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持续不断地高速发展,现代人喜欢玉更甚于古人,毕竟现代国人投资的热情大大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富有之余,赏玉、藏玉、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之风已盛行天下。
关键词:玉雕器皿 设计 创意 雕刻技艺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玉雕器皿,则是利用天赋丽质的玉,刻工求艺,呕心沥血所制作的传统器物,其规矩匀称的优美造型和纹饰,被誉为“玉器品类的王者”。玉雕器皿件不同于一般的玉雕之山子、杂件、动物件、把玩件、装饰件等,他选材难度极大,而且要充分显示器物造型周正、规矩、对称、美观、大方、稳重、比例得当、仿古产品古雅、端庄气质。为此玉雕器皿件的设计制作必须严谨、精准、造型完美,特别是带有链条的作品,设计时链条长度与作品本身高度、大小、比例要计算精准,不能有任何误差,否则会有可能造成链条圆形、大小不一致,两边长度不一样长,使题头不在一水平线,还有纹饰要富有文化内涵,线条清晰,流畅而有力,做工精致、细腻,一件完美的器皿件必须具备这些基本要求。因此,玉雕器皿件要制作成功十分不易,风险比其他品类大得多,如果是优秀的炉瓶器皿那更是难上加难了。但是玉雕器皿件相对其他玉雕品类,就数量而言比例仍然很低,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选材难度大,加工技艺要求高,一般技术水平很难完成,对材料的完整度、净度、细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再加上白度那是更好。往往一块原石在眼前,开始是去瑕疵、断裂缝、去糟头,使原石干净、美丽的部分呈现在设计者面前,然后根据原石的形状、细度、色度确定作品的类型,并将原石最好、最能显示材质美的部分放在上面,以凸显材质的悦目之处,在此基础上,尽量把原石物尽其用,器皿件的设计,一是从材料大小来考虑,二是从材质和用工的比例上来考虑,三是从料形及饱满度上来考虑,只有这三方面的完全组合,才能完美的展现作品材质与工艺,才能让一块原石转变成一件器物的价值在设计后得到提升,但如今想得到一块完整、细腻、白度上佳的原石也比较难了。
其次,成本高,投资大,制作周期长,且相对投资回报风险大,这就对设计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一块器皿原料设计成炉还是壶或者是瓶,带链条还是不带链条,有纹饰还是素件,要是以前设计者会充分利用材料的外形进行设计,看料的角头质地属于哪一类,但是现在很大程度上看这块料做什么首先考虑会是怎样取得更高的经济价值,做什么题材会省工,所以现在很多整齐的料明明可以做一把壶然而为了省工会直接打成手镯,本人就遇到同行有一块上好的和田籽原料,如果做成一把壶,将会是一件细腻、圆润的佳作,可是两天后同行就把他打成三只手镯,本人甚是惋惜,还有原来可以在一件作品上掏琢链条的也省了,把它切了下来做成小件,我不反对用余料做小件,还是比较赞成的,毕竟要高效利用材料,但你不能牺牲原作品,现如今很多设计者认为这里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再有,有些设计者为了提高作品的高度、宽度,不顾作品的比例,要么把盖子设计的很高,要不就是把底足设计的很高,还有就是奇形怪状“头重脚轻”完全显示不了器皿件大气、尊贵、沉稳、端庄气质。
第三,携带不便,不如挂件、把玩件可随身携带,随手把玩,也不像山子雕那样意境深远,但这两年设计者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有些器皿作品做完剩下的角料也设计成器皿小品,比如最近在拍卖场上受追捧的一些小瓶、小壶、小炉等,它们大部分用料都是大手镯里面抽出来的芯,以往这些手镯芯都是用来做一些牌子、挂件之类,现在设计成器皿小品还是比较成功的,一来价格适中,二来它们尺寸都不大,设计出来的器形也比较有手感,有些设计者为了让他更方便的适合于把玩,一些作品的盖子口与器身连接设计成螺旋纹口,这让玉雕器皿又有了一个发展空间,若是成套收藏各式器皿小品,精致小巧典雅的器形,也适合在家中陈设摆放,配上古色古香的红木小博古架,立显古韵,趣味十足,当然东西虽小,好的设计制作工艺还是不可缺少的。
第四,收藏者对炉瓶器皿件的鉴赏及价值估计认识不足,现大多数的收藏者和消费者对一件作品的认识还停留在玉石本身价值的阶段,特别是对白玉情有独钟,认为越白越好,只有白玉才有收藏价值,本人不否定白玉的价值,如今一年比一年少的白玉资源面临枯竭和高昂的价格又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得了,和田籽料的价格现在按克计算,一块30g到50g的原籽、细度、白度、皮色上佳,动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也不算稀奇,从事玉雕事业十多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听人说今年料价便宜过,同行、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谈说:今年料贵的都不敢还价。于是我想起来去年包括前几年,年年对玉石材料的评价一个字:“贵”。因此,我们做玉的人你要他拿钱出来,大部分都说没钱,但你要他算有多少资产,石头一箱一箱的,这样做有一个好处,也是做玉人的习惯,就是随时要更准确的了解最新玉石行情,不至于跟不上涨价的步伐,玉也不只有白一种色,还有黄、青、碧、墨等玉色,我认为玉要达到颜色纯正,黄如鸡油,碧如菠菜,细度、纯度、油性、比重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是一块好玉,我们眼光也不能只停留在玉石本身的价值上,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就是工艺,有人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常说的“天下玉,扬州工”这里的工是指设计、创意和工艺水平、雕刻是否精细,造型是否大方,是否符合传统习惯,琢制精细者,费时之长用工之多,可想而知凝聚了多少心血,成型工艺越精湛,价值就越高,粗制滥造毫无美感,很难升值。设计创意是最难也最能体现一件作品的价值,好的创意能为作品增添光彩,如籽料皮色的运用,色泽与造型结合巧妙,有天然情趣,若硬性拼凑,就有画蛇添足之嫌,反而影响作品价值,说到设计大家往往首先会想到作品题材和造型,我们很多的设计者会画龙,会雕龙,却不会点睛,作品做出来不会起名字,这是玉雕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一件作品的名字,是欣赏作品的入门向导,是“画龙点睛”的“睛”。所以好的作品命名,会起到升华作品立意、意境、艺术效果和提升作品艺术价值的作用。
所以,一件玉雕器皿件的价值,主要是通过玉石材质、制作工艺,还有一个就是文化艺术创新的组合来共同体现,玉雕器皿件作为玉器中的一大品种,经过了极其漫长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玉雕艺人不断努力,追求艺术上完美的艰苦奋斗的过程,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雕器皿件即将成为我国广大爱玉藏玉者珍藏之首选。那么我们这个行业也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面貌,迎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何启连《中国玉雕炉瓶器皿鉴赏》[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
[2]璘冰 刘露《中华古玩通鉴.玉器》[M].安徽.黄山社.1997.9
[3]《 扬州工艺美术》[M].杂志2012年第三期
作者简介:
肖余,男,1984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助理工艺美术师,2004年成立扬州沁玉阁宝余玉雕工作室,作品多以玉雕器皿为主,在技艺传承上面又有新的创意和构思。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银、铜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