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州玉雕器皿的特点与技艺要点

[日期:2015-09-1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雕琢与使用玉器的国家之一,玉之文明、玉之文化的发展历史,也反映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我国玉文化的发展史中,尤以炉瓶器皿更为著名,炉瓶玉器本为玉雕作品中的大器,又以其制作工艺精湛、选料干净、造型稳重典雅、纹饰朴茂清新、雕琢玲珑剔透著称。

 

  关键词:器皿 造型 技艺

 

  器皿.按《辞海》《辞源》“器皿”条载:是指盛食品的用具,如杯、盘、碗、碟及古代尊彝之属。《礼记.礼器》:“宫室之量、器皿之度”从远古时代石器、彩陶的粗矿朴实造型到后来的青铜器发展到精巧瑰丽的可供玩赏之器,传统性均很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赋予以装饰,更体现出古代人的美学观念,玉雕器皿则是利用天赋丽质的玉石,刻工求艺,呕心沥血所制作的传统器物。目前大量创作的玉雕器皿造型,大多是参考古代的青铜器、瓷器、紫砂陶器等,这些器皿大致分为:炉、瓶、壶、薰、盒、杯等,而制作器皿件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必须从材料的角度去巧用,从造型的角度去推敲,以及纹饰的表现风格和手法处理都使一件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经济效益得到统一,因此,我将玉石材料器皿造型和纹饰构成这三点来谈谈扬州的玉雕器皿的特点与技艺要点。

  一、扬州器皿玉料的选择与主要品种

  玉料的品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古代有“千样玛瑙万样玉”之说,但是品质优良的玉料往往来自不易,古人辨玉“首得而次符”得是质量,符是颜色,这表明古人评价玉石的优劣,第一重视的是质量,第二看颜色,至今这乃是评价玉的两项基本标志,按国际上宝石学及矿物学的通用概念,玉主要指软玉和硬玉,是二者的统称,两者均为链状硅酸盐矿物,软玉的产地以中国新疆和田最为有名,硬玉主要指翡翠产于缅甸克倾邦首府密支那的乌由河一代为最好,而扬州主要以“软玉.扬州工”著称,在创作器皿类玉雕作品时,原材料的选择方面很关键,材料的完整性、密度、净度、色泽都会直接影响整件作品的效果以及在工艺实施过程中的难度,而今扬州以新疆玉和青海玉为主要玉石选材。

  新疆玉--新疆玉以白色为主流的软玉代表性玉种,其因产出在新疆和田地区,故也称和田玉,新疆玉生长在海拔4-5千米海拔高度,有山料、山流水料、戈壁滩料和籽料并以产出名贵稀少的羊脂白玉而久负盛名,质地以新疆和田籽料最为上乘,山流水次之,然后是山料、戈壁料,因为过度开采籽料和山流水料矿源基本已经耗尽,特别是最近几年好料更加稀少,价格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和田籽料,由于长时间冲刷碰撞,质地细腻、结构紧密、品质佳是器皿用料的首选。

  青海玉--青海玉产出形态为山料,外形棱角状,透明度高,质地松而不够细腻,成蜡状光泽,料中时常呈现白色透明的筋,水线和黑褐色斑点,这些都是青海料常见的特征,经常时间把玩后还会呈现出略偏灰暗的缺点,但也有少量达到和田玉品质的,俗称老坑纯洁无暇、无裂纹、无杂质的上品青海料甚至还能超过和田玉,由于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目前扬州市场数量最多的器皿用料就是青海白玉。

  青海料还有很多品种,青海青玉也是其中一种,青灰、深灰绿色、色调较闷暗、半透明和质地常优于和田青玉,水头足油性好、细腻适宜制作大中型器皿,由其做成薄胎后色调转阳,庄重典雅、声韵铿锵为质量上乘的青玉,目前这种青玉细度上乘、颜色纯正的也是比较少了。

