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绣品创制者以唐代画家唐 张萱《捣练图》为蓝本,、纵37cm、横147cm ,在针法的技巧上完整体现唐代人物画的风貌,论述了绣品的创作。
关键词:苏绣 民间工艺 《捣练图》 散套施套等针法 精细雅洁
一、故事情节
《捣练图》是中国唐代一幅名画,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系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烫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在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二、钟情原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了《捣练图》的介绍就被吸引了,那时候就想如果我用双面绣能的技法表出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 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特点,把我们古代妇女辛苦劳动的情景用刺绣的技艺表现出来觉得很有意义。能够让懂得苏绣和不懂苏绣的人看了都喜欢,并且真正了解苏绣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三、图案的拷贝
由于古画临本年久磨损,剥落,很多衣物上的花纹头饰很难辨识,唐代服饰是中国古代也是服饰的典型代表,想要拷贝这幅名画,对于我来说是有极大的困难,于是我大量收集很多中国唐代服饰有关书籍,进一步的了解研究唐代服饰风格的特点一一理清,为把原作更精确的拷贝在刺绣面料上,也为再次创作这幅刺绣作品打下了第一步。
四、艺术创作
刺绣创作的中也是学习中国历史和绘画艺术的过程,此前也有对唐代绘画进行研究的文章,但是对盛唐时期工笔仕女画领域加以研究的却不多,盛唐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兴盛,使工笔仕女画形成了该时期的鼎盛之貌,从一个新角度探讨盛唐时期的工笔仕女画作品与张萱的绘画作品之间的内在精神关联,我以为是很有意义的。从作品的构图、人物造型、色彩三大方面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盛唐工笔仕女画风格面貌对后世的影响。《捣练图》关键是人物、服饰的把握,主要采用小乱真的方法来制,可以凸显出人物的细腻,高贵。绣制服饰时主要是把握好衣服的皱纹绣法,皱纹处要着重加 深,深浅之处用中间色条和,必要时组合丝线并加以变化。我以四丝打底,三丝加冷暖色,两丝加密,刺绣衣裙上面的花样,给人以纯洁高雅之感。裸露在外的皮肤 和手颜色看上去容易把握,但色彩上差异也很大,表现肉色也要有好多种色绣的配制。采用两丝打底,用横斜交叉的线条绣制,分块面打底,绣时先淡后深,明暗部 块面交代清楚。在绣制脖子和胸部时,同样按横斜交叉的小乱针,分块面打底,绣时先淡后深。人物的绣制最难把握的是脸部表情,也就是开相。每块肌肉不能有一 针之差,一针不能太长或太短,否则全功尽弃,这就要求经常用光影对照。脸部是重点,同样小乱针横斜交叉,两丝打底,先淡后深,明暗部位的层次应交代清楚, 当绣到脸颊的肌理时,用一丝加中间色。耳朵部分,用一丝粉色丝线,微微地绣制,针脚要短,以使脸部的粉红色显得鲜艳。鼻子部分同样使用这种方法。接着绣制 嘴巴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歪斜。嘴角边的一针,就能决定这一张脸的表情,是在笑还是在哭。眼睛上的走针是最重要的,眼睛的大小关系到它与面部的比例是否协 调,所以用针不能有丝毫之差,上眼皮用色和下眼皮用色有上深下浅的关系,上眼皮还要用很细很细的丝线绣制出稍长微微翘的眼睫毛来,下眼皮,只要用很细很细 的丝线微微的绣一下眼睫毛就出来了。眉毛勾染要非常仔细,先用淡灰色把具体的形状勾勒出来,再用打底丝线和针法结合,外细里粗,层层加密,绣出蓬松感,好 似肌肤里长出来的一样,自然传神。最后胸前、手上、脚上、头上,均饰有金银饰品,里面还镶嵌着翡翠和宝石,用二丝线按照饰品色彩把金银手饰上面的花纹绣制 出来,花纹就显得特别精致。形式上具有既统一又变化的整体美感,每一个人物,每一根线条都刻意地使之统一于整体之中,人物众多,但不琐碎,丰富而变化的线 条很好地显现出不同色度的对比,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关系。人物、道具的用线变化多样,使作品充满节奏,富有韵律,从而达到和谐统一,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绣出了原作“态浓意远淑具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特色,表现了苏绣精细雅洁的技艺特色。
要绣好一幅作品必须了解该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读懂作品的意境,在制作前必须细致观 察作品的色彩,确立线色前后层次的协调统一,在此基础上注重针法的运用,要根据人物、场景中不同的物体,采用相应的针法,注意疏密关系。这幅作品的创作, 是又一次的新的探索。让我们在苏绣艺术的天地里,不断地创新,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为发展苏绣艺术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任嘒闲、周巽先、张美芳编《乱针绣法》轻工业出版社 1982年6月出版
【2】孙佩兰《苏绣针法与技巧》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出版 第一版
作者简介:
濮伟芳,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针艺轩绣苑总监,代表作有《桃潭浴鸭图》、《荷花图》、《达摩过江》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工艺美术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