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面绣

[日期:2016-03-2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苏州刺绣历史长远,苏绣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两大类。其中双面绣是苏绣艺术之中高超技艺的最鲜明的表现形式。相比与单面绣,双面绣的绣法更加严格,正反两面不留任何一点针脚变化的痕迹。更有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两种特殊而奇妙的绣法。双面绣是苏州最鲜活的象征,绣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情和文化。

  关键词:双面绣针法文化

 

  苏州刺绣历史悠久,从三国时代起就有了记载,随着数千年的发展,人类审美的变化,苏绣的种类、图案、用途越来越丰富。从宏观上(观感)分,可分为双面绣和单面绣。在苏绣艺术之中,双面绣集中体现了苏绣技艺的高端水平。

  双面绣是指在一块底料上,绣出正反色彩一样的图案,不留任何一点针脚变化的痕迹的一种绣法,其绣品的正反两面一样整齐匀密。双面绣用于屏风、台屏、摆饰居多。而单面绣只要求正面的整齐、工致,反面的针脚线路可随心所欲。其背面装裱画版,外加中式或西洋画框,一般悬挂于墙上,供人欣赏。由于单面绣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还可以软裱,即不带画框、玻璃和背版,制成卷轴型,便于携带,所以深受大众喜爱,市场占有率极高。但是从工艺技巧上来看,双面绣的起针和收针以及针脚转变需要藏得不着痕迹,可知其的技艺更为复杂。

  对于双面绣,选用的底料较为透明,这样能使绣面更具有通透感和立体感。尼龙绢是制作双面绣的最佳选择,其薄如蝉翼、透明坚韧,而且弹性好、牢度强,不易折皱,适于镜框装裱。而单面绣的底料较厚,不透明,为了掩饰反面不规则的针脚线路。此外,苏绣对于绣线的要求很高,而装饰性的绣品大多都采用花线。苏绣的花线由桑蚕丝制成,质地柔软、光滑,一根花线可分为两绒,一绒又可分为八丝。刺绣时使用的花线越细,绣出的成品越精致。

  双面绣的绣制过程一般要求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针前将线尾剪齐,不能打结,从绣面上往下刺,再在离针二三丝处起针,将线抽剩少许线尾,下针时将线尾压住,连绣几次短针,将线尾藏住。

  (二)绣时应把针垂直,避免刺破反面的绣线。

  (三)掌握住排针:按次序非常均匀地排列针脚,疏密均匀,衔接自然,才可使两面相同。

  (四)收针时,要注意藏头,将线尾隐藏在最后的针脚中,不能露出线头。

  苏绣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苏绣注重运针变化,常用针法有:齐针、散套、施针、虚实针、乱针、打点、戳纱、接针、滚针、打子、擞扣针、集套、正抢、反抢等。最常用的是齐针、滚针、散套针。也是双面绣常用针法。

  齐针,又称为缠针,它是用直线条从一边倒另一边直接绣成形体,用斜行的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由一边起针到另一边落针,方向一致。在运用这种针法时,起落针都要在纹样的外缘,线条排列要均匀,不能重叠,不能露底。这种针法应用比较广泛,花鸟、山水和云雨等图案都会用到。

  滚针又称为棍针,刺绣时依其形状而绣,形状如棍眉。依纹样线条前起后落,针针紧秘,线条长短一律。转折处可略短,以便转折。绣好第一针后,第二应在第一针二分之一处落针,使针迹藏在前一针之下。第三针落在第二针的二分之一处,紧按第一针线条的末尾,以此类推。此针法一般用来绣花叶的茎、昆虫的须等等。

  散套针又称长短针或相针,适用于表现大块面的彩色绣,使其由浅到深或从深到浅的明暗层次变化,有助于表现花草、禽鸟、走兽等的生动姿态、逼真形态。具体绣法是:按动态排针迹,针脚一长一短或一长二短,外缘的针迹要求整齐,内侧长短参差。第二排一针间隔挨着一针,仍需一长一短或一长二短,线条要接得均匀,并插在第一排针脚的二分之一处,以此类推。最后一排针脚外缘针迹要求整齐,针脚要紧密。整个过程,要求针针镶嵌,参差排列。

  最为常见的双面绣是绣品两面图案相同,而苏绣艺人善于总结经验,独辟蹊径,创造出两种技艺更高超的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这两种刺绣技巧不仅需要满足普通双面绣的要求以外,还要照顾到双面针脚、丝缕、色彩互不影响,针迹点滴不露,正所谓天衣无缝。

  双面异色就是正反两面图案相同,颜色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双面异色苏绣作品是《苏绣猫》,一面绣成黄猫,另一面则为绿色的猫。还有更令人叹为观止的双面异色立体绣,代表作《云龙腾飞》,将金线、银线和真丝花线相结合使用,一面绣成腾飞的金龙,另一面绣上银龙,突兀在绣面上,栩栩如生,既是绣品,又看似雕塑。

  双面三异绣,是在1980年,苏州刺绣厂邱秀英和殷濂君艺人所创造的。所谓三异:异稿、异针、异色,就是绣面正反都有绣,但两面的图案、针法和色调都不同。最为代表的是正面为虎,反面为豹。这种绣法除了满足双面异色绣的要求以外,对于图案要求很高,尽管两面的图案不同,但还要求两面的图案的轮廓必须一致。

  在绣制双面绣时,应掌握三大要素:用寄针的方法代替打结;排针要顺序进行,不能跳针,防止反面形成斜度,影响效果;一根线绣完后用寄针的方法藏好线尾。

  双面绣是苏绣艺术的精华所在,排针要虚,能表现轻薄、透明之感;排针密,表现浑厚感。对于不同的绣制纹样,必须考虑图案表现的实虚之感,选择正确的丝理变化方向;绣制时,注意针脚长短,颜色镶嵌,力求形象逼真。双面绣因具有剔透生动一大特色,在动物类绣品中占据独特地位,1984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绣制的双面绣《金鱼》荣获波兰第五十六届国际博览会金奖。1986年5月,苏州刺绣厂陈明绣制的双面绣《长毛猫》获保加利亚第六届普罗夫迪夫国际博览会金牌奖。

  苏绣是苏州的一张名牌,而双面绣是苏州最鲜活的象征,精美的构图,细密的针脚,一丝一缕,一起一落,恰恰体现了苏州人的温婉、灵巧、细腻,传递给世界一种安静而精致的美。更重要的是,双面绣的发展,走向了世界,正是在展现苏州的前世今生,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一面是经济,一面是文化。

  参考文献:

  [1]魏乐文.浅谈苏绣[J].温州: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

  [2]张晓颖.苏绣艺术特点浅析[J].南京:东南文化,2000.

  作者简介:

  朱小娟,女,1981年出生于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湖,从小就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二岁就跟着母亲学习刺绣,后从师梁雪芳老师学习更高的刺绣技能,还经常得到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多位刺绣老前辈和艺术大师的指点,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上获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