  二、扬州玉雕器皿造型的多元化设计

  器皿件有各种各样的造型,设计时要符合器皿件本身的特点,作品主体要确定好,如:瓶、壶、炉、各有造型,一定要突出主题、线条,一件器皿是以平视图和俯视面两组形象相辅相成,相制约、相呼应而给人以完整的、形象的俯视面的构图给平视体增加了丰富多变的线条起伏,又严格的纵观器皿的各部位和各组合体,促进器皿风格的统一。 器皿造型的款式主要是由俯视面的形象来决定的也就是玉料平面形状大小来主导,如传统的方圆造型,海棠式、菊花式以及多曲式的各种形象等等。这些以优美线条组织成的款式统率着整个器皿的统一变化。而在玉雕器皿创作过程中为了准确的表现作品的比例线条的流畅匀称,大都会运用剪纸样这个方法1:1的比例做到心中有数,使创作的作品更加完美,器皿成型工艺不但确保器物有一定的形制和尺寸,满足实用要求,同时通过美的外观使器皿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一件好的器皿应是实用功能与视觉美观的统一体,决定器皿造型的因素是多方面、多种因素同时融合的结果。

  我们在器皿创作过程中,有时会参照自然物体部分形象加以改进和再创造,再根据器皿自身特点逐渐拜托自然形象使之更新颖、美观,然后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如:模拟植物造型有葫芦瓶、南瓜壶、水仙壶、菊花盘、蒜头瓶等,模拟动物造型有犀牛尊、鸭彝、鹌鹑盒等,模拟器物造型有五行塔(炉)、宫灯、船壶、僧帽壶等,还有模拟其他造型的创作等等之类,但是玉雕器皿创作成型也受市场个人喜好,玉石原料的制约,制作工艺、工具的局限和传统式样定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玉雕器皿创新能力的难度加大,目前扬州器皿的链条瓶、三足圆炉、花卉瓶等一些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水平都得到业界的赞赏,特别是带有链条的作品,链条能增大整个产品的牌面,可达到小料大作,从而提高产品的艺术和经济价值。

  三、扬州玉雕器皿纹饰的风格手法运用

  器皿造型不论是传统性强的还是创新的他们的纹饰必须适合造型的特点,器皿纹饰构成中构图的繁简,线条的曲直、形状的方圆形成了纹饰的风格,在其具体表现中应做到统一,比如链条瓶的题头、耳与瓶身的纹饰要做到题材相同风格的统一,如你造型是仿古器形一般选用饕餮纹、螭龙纹给人感觉有威严有气势,要是你设计成香草文、花鸟纹那样看起来造型和纹饰就很不协调则破坏了仿古器形的古韵,再如薄胎器皿通常设计花草缠枝纹或痕都斯坦纹,显得纹饰线条流畅、清雅、要是薄胎用饕餮纹、山水人物会使胎体产生厚薄不均匀,大大削弱了玲珑秀丽的感觉,影响整件作品的艺术效果。

  在制作手法处理上器皿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方法,主要运用浮雕、立体雕、镂空雕、线刻等复杂的组合工艺形成丰富的层次,一般纹饰的表现以对称为主,浮雕、镂空雕纹饰得体清晰,转折顺畅,纹底平顺、边齐底净,镂空眼地干净利落、棱角清晰,总之,一件完整的器皿作品必须既有好的造型,又有恰到好处的纹饰,二者缺一都会影响整件作品的美感,所谓远看造型,近看花纹,是对器皿作品的一个评价标准。

  我国的器皿造型上下近万年,历史之悠久,品种之丰富,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从陶器、青铜器、瓷器等等,一路走过来无不辉煌灿烂闪耀着,先人的智慧这些优秀的珍品和宝贵经验,都是我们玉雕器皿学习和借鉴的源泉。最后我祝愿扬州玉雕“扬州工”传承发展出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吴山主编《中国历代器皿造型》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5.3

  [2]陈咸益著《玉雕制作技法》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9.4

  作者简介:

  肖余,男,1984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助理工艺美术师,2004年成立扬州沁玉阁宝余玉雕工作室,作品多以玉雕器皿为主,在技艺传承上面又有新的创意和构思。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银、铜等奖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