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以《雄狮》作品为例,论述了绣制动物题材作品的几个要点:一是要深刻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与内涵;二是根据作品表现的内容特点和意境,合理布局;三是科学地运用多种针法和绣法,塑造完美的作品形象。
关键词: 雄狮 刺绣 技法
狮子,强悍威猛,在动物世界,有“百兽之王”之称。在《圣经—旧经》中,狮子雄悍、英武、威风凛凛,被人们视为高贵的英雄。在中国,狮子一直是人们推崇的辟邪祥瑞之物 ,特别是威武的雄狮,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可是,运用刺绣技艺表现雄狮的形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高科技相机拍摄的动物照品更为清晰、有质感。这就对用传统绣技刺绣动物摄影形象提出了挑战,要求刺绣技法不断创新和突破。只有有了精湛的绣技和多样的针法运用,才能绣制出摄影作品的自然艺术效果。
在此,作者以绣制摄影作品《雄狮》为例,谈谈创作绣制的过程和感悟。笔者认为,在绣制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深刻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与内涵
要绣好一幅的作品,首先要把绣稿的性质弄明白:是国画,还是油画、素描或是摄影稿。这是因为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绣稿,其艺术表现手法也会不同,而我们的刺绣技法也会隨之不同。《雄狮》是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摄影艺术家在摄影过程中突出主体,巧妙捕捉了雄狮的最威严的刹那,生动表现了雄狮威风凛凛的艺术形象。作品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视角。
如何绣好这幅作品呢?要使我们的绣品能达到其应有的艺术水平,就要求绣娘不能仅仅光坐在那里绣了,而是要出去,去看看大自然中的雄狮,然后再从刺绣角度来分析《雄狮》,如何用合适的针法、线条、颜色表现出雄狮的威严气概来。
经过反复研究,我认为绣制《雄狮》必须要用细乱针结合,多种绣法,才能体现出狮子的威猛、勇敢和慷慨,权威与力量的象征,才能把作品中狮子眼神犀利,鬃毛飘逸,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现出来。
二、根据作品表现的内容特点和意境,合理布局
《雄狮》作品原本是一幅摄影之作。其背景本来是用来衬托雄狮主题的。根据我以往绣制动物的经验来说,背景的绣法不能太过于复杂化。因为狮子是主角,在我们做之前一定要把作品整体看透,然后根据作品的画面色彩和形态来设计用什么样的针法表达。狮子作品背景很深,是为了用来衬托出狮子的庄严和英武。于是,我绣背景采用了乱针绣中的三角针,用2丝绣制,不能绣得太密,但也不太过于稀疏,而是做到稀疏有致,恰当好处。当背景绣好后,就开始绣制狮子,狮子整体色调是金黄色的,整体的毛发蓬松轻盈。我就采用乱针绣中的交叉针来表达,把狮子的毛发用交叉针,从下往地做,开始打底,打底的线不能太细,用一绒就可以了,在毛发的前端稍微可以细点的,因为绣制动物不像人物和花鸟,用的针法比较有规则性,
动物的毛发本身就很散乱。但在刺绣动物毛发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越乱越好。其实,毛发是丝缕分明,灵活生动的,在绣制毛发的根部时,必须顺着动物肌肉的走向而做。毛发的发端是可以随意自由摆动的,只要毛发根部是连着动物肌肉走向就对了。这样做出来的毛发就很有质感,毛发顶端做的再乱再散都没关系,因为毛发的根端是贴着肌肉走的,就会看上去像从身体皮肤里长出来的毛发一样,自然而又不死板。如果不按这样做法的话,动物的毛发就会做得一团糟,乱得理不出次序来,会让人 感觉不生动。
动物的鼻子都很油亮光泽。狮子的鼻子也是如此。在绣制鼻子的边缘都要非常小心,因为边上有比较深的暗面,我在做暗的部分用平套针做,为了衬托出鼻子的立体感,在绣制过程中要把暗的色调把握好。绣制鼻子采用了多种针法,开始用六丝平针绣打底,形成鼻子的轮廓后,用两丝的散套针法根据照片的色彩有层次的再加绣,浅的地方做的淡些,深色的地方做的深些,中间再加过度色,越往上加绣就越精细,这样雄狮鼻子的立体感就体现出来了,做到照片上雄狮鼻子应有的效果,甚至比相片还要完美。
狮子的眼睛是很有神的。我在绣的时候,先把眼睛的四周用平套针摊平打底,然后用平针两丝把眼睛里的亮点绣出来,有了轮廓后,再用平针中的散套针法把中间色加进去,虽然眼睛绣制的地方只有黄豆那么大小的方位,但是每绣一针都是非常关键的。眼神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在刺绣时对色彩的把握一定要多加注意,偶尔在边缘处稍微加用点小乱针,在眼睛的西周有颜色的交接处可以加点相应的亮色进去,这样绣制出来的作品会更具有生动灵活性,眼睛也会更有神韵感。
三、科学地运用多种针法和绣法,塑造完美的作品形象
每幅作品都要用多种针法和绣法表现。但是,用什么针法和绣法表现,这就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和绣娘的经验和审美来判定。雄狮作品是一幅乱针绣作品,一般动物的毛发绣制都会采用乱针绣,乱针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雄狮下部的毛发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毛发首尾不用衔接,非常自然的搭往,开口的地方和每个边都是可以再添加针脚的,一个边、两个边、三个边、交叉扩散形成。丝缕分明,毛发轻盈,丝丝缕缕的毛发就很有层次感的体现出来了,乱而不散,丝缕中还具有层次感。狮子面颊上的毛发没有那么长,在绣制时,不能针脚太过于长,太长会显得狮子很瘦,没有那么威武,我们在绣制中用针一定要得当,用小的交叉针,先稀稀疏疏的摊平,在加针往上走的时候可把上面长的针脚覆盖掉些,丝缕要分明,层次颜色也要慢慢加进去,交叉,重叠的依次绣制,这样面颊上的乱针绣毛发就没有底下的乱针绣毛发那么长了,乱针绣是种自由多变性的针法,随时随地都可以延伸出来的,其针法做出来的狮毛效果完美、多变,有立体感、层次感,而且灵活,真是表现得淋漓精致。这就是乱针绣的魅力所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杨守玉开创的“乱针绣”是对传统绣法的改革,在更深层次上对苏绣制作动物的毛发和色彩搭配,明暗对比方面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更好地体现了出动物的生动活泼。我在刺绣《雄狮》作品时,就采用了多种针法和各种相应的苏绣技术,否则根本创造不出具有很强苏绣艺术风格和完美的艺术效果。
当作品完成后,一幅生动逼真、威风凛凛的狮子便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时,我内心无比的兴奋。但是,我又想,艺术永远是学无止境的,探索无止境的,创新无止境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刺绣技法,不断地超越自己,使自己的刺绣技法不断的成熟完美起来。
参考文献:
【1】朱凤编著《苏绣》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3年1月出版
【2】李明 沈建东著《符号江苏 苏绣》 译林出版社 2013年1月版
作者简介:
陈华芬,女,工艺美术师。在镇湖创办了自己的绣庄。代表作品《人物肖像》、《佛像》、花鸟山水地屏,屏风,装饰画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奖项,广受国内外客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