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扬州漆器创作中佛教题材的运用

[日期:2016-01-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扬州漆器以十大工艺著称,不同的工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博大精深,被运用到很多的传统工艺品创作中。但是佛教题材的作品在扬州漆器工艺中开发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工艺结合不多,本文希望通过对漆器作品中佛教题材作品的挖掘,引起漆器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视,注重佛教题材作品的开发,为传统漆艺产品的创作开辟新的一片天空。

 

  关键词:佛教 漆艺 壁画

 

  扬州漆器作品,题材内容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博古等经常出现,其中佛教题材的作品虽然相对较少,但其作为扬州漆器创作的一大主题内容,却也是不容忽视。

  一、扬州漆器作品中佛教题材代表作品。

  骨石镶嵌《佛会图》地屏,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创作。作品取材于佛教题材,将超凡世界的佛与天神会集于一屏。地屏中央的上方端坐着佛祖释迦牟尼,他的两边是东方药师如来与西方阿弥陀佛,周围环列着观音、大势至、弥勒、地藏、文殊、普贤诸佛以及护法神韦驮与广目、多闻、增长、持国四大天王。形态生动,雕琢精美,他们的表情或慈祥肃穆或威严凶猛,象征着佛教普渡众生的意愿与镇慑邪魔的无畏气概。该地屏选用青金、珊瑚、玛瑙、翡翠、碧玉、云母石决明、夜光螺及各种冻石等高档材料,运用浮雕、圆雕、透雕、包镶、叠嵌等高难技艺精制而成,具有色彩纯和、雕琢精巧、富丽典雅的艺术风格。

  雕漆嵌玉《九龙浴佛》作品,同样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创作,塑造了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故事。作品画面构图完整,题材内容与底座造型统一。在涂有近百层大漆雕漆锦纹底上,镶嵌了《九龙浴佛》完美的浮雕图案。图案上方选用翡翠、玛瑙、珊瑚、青金、黄玉、芙蓉玉、紫晶等各种天然色彩的名贵玉料,雕琢了腾空在云彩中各异神态的九龙,采用云母制作的神水齐喷浴佛;画面中央,精选了羊脂白玉塑造了佛祖诞生的慈祥形象,用精湛的点螺工艺点嵌在整块黄云母贝上镶在佛祖头部作为佛光,佛祖举足行步而现出的七朵莲花,每朵粉红色的芙蓉玉莲花瓣和孔雀玉的花芯,衬托了洁白纯净的光辉神佛,构图下方两侧,反映佛祖父母为子成佛而显露出期望的微笑。整个画面,欲呈现佛祖降生之盛况。

  刻漆彩绘《多宝妙音》漆艺壁画简介,规格:434cm×216cm,由工艺美术设计师李赖贤创作设计,其善于绘画佛教题材,此幅作品将中外佛教人物、宝塔、山峰、海浪、祥云以及动植物融为一体,画面两侧山势巍峨而优美,山下椰树成林,佛殿诸塔庄严颇具南国风格,地平线一片汪洋直接天际。画面中央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塔前莲台,下方五龙盘绕,共擎托起五彩祥云,佛座背光深沉玄妙。多宝佛正在宣讲《法华》妙旨;妙音菩萨手持璎珞,准备敬献给释迦摩尼佛,诸大菩萨、天王、力士、十方世界的尊神、高僧大德和天女均被释迦以神力接引到宝塔旁。从海涌出和从地涌出菩萨或骑海豚、海象、或骑谛听,各显神通。画面上方,一群白鸽和众鸟翱翔在蓝天白云上,起伏回旋,有音乐的节奏,活跃了画面。整幅画面既有汉民族形象,又有我国各民族和印度等多国的人物形象以及建筑风格。反映出当今佛教绚丽多彩、与时俱进的大好局面。该幅壁画采用扬州传统刻漆彩绘工艺,刻工精致、渲染细腻、刀法纯熟、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色彩雅致、金色饱满、悦目和谐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是一幅精致高档的漆艺壁画佳作。作品现陈列于无锡灵山梵宫。

  此外,还有为常州天宁寺创作的《三十三观音壁画》等系列佛教题材的作品,均是扬州漆器创作中较为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品。

  二、关于扬州漆器创作中佛教题材运用的创作构想。

  佛教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佛教艺术对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学、绘画和音乐、语言和文字等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很多的名山大川都有着佛寺庙的存在,一度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形容其繁盛。佛教艺术也被作为很多中国传统艺术的题材内容而广泛呈现,如著名的唐卡。

  扬州漆器与佛教题材的结合,也有着多种表现形式,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佛教人物造像。扬州现代佛教人物造像并不是很多,漆艺中的佛教造像更加擅长的应该说是福建的脱胎漆艺。但是在扬州漆器史上也曾经有人创作过佛教题材的造像,如清代漆艺大师卢葵生创作的观音造像。该漆造像为观音坐像,高20厘米,木胎紫漆,原来紫漆上面还罩有金漆,年久脱落,只有衣纹间隙及像底尚有痕迹。发髻曾涂石靑,现亦大部不存。胸间璎珞,正中嵌绿松石一枚。像背腰际有“葵生”篆文长方印,是用笔蘸朱漆写成的。王世襄先生推测可能是因为立体像表面不平,不宜用印钤盖的缘故。上世纪80年代,扬州漆器厂曾经依据日本唐昭提寺的鉴真坐像为原型,与当时著名的雕塑家合作,创作了一尊鉴真脱胎坐像,虽说与佛教造像有点不同,但是也体现了扬州漆器工艺在造像方面的能力。

  佛教题材的壁画。应该说这一类型的作品也是扬州漆器工艺创作最为擅长的一大表现形式。佛壁画作为佛教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很多的寺庙中都有存在。有的是由画家在墙体本身作画,有的则是通过其他工艺手法,镶嵌在墙体之上。扬州漆器壁画主要采用刻漆工艺制作。刻漆工艺主要是在制作好的漆坯件上,运用各种刀具刻成各类画面,根据画面要求进行填作色彩、贴金箔、撒螺屑等装饰手法。该工艺表现形式多样,因为较少涉及天然材料的使用,所以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只要有线条交代,都可以表现出来,且不受作品体积的限制。近年来,由于该工艺在创作漆艺壁画方面独特的优势,也是成功的创作了多件漆艺壁画。其中著名的如安装在扬州某寺庙的《地狱变相图》作品,全面的展示了漆艺壁画的不受限性。该作品长70米,高1米,由著名画家江逸子居士所画,以传说中的十殿阎王为主题画面,幻化成具体详实的故事人物。成千上万的人物,不同的场景形态,制作者深刻把握人物形态,很好的表现了佛家劝人向善的功德理念。

  佛教题材的地屏,如前文所提到的《佛绘图》地屏、《九龙浴佛》地屏等。此外,还有一些以佛教为题材内容的挂屏、屏风等。

  佛教题材的具有保佑平安的漆器挂件和小摆件等。佛家在人的心目中很大的功效是保佑平安,因此,有很多工艺的车挂件、小摆件等都选用佛教中的人物弥勒佛作为题材,扬州漆器行业也同样开发出系列的挂件,用于车内悬挂,工艺有的选用楠木雕,有的则采用脱胎工艺制作而成。

  扬州漆器以十大工艺著称,不同的工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博大精深。但是应该说,佛教题材的作品在扬州漆器工艺中开发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工艺结合不多,本文希望通过对漆器作品中佛教题材作品的挖掘,引起漆器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视,注重佛教题材作品的开发,为传统漆艺产品的创作开辟新的一片天空。

  作者简介:

  吴新宏,男,1960年出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木雕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