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的漆器工艺

[日期:2016-01-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扬州漆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工艺门类齐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漆器工艺的生命力和其他工艺品一样,是在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工艺流程中发展前进。

 

  关键词:扬州漆器 传统 创新

 

  漆器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古老灿烂的奇葩,其主要产地江苏扬州漆器、北京金漆镶嵌漆器、福建脱胎漆器工艺和山西平遥的推光漆器。它都以精湛的髹漆工艺和绝伦的制作技艺驰名中外。漆器工艺的生命力和其他工艺品一样,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工艺流程中发展前进。没有创新漆器工艺就会枯萎。近年来,漆器产品在新一代领导人带领下、在老一辈领导和工艺大师们的指导下,不断涌现出新人新作、新品、新材料和新工艺。

  扬州漆器生产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扬州漆器工艺技艺精致,扬州漆器工艺装饰品种日益增多。扬州漆器工艺发展至今现有装饰工艺:雕漆、雕漆嵌玉、点螺、刻漆、骨石镶嵌、平磨螺钿、彩绘、雕填、磨漆画、漆砂砚等十大类装饰工艺。我们这里主要谈谈扬州漆器在漫长的艺海长流中,扬州漆器制作高手、设计高手不断涌现,每一高水平的漆器作品,不知耗尽了多少工艺制作者们精力和心血,正是老一辈的辛勤耕耘,新一代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使扬州漆器得到了保护和延续,才有今天这一件件新品、新作的问世。

  八十年代扬州漆器有雕漆如“江天一览”大花瓶,该作品采用传统工艺的红雕漆工艺,在脱胎的底坯上涂积近五百层的中国大漆的漆面上,综合应用线雕、浅雕、高浮雕和各种锦地等手法。刀法雕功园润、藏锋不露、秀丽精致,特别是细如发丝的流水纹线条其流畅,画面的气势宏伟,山松树饰完美的结合,形成一派有机的整体,层次分明,交接清晰明了,山石间溪水潺潺、瀑布急流,时隐时现,山谷中古松、老槐郁郁葱葱,与鲜红的相映成趣,花瓶的周边装饰图案纹样与主题融为一体、和谐统一。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件精品,气势雄伟,让世人赞叹不已。

  漆器工艺中的平磨螺钿,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工艺之一,在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无灰螺钿漆器、平面透光镶嵌、点螺技艺的恢复、点螺楠木雕漆砂砚的研制,各种工艺的漆画出现,就是传统漆器的继承和发扬、改进和创新,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的精华,加上现代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大胆尝试开发出来很多新的漆器品种作品等。

  漆器工艺百宝镶嵌现在由于很多石材、牙料、骨料的短缺扬州漆器改进了好多工艺的制作手法,我们不仿称乎为新百宝镶嵌由点螺、石决明、云母包镶汉楠木雕和各种高档玉料而制成的《华夏龙腾图》,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优秀艺术遗产,闻名于世的龙是从图腾艺术沿袭发展和进化而来的,民间一直视它为神物、灵物、吉祥物,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龙一直被视为祥瑞、权威、神圣、尊严的象征。古代诗人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有“飞龙在天”“龙起云雨”等,龙腾四海、龙的精神境界征服一切。

  百宝镶嵌《华夏龙腾图》两条龙用不同色彩的石决明包镶而成,威猛的龙头、龙爪用玛瑙高浮雕精制而成,四面围绕的汉楠木雕山水、树木、飞禽走兽、水族龙宫等,背景点螺工艺制作的水世界,在灯光照耀下更是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红雕漆珊瑚条成为一件随光变幻、精美绝妙,外型端端庄大方,是扬州漆器工艺中新百宝镶嵌的精品之作。

  雕漆雕玉《万紫千红总是春》,该作品中国扬州独有的雕漆嵌玉工艺,在坯件上涂上中国大漆几十层经技师们精心雕刻成各种装饰锦纹、水纹作为背景,选用翡翠、玛瑙、白玉、青金、碧玉、珊瑚等数十种高档玉料,雕琢成各种浮雕花鸟图案,镶嵌在雕好的锦纹上,画面中怒放的玉兰亭亭玉立,盛开的牡丹丰满富丽、争夺斗艳,寓意玉堂富贵,迎接四方贵宾客,月季、桃花、水仙色泽莹润,迎风恕放,朵朵闪耀,各种名花竞相争艳,中间一只凤鸟屹立在山石之上,《山海经大荒西经》裁“有五彩鸟三名;一只皇鸟、一只鸾鸟、一只凤鸟。”相传凤为群鸟之首,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相随,因此被尊为百鸟之王,是祥瑞的象征,雄为凤,雌为凰,雄雌同飞相和而鸣。凤凰简称“凤”也写作“凤凰”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彩色高六尺之许,这是对凤的形象描述,凤是通过人们的想象创造而成一种动物,民俗视凤为神鸟,凤鸣之音是和平美好的征兆。凤与龙相配是郎才女貌之意,封建帝制时代凤也是帝后的象征。寓意和平的白鸽、长寿的丹顶鹤、寿带鸟、鸳鸯戏水、鸟儿展翅翱翔于春风中,后映出一片融融的春光,给人以如沐春风、飘飘欲仙之感。整幅画面布局合理,物象生动,雕琢精致,美不胜收。配以雕花到的红木底座,更显得华丽高雅,是一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的雕漆雕玉精品。

  红雕漆地屏《海屋添筹》故事情节,以苏轼《东坡志林》三位长寿老人为题材,结合红雕漆的特殊工艺要求,精心设计,经过两年多的细心雕刻而成,是我国目前红雕漆作品独片产品中最大的一件。就作品设计理念和技艺等诸方面讲,作品立意新颖、构图紧密、布局合理、寓意含蓄、耐人寻味。在作品题材内容上,创作者以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吾辄下一筹已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山齐矣”。三位长寿老人的对话,启发了作者的想象力,一人少时与盘古有旧,盘古中国神话《艺文类雪》卷一引《三五历纪》“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一人曰海水变桑田,《神仙传》卷七“接待已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后世因谓世事变迁之大曰沧海桑田。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汉武帝内传》略云;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欲种之,毌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此后好事者道谓为王母蟠桃且造作以实之据此传说。在作品画面有天地沧海,仙乐飘渺,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展现在观者面前。雕漆雕功刀法圆润、色泽纯正、纹样精美、形象生动,是一件高档次漆器收藏精品。

  漆画和刻漆起源很早,但真正兴起时在八十年代中期,起初只是用天然漆、入漆颜料、熟桐油、金银色、螺钿等材料和相应的工具制作,利用黑漆的深黑、朱漆的鲜明,色漆和金漆在透明下面,显露出神奇的层次和深沉的效果,如今漆画艺术已发展到用材、用料、用色、使之用各种工艺技法来达到最后的画面需要的漆艺效果。其品种有大件漆画壁画、小件挂屏、屏风、摆件等,稿件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静物风景等,成为宾馆、家庭装饰的一道新的风景线。

  除此之外还有彩绘、雕填等众多的漆器工艺,如今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不断发掘开拓,吸收创新,使中国漆器这一古老的技艺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沈福文 中国漆艺美术史[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8

  [2]张燕 《髤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髤饰工艺体系研究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6

  [3] 骆鹏 《扬州漆器》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5

  [4]陈振裕 《中国历代漆器工艺的继承和发展》 江汉考古2000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张世阳,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江苏扬州人,1957年出生。现任扬州经典漆器家具有限公司产品质量总检,红雕漆产品车间制作主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