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象牙浅刻是不同于牙雕而存在的一种门类,是以纯手工的手法,以刀代笔运用阴刻技法把山水人物以及文字雕刻在象牙之上,而象牙微雕则更要借助于现代放大器具,在极小的块面,篆刻极细之图案和文字。呈现出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是个广义的概念,是高是低,如何衡量,业内人士各有高见。本人从事象牙微雕艺术至今已有十余载,其间的自我探索与研究,加上业界老师的指导和推动,使我领悟到,艺术之高低离不开一点,那就是艺术的生命力和自身的学习修养思想是否紧密结合。
关键词:象牙浅刻 微雕 创新发展
我国的象牙雕刻艺术,起源很早。出土文物证明,远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就已经发现了最早的牙雕制品。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象牙雕刻的小盅和鸟形匕。山东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也出土有雕刻的象牙筒、象牙综、象牙梳等。商代,象牙雕刻已较精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了刻有精细的饕餮纹、夔龙纹、鸟纹和首面纹的象牙杯,并镶嵌绿松石作装饰。西周,象牙雕刻是当时手工业的“八材”之一,在史籍中已有记载。象牙也成为一些诸侯国向周天子进献的主要贡品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荀子的《王制篇》,韩非子的《喻老篇》,《战国策》和李斯的《谏逐客令》等一些文献中,都谈到了那时已有象牙床、象牙楮叶、犀象之器等,还记述了象牙工艺品在市场出售的情况;河南洛阳中路州出土的一把春秋时代的剑鞘,是用整支象牙雕刻而成,鞘身浮雕着精细的花纹和凸起的装饰线。
微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之一种工艺品。是雕刻技法的一门分支,为微观雕刻一个门派。微雕一般指微细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等,所表现出来的多跟自然界相像的东西。微雕是凸出来,富立体感。 它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微雕施工极小,没有相当高的微观雕刻技艺和书法功底以及熟练运用微雕工具的技能是难以完成的,且刻作时,要屏息静气,神思集中,一丝不苟微雕,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微雕分立体雕和平面书画雕,平面书画雕也叫“微刻”是凹进去的,属于“阴雕”、“浅雕”一类,而立体雕则指“圆雕”、 “浮雕”、 “透雕”属于阳雕一类,微雕既是微观艺术。也是书画艺术雕塑艺术,不同的是这些作品极其微小,如微雕家石峰微雕的世界最小油画《蒙娜丽莎》作品只有4毫米X5毫米,作品虽然是原作的几十万分之一,但在180倍的显微镜下观看,一些细节刻画,油画肌理人物神情,比例设色,远近关系和明暗关系等依然处理得非常逼真。欣赏微雕讲究环境要安静,当你深入进去就仿佛被带进另一个幽静的微观世界里,会忘掉周围一切,这种感受是其它艺术没有的,只有微雕艺术才有这种独特的魅力。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记》,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近代微雕大师于硕,与吴南愚有“南于北吴”之誉,于硕于金石书画之外,精于微雕,1915年其作品《赤壁夜游》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奖。
微雕讲究选材,其材质地要求绝对精纯,容不得有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因为半个砂点就可能刻10多个汉字。第二、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细刀,既要尖细,又得锋利。第三、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意刻”。第四、临场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第五,运刀要稳、准、狠,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就本人象牙微雕创作之《十八罗汉》作品而言,从创作构思到作品画面布局到最后完成,耗费了4年时间。此作品以名贵紫檀木为底座,由十八块象牙片联成长1.5米,高60厘米的牙雕联屏。创作内容以十八罗汉为题材,精雕重彩每尊罗汉,并在留白处微刻20万余字经文,凸显出了罗汉的庄严宝相。牙片右上角的尊者名字以金粉镀之,底部篆刻36枚金石图章,连成一幅福德无量的微雕长卷。其间,我改良了刻刀,雕刻的经文以期望每个字都要有碑帖之气。作品最终在12年喜获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也是对我艺术道路的一次肯定和赞誉。不过,荣誉和成绩我只看作是过去式。在今后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我要努力学习各家之长,从中吸取营养,作为自身的艺术创作基础储备。在思想上,要多创新,以求自身艺术水平达到更高意境。
艺海之路是不平坦的,牙刻工艺的前景需要每位热爱牙刻事业的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以此小作于业内同行进行心得分享,也期望在此基础上,更有创新出现,交流互通,让象牙浅刻艺术这朵工艺奇葩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朱家溍、王世襄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198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2】王振主编,唐克美、吴鹏副主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象牙金银器》 1998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
【3】肖广义.牙雕图案——工艺美术资料丛书.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袁亚虎,男,1977年生,工艺美术师。 任职于常州江南工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