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浅谈了乱针绣的发展和艺术特点,其针法独特,表现力强,疏密结合,虚实变化。是区别于传统刺绣的新兴刺绣艺术。
关键词:乱针绣 传统 创新 题材 针法 传承
一、乱针绣发展背景
“乱针绣”,又名“正则绣”、“锦纹绣”,是我国现代的新兴刺绣艺术,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项创造,由我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和杨守玉教授首创。它突破了传统刺绣的针法,开创了将绘画、装饰与刺绣完美结合的中国刺绣新范式。乱针绣与民间工艺刺绣的区别不仅是针法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创作理念的更新。它充分把握西方传统绘画的重要特征,即素描语言和色彩表现,创设作品的境界。乱针绣已经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乱针绣题材广泛
乱针绣不仅行针手法、线条结构不同于传统刺绣,而且从题材的选定到具体创作,刺绣者对作品的把握乃至情感的表达与传统刺绣都是有所不同的。中国传统刺绣大多是家族式的传承,有一套严格的题材选择体系,他们往往撷取民间传说或神话,以及从先辈手中流传下来的喜庆、延寿、吉祥以及梅兰竹菊等传统纹样,沿袭千年,少有变化,这与中国长期而稳定的农耕文化是分不开的。这种传统题材也大多是民众喜闻乐见的,绣者通常以这类题材来传情达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或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乱针绣题材方面的选择十分广泛,常见乱针绣刺绣题材有静物、风景、动物和人物。初学者以简单的静物和风景作为练习之用,而动物和人物因为其生动的五官和表情,往往使得刺绣者在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后方能尝试。一个游刃有余的刺绣大师不管是静物、风景还是动物、人物,都能让刺绣画面生动,色彩调和,层次丰富。题材的来源归纳如下三种情况:一是刺绣师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选择合适的绘画作品或者摄影作品作为原稿,进行加工制作,这样的作品具有艺术水准高、价格高的特点,一般用来参展、赠礼和收藏,属高端产品。二是顾客定制,如人像定制,或者是顾客喜欢的题材,拿着样本来要求按章制作,根据价格高低来选定刺绣者,大师级的价格高,艺术欣赏性高,而普通刺绣者价格优惠,但刺绣作品的艺术性一般。三是市场上受欢迎的普通产品,这类产品可以批量生产,适合普通人群消费。
三、乱针绣艺术特点
乱针绣,顾名思义,以“乱”为特点,以“乱”而出名。然看似繁乱,实则不乱。这是一种有规律的乱,有目的的乱。乱针绣采用立体绣法,运针自如,用色灵活。通过绣线一次又一次地加色,一层一层绣制,这样不仅展现了绣面呈现出的色彩,又保持了各种色线的固有色相。由于线条交叉、错综复杂,所以绣出的对象丰满、含蓄、耐人寻味。以苏绣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刺绣针法结构一般采用排列或者衔接等形式,行针走线十分细腻,追求精益求精,犹如“针间不容发,劈丝如毫毛”。而乱针绣则是以线条的交叉来表现所绣对象,其长短交错、多层叠加的厚重感,相比之下虽“粗糙”,但是其疏密组合、走针打结、虚实变化突显、似画似绣的特殊绣法却创造出了独特的审美效果。乱针绣作品不但可以真实地再现生活,而且不失艺术感,并且还凸显了刺绣者的创作精神,充分体现了吕凤子先生当初创立乱针绣艺术的初衷:“这种刺绣不同于传统刺绣,它更接近一种创作,是不可重复的艺术品”。
四、乱针绣的价值
乱针绣是一种创作型艺术,用针绣来进行调色,使作品变得更加生动,打破了传统刺绣的束缚,不再受规定限制,从而对事物可以进行更好的描绘,使作品的色彩有了更好的体现。如今,乱针绣不断地得到各界人士喜爱,越来越多喜爱乱针绣的人决定加人这项艺术,乱针绣正在不断地向世界表现出它的魅力与价值。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对“乱针绣”给予高度评价,说:“以针代笔,以色丝为丹青,使绘画与刺绣融合一体,自成品格,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正如大师评价的一样,“乱针绣”所呈现出的似画似绣、画绣结合的特点,给人“远看是画,近看是绣”的美妙感觉,让看过的人无不称赞、无不感叹。自乱针绣创立以来的80多年里,一批又一批刺绣大师创作出了不少精品,其中部分被作为国礼赠予外宾,部分为国内外博物馆所收藏,还有部分得到了国际国内大奖,这些都体现和证明了乱针绣艺术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吴秀丽《浅谈乱针绣》/2013.9.24
【2】汤祝萍《浅谈宝应乱针绣的艺术特色》/2014.9.23
作者简介:
许霞,女,助理工艺美术师。宝应刺绣协会会员,现为祝萍刺绣艺术中心技术指导员。
李登平,女,助理工艺美术师。自小被刺绣艺术熏陶,从事刺绣艺术近25年,潜心于乱针绣创作,多次获奖,现任职于宝应祝萍乱针绣艺术中心。
郁德忠,女,助理工艺美术师。初中毕业后开始学习刺绣一乱针绣。从事乱针绣工作25余年,作品多次获国内.省内精品奖.金.银.铜奖。现任职于宝应祝萍乱针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