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玉雕设计制作

[日期:2016-06-2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中国玉器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他在人们的灵魂中扎根,为世人崇拜。我们有责任把他传承下去,去探索、学习,提高技艺,让玉文化更加辉煌。

       

     关键词:玉雕设计 出坯 了面 了手


       一、玉雕设计取材

      玉器题材多采用于典故、吉祥如意,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根据料的形状、颜色、毛病走向,设计作品。一块材料上有多种颜色的,可利用其颜色作俏色,要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流畅,要把材料看透,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材料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做到造型优美,还要把料用足,根据材料制作玉器作品,材料整齐,毛病少,可作炉瓶产品。韧性差,质地粗,可作动物件,好的玉料,韧性好、质地纯,可作玲珑作品,因为有的地方要镂空,但不能过度镂空,易去整体美感。要根据各种原材料,来创作多种类别的玉雕作品。

      玉雕需要较深的美术功底,又要有较高的艺术创新,否则不会做出好作品,一件作品一个寓意,一份祝愿。设计合理,造型优美,动态十足,使作品有活力,要体现动静结合,主次分明,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相互衬托,玉器纹饰要根据造型的需要,讲究章法,统一和谐,了手细腻、流畅、娴熟,有劲道、干净,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创作玉雕要有灵感,必须多学习,多实践。比如在2013年创作的白玉籽料《八角素瓶》,作品选用新疆产白玉籽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作品以表示平安的八角为主题造型,两旁以兽头作瓶耳,并配以活环装饰,是瑞气临门、福寿安康的吉祥象征。整件作品造型端庄典雅,做工精致,是一件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玉器作品,并荣获2013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二、玉雕了面艺术

      面常在炉瓶产品中运用,了面手法可分浮雕和平面雕两种。有时仿古面还在撞好的地子上再勾砌汉纹,利用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原理,给人以双层面美的感觉,浮雕面用压缩透视的方法来表现对象,平面了法是在产品的空白处(即光面)施以适合的纹饰,以人以美的享受。面的样式可按图案的理论基础,结合产品造型进行装饰设计,一种是在产品的主要部位施加大面积的装饰,组成装饰面,再把产品的盖、颈、肩、圈、足施以适合的面,但面与面、面与产品题材以及吞头等要一致,起到对比、联系、呼应的作用,另一种是在产品的关键部位了一段或一块细密花纹,使之与产品大面积的素面形成相互衬托,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

      面的题材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云火、鱼虫、山水、亭园、几何形、汉字体、古代图案等等。但必须与产品题材一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了面的手法(以平面雕为例)在画好的图案上先把主线深深的勾一脚,使边线规矩、齐展。再勾出需顶压的地子,在撞地子时要深浅一致、平展,深度根据产品要求,转变与三角处要用勾或钉头挤压法达到干净利落,而后在留下的面上先勾后推再淌一气成功。最后用沙纯一下,再用沙勾理一脚,使整个面纹整齐平顺纯熟清晰,从而以漂亮的面点饰精美的产品。

      三、吞头及了手

      玉雕器皿一类的产品(炉、瓶、熏、壶)中,精美的造型总是要雕刻上精巧的玲珑的装饰。古人认为:“依附器具的东西是美的”。而依附炉瓶产品的吞头,则可论为是器皿的主要装饰物,它与耳、香草、提头、链条、面、节等有机的结合,形成一组有变化,有生命力的完美的图案造型。

      吞头,无论各种花头、兽头、龙头、凤头等都要与基本形和总题材统一,充分运用统一,对比、对称、平衡、呼应、陪衬、炉托、夸张等法则,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造型。产品吞头的做工(以虎吞头为例)虎吞头不可太长,吞头下挂的环不能太下,虎头要浑厚,具有憨态,口中所含的香草,出来的部位要弯而细,逐步放开,要有层次有穿插,香草厚薄一致,香草弯有弹性力度,具有曲线美,香草以及束腰部位的多肉要挑清,虎头的上下大牙要弯曲有力,前门牙排列对称均齐,嘴角张大,嘴夹上部淌出臃皮纹,两眼之间挡距隔一眼宽,耳似猫耳,耳根部压一脚,耳尖要做出动势,耳门向两边开,不可开的朝上方。虎脑门要大,肩坎在脑门两侧,吞头上方和口相接之处不可缕空太大,要雕刻细致,香草均匀,虎头有种,两眼似铜铃。使之虎虎生气,炯炯有神,丰满而具灵感。


参考文献:

[1]凡奇.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品大观.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5

[1] 陈咸益.美术技法大全:玉雕技法.江苏美术出版,2001.2


作者简介:

       何志成,1972年生,工艺美术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首席技师,党员,1989年毕业于扬州玉器学校,从事玉雕事业27年,擅长炉瓶产品的制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