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器雕刻师培养方案

[日期:2016-03-2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在数千年的玉石雕刻史中,中国的玉器雕刻经历了从新石器时期古拙,到唐宋时期的雕刻的艺术成熟,到秦汉时期的不拘粗犷,明清时期精巧细致的历史演变,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目前,我国玉器雕刻师的培养方案主要以“言传身教”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同时还包括玉雕雕刻厂学习及专业技术学校进行学习。本文根据现代社会对玉器雕刻师人才的需求,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根据自己从事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情况,提出对玉器雕刻师培养方案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玉文化 技艺培养 培养方案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玉文化,近万年的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玉器雕刻技艺,是古人在漫长的生活与生产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演变而成的。

  一:培养玉器雕刻师造型能力

  “ 玉不琢,不成器”新生雕刻师刚开始接触雕刻时可能他们不具备玉雕绘画及造型的能力,没有绘画的基础,不懂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关系及文化背景等,始期作品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不规范”“不符合常理”,其表现为雕刻作品与实物相差甚大,人物形象僵硬等。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讲授中采取讲授素描和雕塑的知识,提升玉雕加工,玉雕设计的造型能力,达到逐步夯实雕刻师的绘画基础能力,使其眼界提高首先学会使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作品。

  笔者在讲授玉雕绘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首先从抓好物体形象塑造开始,进行一些物体,动物和人物线描的训练,然后再进行玉雕加工,设计方面的培养,讲授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再具体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几个训练的方法,例如:训练学生的绘画能力,训练学生感官能力,加强课外速写写生的训练,线描临摹训练,培训学生玉雕造型意境的表达,注重学生玉雕作品的情感注入等。

  一(1):提升雕刻师的绘画能力

  工艺美术的高度离不开个人对绘画的认真深度,初学玉雕时,雕刻师缺乏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尽管他们有正确的视觉感受。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很好的分析形象的特征,缺乏结构的整体概念。针对这样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指出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内部结构,可以通过简单的几何讲解物品结构,争取做到绘画基础能力和玉雕技能相结合,笔者让自家徒弟每天饭后临摹各式图案,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填色,加强其构图,临摹能力。

  一(2):训练雕刻师户外速写写生能力

  户外写生不要求画面十分完整,只要求绘画作品形态,比列,结构和特点明确,亦可以根据记忆默写,速写要做到:先画静再画动;先临摹再写生;先慢后快,要求雕刻师多练,速写对与雕刻师在今后对于材料型的把握和设计中有很大的帮助。

  一(3):白描的临摹

  白描的临摹就是以线造型为主,在玉雕的设计中常用,玉器的雕刻的图案以传统古老的图案为多,可以让新生雕刻师多多临摹古老的壁画,装饰画等,训练雕刻师的线条流畅能力,恩给你更好的表达自己内心所表达的画面及图案,同时也能培养雕刻师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4):训练玉器雕刻师的预判,目测能力

  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原石,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如何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材料的自身价值还要看设计师如何设计,避开或做掉瑕疵,这就考验了雕刻师的预判和目测能力,平日拿到作品多看,多审,看清作品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没找到规律,提升自己对物象的敏锐度。

  一(5):培养玉器雕刻师对造型意境的表达

  如何大胆的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设计时尊重传统却不局限于传统的设计手法,意见优秀作品,雕刻技术起到一点的作用,但是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巧妙的构思和有深度的意境,因此雕刻师除了要有一点的雕刻技巧,还要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多体验一些上档次的场所设计风格,以丰富锻炼构思能力,因为时代再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设计的作品要具有时代意义,体现社会风情。这样的作品才有穿透力,才有打动人的力量,意境的表达师中国传统玉雕追求的一种艺术手段。

  二:玉器雕刻师培养的建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培养每一位玉器雕刻师不光只注重技能的训练和传授,“软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复杂的人才培养系统中,既兼顾了职业的社会属性---服务于社会的大众化需求;又拓展玉雕专业独特的学科性质---传统手工工艺在设计和表现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在传授的过程中,首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教学做相结合,理论和时间相结合。充实雕刻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玉器加工设计的想象力,提升自身素质,开拓视野。

  笔者在玉器雕刻师培养的过程中实施模块教学,目标明确,任务导向清晰,每天以任务的形式让雕刻师去完成,整个学习的过程,雕刻师本人明确学习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不断的产生新鲜感,不断激发雕刻师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有效的成果,因为,多年内工作室的学习雕刻师基本没有半途而废的情况。

  多年的高职院校教学经验加工作室常规的培养雕刻师培养心得,针对培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培养方要高度重视玉器雕刻师全方面的培养,不能只为提高效益,单方面的培养雕刻师的某个环节或某类单项技能,为提升产量速度。要不断的加大设备的投入和玉石材料的多样化,鼓励雕刻师多参与各项类比赛,加快培训样雕刻师的步伐,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雕刻师才能为自己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回报,作为中华玉雕文化的传承人我们应积极思考和探索玉雕的教学体系和方案,为培养出优秀的玉器雕刻师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职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省教育厅 2014年1月1日编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及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手册》张茂林 2015年8月1日武汉大学出版

  【3】《詹森艺术史》詹森2013年9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4】《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 王延信 2011年1月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介绍:

  刘译泽,男,生于1991年,助理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师,自幼从父学艺,担任喜玉坊玉雕工作室设计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