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国传统刺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一种艺术,是各族人民在生活中运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异常珍贵的文化产物。纤维艺术是一门迷人又古老的艺术,而现代纤维艺术则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新的艺术形式。纤维艺术包括一切纤维材料所进行的造物活动。当然,也包括刺绣。这两种艺术的结合既有助于传统刺绣的发展,又能使现代纤维艺术的多样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关键词:刺绣 纤维艺术 传承 创新
一、中国传统刺绣
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各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特点、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也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我国拥有独特的令世人惊叹的手工传统技艺:如刺绣、蜡染、扎染、编织、陶艺、雕刻、绘画等等。其中,传统的刺绣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神明崇拜都体现在他们服饰的染织刺绣上。那种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为当代设计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启示。
刺绣,俗称绣花。即按照设计的花样,用绣针将彩线刺缀在织物上,以构成图案纹样或文字。清代刺绣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格,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因被称为“四大名绣”而驰名中外。四大名绣是民间刺绣的佼佼者。它们的出现与发展对民间刺绣和少数民族刺绣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影响。 而苏绣就是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一带所产绣品的总称,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苏绣在明代时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影响带动了全国刺绣技艺水平的提高。苏绣制品分成两大类:一为欣赏品,二为实用品。欣赏品多以名画为题材,“色丝鲜丽,一如图画”,因而又被称作画绣或绣画。
二、纤维艺术与刺绣艺术
纤维艺术是一门古老的编织艺术,从远古走到现代,一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纤维艺术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纤维”是指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具有细丝状的物质,如丝、棉、毛、麻、纸质纤维、涤纶、丙纶、竹、藤等,我们可以把纤维归纳为一切呈线性物质的总和。实际上“纤维”已经被人类使用了上千年之久,如我们用来御寒的衣服,写字的纸张,编织的鱼线等等,纤维几乎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在社会高度工业化的今天,传统艺术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情感补充,成为民族文化的回归。中国传统刺绣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刺绣也可以说是纤维艺术的一种,刺绣艺术变换各异的纹样造型,绚丽和谐的装饰色彩,富有形式感的韵律美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供现代纤维艺术借鉴的艺术形式,它丰富的积淀和深厚的内涵为现代纤维艺术的设计提供了灵感和充足的营养。刺绣艺术是一种民族性的体现,纤维艺术对刺绣艺术的借鉴必然会使得作品传承一些民族的信息,如:民族的图案、颜色、传统的工艺、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这些信息都可以使得作品充满民族性,充满深厚的文化内涵。
刺绣作为一门艺术早已为人们欣赏和接受,如果仅从它作为艺术手段的这个层面上来看,刺绣是一种制作技巧,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一种动态连续的装饰过程,也是一种工艺方式。刺绣的艺术性体现在现代设计中的例子数不胜数,且先不论其他,仅在纤维艺术的应用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传统刺绣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现代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宝库,更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传统艺术,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继承它。在纤维艺术的创作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传统的刺绣与现代的纤维艺术创作手法结合起来,使之更具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 现代纤维艺术借鉴传统刺绣纹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足以说明,在传统刺绣艺术上,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认真挖掘,深入研究。这两个艺术门类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关,而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
三、现代纤维艺术对传统刺绣艺术的借鉴
现代纤维艺术对传统刺绣艺术的继承不再是简单的复制,人们会提取传统刺绣艺术中的精华去进行再创作,在纹样、材料、肌理、色彩、构成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会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中国传统刺绣纹样的蕴含的寓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人们对美好事物都存有向往的心态,因而传统刺绣纹样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思维。
对于刺绣纹样和寓意的沿用和再创造,可以说是对传统纹样认识的一种发展和提升,而一种新的民族艺术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我们摆脱传统的审美观念,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刺绣艺术的表现精神、充分认识和理解来自现代设计的各种潮流的基础上,做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一个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崭新的民族形式,才能创作出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
四、现代纤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和创新是现代纤维艺术借鉴传统刺绣纹样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继承首先是对传统刺绣纹样艺术丰硕成果的继承,提倡继承优秀传统,必须先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我认为继承刺绣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前辈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传统刺绣艺术智慧的结晶。单纯的复制传统的刺绣纹样或脱离传统纹样本身的“创新”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传统刺绣纹样是先辈们辛勤探索和不断创新成果的结晶。创新和传统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刺绣纹样的发展规律,才能切身感受到创新才使得传统刺绣纹样能够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继承传统的关键在于推陈出新。创新更是在渐进中继承,继承中的变革。现代纤维艺术要立足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艺术创作必须有感而发,作品必须有意境;不要束缚观念,艺术创作必须“不择手段”;艺术修养决定了审美水平,而这些都是必须终身积累和培养的;艺术创作和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息息相关。
结语
刺绣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性差异、强烈的地域特色,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重要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历史、地域、宗教、文化、习俗、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形成千姿百态的刺绣艺术,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现代纤维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新品种,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是以不同的纤维材料来进行设计及制作的。刺绣和纤维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纤维艺术是通过传统刺绣的纹样来进入人们的生活,而刺绣也可以说是纤维艺术,是通过丝线,以绣针将刺缀在织物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把传统刺绣纹样运用到纤维艺术的设计中,正是强调传统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的结合,可以形成新的设计手法与理念,赋予现代纤维艺术更强的张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林乐成《纤维艺术》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 年。
[2]蔡从烈、秦栗、薛建新《纤维艺术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年。
作者简介:
陈群英,女,1969年,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民间工艺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高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余福臻,擅长绣制花鸟、鱼虫、人物、动物、山水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