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玉白菜是中国传统玉雕中一个常见的题材。白菜是在中国人气极高的蔬菜之一, “白菜”与“百财”谐音,寓意招财纳福;俗语有言“萝卜白菜保平安”,人们相信白菜可护佑家人平安健康;白菜帮白、叶绿的外表,也与中国古代文人提倡“清白”做人的思想相契合,于是从古到今,由美玉琢成的白菜极受欢迎。笔者结合自身创作实践,对于玉白菜的文化价值以及未来创作趋势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玉白菜 文化 创新
一、白菜的文化价值
“玉白菜”谐音“遇百财”,横放的摆件白菜有“横财就手”之意,把件白菜则是“手握大财”。
玉是纯洁美好的化身,白菜有青白两色,是清白的象征,玉雕白菜,有一清二白,忠贞不二的寓意。
玉白菜上常常点缀着各种小虫,既丰富了白菜的含义,又让白菜的形象更生动可爱。白菜上最常见的小虫要数蝈蝈了。蝈蝈,又名“螽斯”,原意子嗣繁多。在清朝,蝈蝈还有不同的寓意:当有外国使节来访,康熙皇帝在大殿里挂为数众多的蝈蝈笼, “蝈”与“国”谐音,意为“万国来朝”;“蝈蝈白菜”的寓意,于国家是:国有万财,国富民强!于个人是:家财万贯,多子多福!最著名的“蝈蝈白菜”要数台北故宫里的翡翠“白菜”。因为“蝈蝈白菜”寓意十分吉庆,因而极受国人欢迎,成为台北故宫十宝之首。
除此之外,白菜上的螳螂寓意“金玉满堂”;甲虫寓意“富甲一方”;蜜蜂寓意“勤劳致富”。
在民间,还有一种将玉白菜挂在家居房屋的“天医位”上的做法,据说可保家人健康;而玉白菜与龟并置,还有健康万年的意思。
宋代的陆佃著《埤雅》记载:“崧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崧。今俗谓之白菜。”白菜不仅在玉雕中占有一席之地,国画中亦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齐白石画的白菜。
国画大家齐白石对白菜情有独钟,他笔下的白菜敦实、润白、翠碧,甚是鲜活。他在一幅《白菜辣椒》斗方上题曰:“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识白菜为菜之王,何也?”白石大师出身农家,对白菜感情极深,才写得出这样贴切的赞语。
齐白石不仅常画白菜,也爱吃白菜,他读到曾国藩“鸡鸭汤煮萝卜白菜,远胜满汉筵席二十四味”时,他又补充道:“余谓文正公此语犹有富贵气。不若冬笋白菜,不借他味,满汉筵席真不如也。”白菜何以获得这样的美誉?这大概与白菜味道的“清淡”有关。
清淡的蔬菜不胜枚举,而其中白菜的“淡”最为典型,古人云“大味必淡” (《汉书·杨雄传》) ;“淡者水之本原也,故曰天一生水,五味之始,以淡为本。”(《管子》“水地篇”注)正因为白菜的“淡”,它能与其他味相互融合,显现出谦逊包容的态度。
这就是白菜的哲学:无味才会甘美,清淡才能令人经久不厌。
二、扬州的玉白菜
扬州玉白菜不仅是扬州玉雕非常重要的品种,由扬州玉器厂选送的《翡翠螳螂白菜》曾经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苏馆镇馆之宝在世博会展出,为扬州玉器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这件作品创作于2004年,由江春源设计、时庆梅制作,重150公斤,历时4年完成,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了唯一的特等奖。
围绕玉雕白菜的创作,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扬州玉雕从业者,其中不乏国家级大师如江春源、省级大师如时庆梅,多位市级玉雕大师等创作人才,以及位数众多的普通玉雕从业者。由于收藏市场行情看涨,一些专攻其他玉雕品种的大师也偶有白菜作品推出。特别是近几年大块玉雕山料的出现,玉雕白菜的创作有了更好的材料基础,在青海玉料发源地青海西宁,以青海白玉、青海翠青雕琢的白菜摆件尤其受到欢迎。玉雕白菜作为一个玉雕品种体现出可喜的市场前景。
有这样可喜的发展,离不开扬州玉雕大师做出的贡献。
“扬州工”的玉白菜有几大特色:一是富于生活气息,将传统题材与鲜活形象相结合,艺术感染力强;二是通过对菜叶舒卷的刻画表达植物的生长状态,以或平滑或曲折的线条表现白菜蓬勃的生命力;三是以活泼灵动的昆虫让白菜静中有动,赋予白菜更强的真实感。
正是由于这样的艺术特点,形成了扬州玉雕白菜的市场影响了,成为扬州玉雕的主要品种之一。
三、玉白菜创作展望
(1)创作材料多样
在实际创作中,不少材料适合做白菜。目前常见的有翡翠、和田玉籽料、青海白玉、青海翠青、新疆碧玉、俄罗斯碧玉、黄玉、碧玉、岫玉、泰山玉(近年流行的新玉种)等。最著名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翡翠白菜;曾经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现收藏于扬州玉器博物馆的翡翠《螳螂白菜》等。近期出现的青海翠青玉白菜;在山东泰山,有关方面为了推广当地玉种,也以玉白菜作为主要品种,邀请扬州玉雕从业者雕刻白菜,大大推广了泰山玉的市场认可度。
(2)玉白菜的形制
传统风格的玉白菜以摆件为最多,较大的体量为展现白菜丰富的细节提供了条件,这类作品往往极工尽致,细腻逼真,各种玉雕展会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是在上海世博会亮相的巨型《螳螂白菜》。
这棵翡翠玉雕《螳螂白菜》,长90厘米,宽56厘米,高56厘米,净重150公斤,是目前最大最重的一棵玉白菜,实为国宝。靠近观察,只见菜心紧密相裹,菜叶纹理细密,每片菜叶翻卷的姿态都不相同,在灯光下更显新鲜水灵。两只螳螂栖于菜叶上,活灵活现,实为点睛之笔。因为作品选用的翡翠成色绝佳,所以白菜光影效果会随观察角度的变化发生改变,令白菜与小虫看起来如同活了一般。
随着玉文化的逐渐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件收藏品市场热度上升,于是把件白菜应运而生。这种小把件做工精致,风格多变,对菜叶形态与质感的表现由写实向艺术化转变,造型更耐人寻味,又有“手握百财”的寓意,因此极受欢迎。
(3)玉白菜的创新
近几年,一些突破传统的新型玉白菜开始涌现,如周阿建的人物白菜。这件作品,是对白菜造型创新的一次尝试,白菜根部朝上,菜根为美人头部,根须为长发,菜叶为衣裙,翻卷的叶缘为作品增添了动感。
同时,以白菜为题材的首饰类玉雕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如菜叶形的挂坠、白菜形胸针,这些造型独特,小巧可人的玉白菜与人更加亲近。笔者认为,未来的玉白菜体量会由大型向小型转变,造型会由写实向艺术化转变,另外,创意独特的玉雕首饰会成为玉器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玉生龙. 《齐白石的白菜情结》. 政府法制,2015(17)
[2]李锐. 《谈白菜》. 随笔,1983(2)
[3]茅竹华.圆润雅致 生动灵秀—扬州工《螳螂白菜》玉雕赏析, 2009
作者简介:
王春晨,女,1977年生, 1995年进入扬州玉器厂走上玉雕的工作岗位,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时庆梅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主要从事玉雕炉瓶、花鸟、杂件的制作,作品生动、精致、典雅,并多次在历年全国性的专业评比中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