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雕《水浒传》的创作

[日期:2016-12-1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 核雕是一种以精细雕刻技法见长,在果核果壳等坚硬材料上进行雕刻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近年来,苏式核雕蓬勃发展,新兴作品层出不穷,选材讲究,追求创新,给人以方寸之间天地阔的感觉,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好评。我认为这不仅是工艺美术从业者对于自己水平的跨越和提升,更是对传统文化流传发展的继承!

 

  关键词: 核雕 水浒传 一百零八将 雕刻

 

  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传奇故事,观前街的旧书市场的慢时光可以讲是我最享受的日子了,从事核雕创作30多年以来,我的作品也以神话、传奇、故事等题材为主,一直想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创作。但不知道从何入手。

  去北京参展的时候看到了《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它被称之为神作,在我看来关键在于它将整个市集的形形色色的,无论你想得到的还是想不到的通通融合进了这副画中,并且每个细节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它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本书,一份历史题材。想到这里我忽然闪过一个想法,有没有什么题材可以把古代人物的形态,神韵,穿着,动作等等全部罗列进去,于是便有了创作水浒传108将的想法。《水浒传》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由天罡星三十六员和地煞星七十二员组成。“水浒”字面的意思是水边,指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山东梁山泊。另外诗经中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句子,记载了周太王率领部族迁徙的事情。水浒义军领袖宋江原是低级官吏,后被逼上梁山,与其他梁山好汉一起反抗暴政,“替天行道”,逐渐发展壮大。《水浒传》故事豪放、粗旷,人物性格刻画也各有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

  于是我翻阅了很多关于水浒传的资料,关于《水浒传》作者主要有三说,施耐庵说,罗贯中说,施耐庵罗贯中合撰说。而关于《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三种,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经过筛选,最终我选择了百回本作为我创作的原本,主要人物造型参照于邓敦伟大师的古典人物线描画谱。

  将一百零八个头领分别浓缩于一百零八颗形体如一的核子上,每个人物容貌特征、神情动态、服饰装束、兵器装备,绝无雷同,形象鲜明,又要充分显示出他们的个性和特长,这是这个作品创作最大的难题,于是我又翻阅了关于每个人物各自的历史故事,比如宋江,绰号及时雨,主要事迹为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如林冲,绰号豹子头,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主要事迹是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如最终与其说我创作的是水浒传,其实我所刻画的是每个人物的一个代表性的故事

  确定好了方案后我便开始创作了,这关键要抓住的重点是首先要深刻了解每个人物的特征,及人物内涵,才能雕刻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以宋江为主题的核雕,侧重于凸显宋江为人仗义,一身正气的人物形象。画面中宋江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凤翅盔高攒金宝,浑金甲密砌龙鳞。锦征袍花朵簇阳春,锟铻剑腰悬光喷。绣腿罗绒圈翡翠,玉玲珑带束麒麟。真珠伞盖展红云,第一位天罡临阵。

  以卢俊义为主题的核雕,则要凸显出人物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特点。因此设计人物造型时,着重刻画了人物威风凛凛,目炯双瞳,手持一条棍棒,横扫千军的豪情气势。

  涉及人物太多,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下面再谈雕刻,可谓雕刻一直是我觉得比较擅长的地方,我认为人物的刻画关键在于作品意境的体现。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由此可知,境界的要旨是要有真感情、真体会,并且将之带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体现在作品上,引人遐想,产生共鸣,警人深思,这才是一件艺术作品至高的境界!掌握了这一点,其次就是雕刻了。我采用了浮雕的手法来刻画这108名英雄好汉。

  其次,勾画初稿。我始终坚守“三停五部看头型,横宽竖长好定位。人体比例头为尺,站七坐五蹲三半。喜怒哀乐人之貌,画理至关又重要。”的原则。水浒传108位人物多,故事内容极其丰富,少有不慎,很容易造成人物造型雷同,并且在雕刻时也会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很难将每一位人物的神韵表达出来。对于这件作品的创作,我再三翻阅书籍,打稿校对人物装束,兵器,人物特点等,完善细节,力求完美。

  然后是打坯、雕刻成型。首先用尖刀在核子上细细勾画。线条要准确,翻转折叠的地方要交代清楚。然后沿线用平口刀勾勒一遍,用刀剔除空白地方的荒料。要遵从前后左右照顾到,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原则。接着是细部雕刻,或者可称之为局部雕刻。此步要求艺人刀法熟练流畅,把握好其力度,不宜生雕硬刻。

  最后,开脸、修整。开脸是整件作品创作的“画龙点睛”之步,人物是否传神,成败在此一步!运用尖刀来雕刻,力求粗细均匀,收放自如!紧接着是进行修整,主要是对细节的修饰调整,达到光洁清爽的效果。

  历时500多天,水浒传的创作终于完成,当一百零八个人物排列在我眼前的那一刻,成就感与满足感充满了我的内心!人的一生也就短短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总该留下点什么不说千古流传,但总要让你老的做不动的时候值得回忆的东西,而我水浒传的创作就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创作还在继续,人生也会慢慢去品味,这也是我喜欢核雕创作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水浒传》 施耐庵、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第一版

  [2] 《中国当代核雕艺术品赏玩录核雕撷美》 迟锐 黄玉红 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徐文明,1963年生,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潜心橄榄核雕刻创作三十年,善于圆雕、浮雕和镂空雕。核雕作品题材涉及宗教神话、历史人物、明见典故等元素。代表作品:《水浒108将》、《门神》、《浮雕八仙》、《蜀汉五虎将》等。

  朱凤,1964年生,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代表作品:《双面十八罗汉》、《宝莲灯》、《特小108罗汉头像》等,作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及收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