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雕《门神》的创作随想

[日期:2016-12-1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 核雕作为我国著名的艺术雕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苏式核雕工艺精湛,近几十年既有一脉相承的发展,又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创新。本文作品《门神》选自于中国传统古典人物题材。本文从选材、构思、雕刻等方面阐述了这一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笔者对核雕事业的一些所思所想。

 

  关键词:门神 核雕 雕刻

 

  一直想创作一个最贴近大众的神话人物,翻了很多资料,迟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那天和一个北方的朋友聊天,聊到一个关于神话人物的话题,我问他,你觉得最贴近你们的神是什么,他翻开手机给我看了他门上的一对画像,于是我肃然起敬,那是一对画得很艳丽的门神。

  门神: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门神之神诞之日为正月十五日,民间多有在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并於大门口张贴(以进门者为视角,贴于门两侧,画中门神以对脸相视为正确的传统贴法,反之则为民间流传的“贴错门神”)门神的习俗。

  一些著名的传统木刻版画产地,也以印制门神版画而闻名,如杨柳青、潍坊和桃花坞等地。门神绘制也多姿多彩,有的头戴虎盔,有的穿袍挂戴,年画上还饰有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喜庆图案,以祈吉祥。

  门神的版本也有多种,在最早为神荼,郁垒。但唐太宗后人们所说的门神一般为秦琼和尉迟恭,而我所刻画的门神就是后面两位。

  我认为门神的关键在于神态、形态、穿着。门神,顾名思义,其为守门镇邪之意,故其神态必须威严,眉宇,眼神,鼻子,嘴巴都需要表现出严肃庄重之意。再谈形态,其身材需魁梧,动作需张扬,整个形态需要饱满,这样才能更加符合驱邪祈福之意。而对于其穿着那也有讲究,衣着需要华丽,有装饰感,才能寓意吉祥。门神配有飘带,其更能体现神的身份,流苏与穗子又显现出优雅与高贵,服饰需伴有鱼鳞纹,祥云纹,如意纹、太极图等。

  门神为一对,选材时需要选形状大小,果实厚度相近的橄榄核,人物需对称,不可一顺。

  所有需注意的确认后,那就要开始雕刻了,核雕作品在雕刻的时候,一般有两种雕法,一种是浮雕,一种是圆雕,而我所创作的门神是属于浮雕,这是老一辈艺术大师在创作人物作品中最常用的一种雕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其首先表现出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能充分表现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

  下面就是对整个素材的布局了,门神身形魁梧挺拔正符合橄榄核的形状,所以将人物按适当的比例定位于橄榄核上就可以开始画样了。

  画样结束开始出胚,门神无论从衣物到配饰均需精致雕琢,所以出胚基本很简单

  下一步门神的雕刻,门神的创作之所以比较难与其穿着形态有很大的关系,飘带,流苏,鱼鳞纹,祥云纹需一一刻画出来,如何让飘带飘逸,让流苏不至于死板这是需要长久的积累的。

  大体雕刻结束那最后一步就是开脸了,所有做人物雕刻的人都知道,脸部的好坏决定你这件作品的成败,而之前我们就说过门神其神态必须威严,眉宇,眼神,鼻子,嘴巴都需要表现出严肃庄重之意,眉宇间距要适中,天庭需饱满,整个脸型不可过长,不然无法显示其威严之意。鼻子要偏大,更显气势,嘴角不可上扬,否则会显轻蔑之意。

  门神的创作可谓使我感想颇多,一是对于题材的选择,题材的选择往往是一件作品是否可以成为经典的决定性因素,而选择题材需要的是对生活的灵感,有时候做我们这种艺术创作的需要泡一壶茶,静下心来细细的去品味,当今的社会被利益驱使的太多,能静下心专心于作品创作的人也越来越少,很多人忘记了初衷,忘记了那种创作的乐趣。

  题材后面就是选材了,好的材料越来越少,核雕的兴起让橄榄核有了新的出路,只要有商机那大批的商人就会进入,价格不断的抬升,一核难求的情况时有发生,更让我气愤的意见事情就是竟然有很多人拿着很好的核子去做珠子,虽然很多东西市场说了算,但有时候我们不能抛弃的太多。

  选材结束说到雕工,现在核雕大军突起,不但老一辈的重新回到核雕的创作上,很多现在文化层次很高的人也在从事核雕的创作,但我在这里想说,刀工是一刀刀练出来的,没有速成,更不是所谓的高科技可以代替的,好的作品需要的是神韵,需要的是气息,这不是所谓的机雕所能刻画出的,还有就是奉劝一些前辈,作出你们的榜样,踏踏实实回到核雕创作,回到我们的核雕传承上,不要太商业化,这是本末倒置了。更提醒年轻人,踏踏实实练好你们的手艺是第一步,不然你不是一个核雕创作者,你只是一个商人罢了。

  从事核雕的人越来越多,好的作品却越来越少,这个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反思,一直做些所谓的老三样意义到底何在,我们不是操作员,我们是艺术创作者,我希望很多人能回到我们!

  

参考文献:

  [1] 《古典人物线描画谱》邓敦伟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2] 《门神文化研究》 吴天明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6

  

作者简介:

  朱凤,1964年生,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代表作品:《双面十八罗汉》、《宝莲灯》、《特小108罗汉头像》等,作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及收藏。

  徐文明,1963年生,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潜心橄榄核雕刻创作三十年,善于圆雕、浮雕和镂空雕。核雕作品题材涉及宗教神话、历史人物、明见典故等元素。代表作品:《水浒108将》、《门神》、《浮雕八仙》、《蜀汉五虎将》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