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中国,狮子一直是人们推崇的辟邪祥瑞之物。各个历史时期,艺术家们塑造的狮子艺术形象都有所不同。本文论述了我国历代狮子的造型艺术特点,并论述了作者创作木雕《中华醒狮》的感悟和技艺要领。
关键词:木雕 狮子 艺术
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寓意深长地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狮子,强悍威猛,在动物王国,被称为“百兽之王”。法国拿破仑将中国比喻是一头沉睡的狮子,表现了他对中国的敬畏,也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而习主席的讲话强调:“中国醒狮”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则向世界各国表明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
在中国,狮子一直是人们推崇的辟邪祥瑞之物。同时,也是封建王朝统治者王者风范和威武气概的象征。尽管各个历史时期,人民塑造的狮子形象有所不同,如汉唐时期的强悍威猛,元朝时瘦长有力,明清时期的温顺可爱。但不管怎么变,历代的狮子都受到中国人民的推崇。这是因为,在华夏文化中,狮子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象。
古往今来,中国的狮子与龙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这头睡狮觉醒了,中国人民也从此站起来了。经过几代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已经把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醒狮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笔者作为一名民间工艺家,长期从事木雕技艺工作,研究和雕刻狮子,也创作雕刻了不少狮子。一直在想再现徐悲鸿大师笔下雄狮的庄严、威猛、刚强的形象,经过多年的构思、研究、终于创作成功木雕《中华醒狮》,受到了各界的好评。笔者在这幅作品的创作的过程中,对如何创作出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浩气的狮子艺术形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首先,要深刻理解中华狮子的文化内涵,立意高远。笔者创作的中华醒狮形象既庄严又和平,既威猛又可亲,既刚强又文明,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我国民间通常以吉样物形象物来塑造狮子。唐宋以来,头大脚细,活泼玲珑,各竞风流的狮子,成为千家万户人们心中的吉祥物。而艺术家们也以我国传统民间喜闻乐见的狮子形象来歌颂祖国,表达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我国的民间狮子的独特面貌,大放异彩,完全是由于输入了华夏文化的血液,既保存了狮子的威武,又赋予了它吉祥的面貌。笔者创作的中华醒狮形象既庄严又和平,既威猛又可亲,既刚强又文明,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其次,在创作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的精神。所谓继承传统,就是继承我国民间狮文化中的狮子艺术造型和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苏作技法”。在我国民间,南狮、北狮、宫廷狮和民间风俗狮,争芳斗艳,产生了麒麟狮、鱼身狮、风狮、火云狮、门墩狮、压棚狮、石敢当狮、墨斗狮、砚床狮、木床狮、椅腿狮、面具狮等。雕刻艺人们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用雕塑的技能,产生了石雕、木雕、玉雕、漆器、青铜雕、金银雕等,可谓造型丰富,千姿百态。考虑再三,我选用了红木种类中名贵木材印度黄花梨来雕制体现当今中华民族精神的狮子。作品长148厘米,宽83厘米,高106厘米,重达178公斤,气势非凡。
在雕刻技法上,我用的是传统“苏作技法”。从设计制图,精选材料,到下刀打粗坯造型和雕刻,都运用了苏作技法。传统的雕刻狮子强调:“十斤狮子九斤头”的造型技法,重点表现狮子的头部特征。因此,笔者在创作《中华醒狮》时,首先重点刻划狮子头部形象和面部表情,狮子昂首挺立,炯炯有神的双眼注视前方,具有高瞻远瞩的非凡气度,展现对未来发展的自信。
传统的狮子形象“闭口笑,开口威”,而这头醒狮则呈开口状,似在迎风呼啸,大有“狮吼一声、气壮山河”的震撼力。在雄狮身上雕刻岀了百粒卷珠式的卷毛,象征着“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百战百胜”的坚定信念、“大展鸿图”的美好未来。中华醒狮脚踩大地石板,四足抓地有力,给人们有一种平稳、坚强和坚不可摧的感染力。
为了衬托浩然正气的狮子形象的神威,设计了相随的方型底座,方型意味着威震四方。底座上边框满雕回纹,象征回绕珍爱和平,寓意吉祥如意;四角立柱雕刻莲叶荷花,寓意清平和谐;四周围板则雕有万里长城和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以长城象征祖国的锦绣山河,以富贵牡丹象征祖国的美好前程。作者在传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除了应用多种象征手法外,还综合采用圆雕、镂雕、浅浮雕等工艺,栩栩如生地展示狮子形象,惟妙惟肖地描摹狮子神态,并以华丽的底座衬托狮子的雄伟,让醒狮与底座珠联璧合更为雄壮的相得益彰。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木雕《中华醒狮》寄托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习主席所说的“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追求幸福的梦,追求贡献世界的梦。而我们的艺术创作正是为了 “扬国之重器,弘中华神威”,既要表现“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形象,又要展示狮子威武的神韵和磅礴的气势,以此表达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相处、祖国共同发展、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三是要推陈岀新。我国工艺美术界有很多的优秀传承题材的艺术作品。今天,我们要创岀一件国宝级艺术珍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们付出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只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如:我们在继承我国民族狮文化时,创作填补了艺术空白的黄杨木雕<<狮子如意>>,谐音“事事如意”,刻岀了人们的心声;还有家具中创作的<<九狮太师椅》等。这次笔者创作的《中华醒狮》是又一次的推陈岀新。其目的是弘扬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让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代代相传。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多岀传世之作,将优秀的传统艺术传递给下一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为我国的工艺美术振兴与发展,为艺术宝库添上一块砖,加上一片瓦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子云 编《中国雕塑艺术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年3月1日出版
作者简介:
盛祖保,1954年生,苏州市常熟人,苏州民间工艺家,工艺美术师。1972年进入常熟红木厂。1993年创建常熟市盛世红木雕刻厂。长期从事红木雕刻与设计创作。擅长雕刻红米小件,尤以雕狮闻名。参与雕刻的《千狮台》曾创下世界之最“吉尼斯”纪录。作品在国内多次获得金、银、铜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