图样镂空有两种方式,一种局部图样是完全镂空,一种是局部图样局部镂空,留有用于连接的面。4:前层刺绣图样刺绣好后固定在kt板和泡沫板上。采用kt板和泡沫板较为轻巧方便,易于镂空切割,有又一定硬度。方便叠加所需层次。5:本多层立体雕绣没有采用内框,是采用:kt板和泡沫板作为内衬基质,前后层刺绣固定在该基质上。 6:根据绣面局部各层之间不同间隔距离,采用不同厚度的kt板和泡沫板作为中间间隔连接材料。连接时应根据实际设计需要定好面积和尺寸位置。7:绣制刺绣图样是有的局部图样应结合一些凸绣立体绣技法绣制图样。这样凸绣图样可以和镂空 图样形成强烈对比效果。凸绣图样和立体绣图样绣制在前后间隔形成的立体空间里也更加真实 ,富有趣味性。 8:本多层立体雕刻绣品在绣面局部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前两层刺绣图样局部镂空而最后一层不镂空。二是中间层刺绣图样不镂空而前层和反面叠加层刺绣图样局部镂空。三是前中后各层次局部图样全部镂空。形成曲折通透的效果。9:该绣品在刺绣底料的选择上可以采用不透明底料如真丝缎等 。也可以和透明底料结合使用,如前层刺绣局部采用不透明底料,而底层远景采用透明底料。10:根据此制作方法该多层立体雕刻绣品可以制作单面多层立体雕刻绣品。11:根据此制作方法也适合制作成双面多层立体雕刻绣品,即双面多层立体雕刻绣品。12:双面多层立体雕绣品特征是在绣品的正面局部不同位置分别有两层结构刺绣图样或者三层结构刺绣图样。在绣品的反面同样也是相同设计。该双面立体雕绣作品,前后即整个正反两面间隔一定尺寸厚度,厚度在1-15厘米之间13:该绣品采用乱针绣针法和传统平针绣针法均可绣制。

  二、具体绣制实例方法步骤;

  2012年绣制了第一幅双层立体雕绣作品《又一村》 ,《又一村》是 苏州园林题材作品 。那时在浙江打工业余时间在宿舍绣的小尺寸作品。想到自己放下一直从事的刺绣事业,出来打工是什么原因?刺绣在原来基础上改变一下会不会有市场呢?《又一村》作品表达了当时的心境。采用了前后双层结构,前层刺绣局部图样镂空并连接到第二层后景刺绣。当时制作这第一幅作品时,还不是很成熟,采用了一个木制内框,在以后制作《蕉荫棋语》和《曲径通幽》时,改进采用kt板和泡沫板作为叠加和中间基质层即可。

  2014年分别绣制了《蕉荫棋语》和《曲径通幽》两件多层立体雕刻绣品。 《蕉荫棋语》是根据红楼梦的故事情节设计制作的。在清代建筑的院子里,假山庭院,蕉荫掩映,闲暇午后下棋的场景。一片寂静中只闻棋声。作品绣制时绣面局部分别采用两层结构,和局部为一层露底。刺绣针法采用平针,绣制时首先确定整体前后层次安排,先绣好底层的远景图样如树木天空,在绣制前景局部的双层结构图样时,采用分开绣制的方法,先绣好局部底层中景刺绣图样如仕女人物,仕女人物采用的凸绣针法,使所绣人物具立体感。然后在另外刺绣底料上绣好局部前景即第一层图样,如房屋,假山,芭蕉。同样采用了凸绣针法 。房屋门的位置采用了局部镂空。刺绣图样房屋外沿局部镂空,内衬kt板。形成突出立体效果。第一层图样绣 好后,固定在kt板上。然后将固定好图样的第一层刺绣固定连接在第二层即底层刺绣图样上。根据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间隔距离内衬相应厚度的kt板。合成后局部形成上下两层立体空间结构。连接过渡处用相同针法绣好不露连接痕迹 。使之前后自然过渡,又融为一体。 完成后的双层立体雕塑绣品作品中,局部既有两层,又有一层。这样既有立体效果。又具前后远近空间对比,和传统单面绣相比具有独特趣味性和新颖性。2014年七月份上述两幅作品首次参加了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在大连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双层立体雕绣作品《蕉荫棋语》荣获金奖。《曲径通幽》获得好评。

  三、结束语

  经过制作实践,该制作方法可以创作单面多层雕绣作品,也可以制作双面多层雕绣作品。如双面屏风等。随着刺绣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多元化的发展,作为刺绣工作者应不断探索与研究刺绣艺术新的表现方法,赋予刺绣新的生命力。可以从刺绣材料方面,线条组织方面,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艺术创新是永无止境!新型创新型刺绣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简介:

  司马建明,男,1971年出生于丹阳市云阳镇,工艺美术师,师从吕去疾,吕缘,任慧闲等名家前辈,2004年11月参加文化部在芬兰举行的中国刺绣艺术展览。2005刺绣作品《让世界充满爱》联合国妇女组织收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