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乱针绣之传承与发展

[日期:2016-12-1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中国拥有5000年灿烂的文化,刺绣史源远流长,传统工艺美术更是积攒与传承了世世代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与心血。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涉外艺术门类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意识的觉醒与形成,其艺术价值,艺术语言、开拓性创造思维和自由性特征与现代、后现代美术思潮相同步,有待更广泛的拓展。

 

  关键词:传承 发展 演变 创新

 

  中国拥有5000年灿烂的文化,刺绣史源远流长,传统工艺美术更是积攒与传承了世世代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与心血。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涉外艺术门类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意识的觉醒与形成,其艺术价值,艺术语言、开拓性创造思维和自由性特征与现代、后现代美术思潮相同步,有待更广泛的拓展。

  乱针绣,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刺绣门类中的佼佼者,作为一种全新的独立绣种,在技法上以不同的事物做多种针法上的转变使作品呈完整统一。它最初的创作原理来源于西画,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即而形成了其标新立异的风格,它即传承了传统手工艺的技法,又融合了东西方手工艺差异的精髓所在。中国的传统工艺很注重材质的自然品质,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材质之美往往是体现作品对外部展现,视觉所达的最表层艺术行为,人的感官对材料的光泽,质感和纹理产生各种心理和审美感受,而对于“天生丽质”的桑蝉丝,在艺术门类作品的表达上尤其突出。既要注意保持材料的自然质地和纹理,又要能巧妙通过各种手法,丰富材料质感和纹理变化。强调了艺术形式表达的多样性和多维性、强调了材料和技术的综合性、多重性,独特性,以求最佳艺术效果。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漫长的发展后,逐渐演变为多种具有典型性文化特征的纹饰和图形,如众多的传统吉祥图案,这类以围绕中国元素为主体风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作风格之路带来新的活力。这些图案历经千百年的沉淀和传承,获得了不断地完善演变创新,既用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或是抒发情感,又表达对吉祥、平安、幸福等和谐生活的向往。这类传统图案的原形主要是通过谐音或是寓意表达出来的,例如梅花鹿有着“禄”的象征;鱼有着“余”的象征,寓意年年有余,食物丰腴;鸳鸯有着美好姻缘的象征;仙鹤、松柏有着“寿”的象征。它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圆点,更是弘扬与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立根点。是一种注重表达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和谐共生的意境美艺术,将自然中捕捉到的美通过绘画形式进行乱针艺术手法更真切的诠释,丰富的线色变化、各类针法的巧妙运用、粗细丝线的穿插和细节的精确描绘,总能透着浓浓的中国味。

  例如:乱针绣作品《山水源流》

  作品以浓墨淡彩的画风为主,山色苍茫,水白如练,一脉流水从悠远的山间蜿蜒而出,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往何处去,抑或可以说,只知从来处来,到去处去,画意深远,富有禅意。烘托出此地山水的清真雅正,而单笔针法则刚柔并济,时而劲见洒脱,时而飘逸婉约。山水画卷,山川道路,丘石树林为一体,以有形的针法更显山水之内在清远的和堂正气象。

  灵感的来源,乱针绣艺术的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之上的,蕴藏着众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姿,感染着观者的心灵,惊叹了手艺人的心灵手巧。有时一组雕塑,一组瓷器,就能有很好的构想,然而艺术家的奇思妙想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需要了解更多与体裁相关和未必相关的一些信息知识,类似它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的综合理解的添加与删减,完成主体作品的构思,顺利流畅的做出一幅幅佳作。创作中素描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西方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不断提升自身艺术创作能力的坚实砥柱,它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展现力捕捉到,事实上是感受到一些常人所未察觉的艺术灵感,在这些灵感的基础上借助于色彩、明暗、线条、透视,融合意象与针法,画面式呈现。如果说素描是西画的基础,那么色彩就是它的门户,双目所及之处,尽是审美价值。

  例如:乱针绣作品《荷素》

  作者自然唯美的创作风格,柠檬黄和翠绿的线色大面积豪放式覆盖却又显得柔美典雅,流线式交叉针将粉紫色荷花高洁,清香,温馨感显露无遗,淡雅中透着厚重质感,突破了世俗的逻辑阈限及尘世的喧嚣,浮躁。整幅作品以迥异而传统的西方抽象形式手法展现,长短针线色立体交叉,深绿色及多色色线层层堆积为画面平添深邃美感,也表达了作者自内蓄生宁静致远的一种浪漫主义情怀。

  在现在这个艺术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不论是基础的素描,色彩,还是其他艺术派系,都有着它特定的难度,想要创作经典代表性作品,本质上是对艺术家本身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主题思想的统一,主体构造以及作品风格的定位,都阐述着是否不可替代的含金量。任何一幅优秀艺术作品的产生或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它反映了作者对前人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发展,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的反叛与超越。

 

参考文献:

  【1】 向旭 . 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M】 . 四川大学美术学院 .

 

作者简介:  

      陈赛姣,女,自幼受其母方美珑的影响,学习了,素描、油画、水彩及乱针绣。由于对艺术热衷的向往与追求,继而远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并拥有了个人公司,在跟随母亲进行乱针绣的艺术创作道路中,作品渐渐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