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人们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漆画属于工艺品还是艺术品?漆画在中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经验,无论是画面内涵还是材质应用,都承载了中国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品格和民族审美。在漆画的艺术与技法之间进行探索,一直是当代漆器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关键词:漆画 艺术 材质
一、漆艺概述
1.1 漆艺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使用漆,并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之一,漆艺追溯其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漆碗、漆绘陶器,汉代漆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漆艺技法进一步发展,受绘画的影响,突破了平涂局限,出现了晕色技法,唐代发展了金银平脱,出现了雕漆,宋元时期发展了戗金、雕漆等工艺,明清两代漆艺发展到高峰。漆艺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我国的精美漆器和制漆技艺,远在汉唐时期就东传至朝鲜、日本,南及泰国、缅甸、印度,西至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亚各国,传统漆器在画面创作中主要追求意境美和形式美的主旨,形成了中国传统漆艺文化的主要特征,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1.2 漆器工艺概况
广义的漆画可以包括各种以漆为材料的绘画,既是艺术品,又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装饰品,常以壁饰、屏风和壁画等形式出现。其材料多种多样,工艺有刻漆、堆漆、雕漆、镶嵌、彩绘、磨漆等不同品种。
狭义的漆画特指将漆艺工艺与绘画创作相结合,以漆为载体进行的绘画创作。20 世纪 30 年代越南磨漆绘画首开现代漆画之先河,影响至中国,并渐具规模,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得到了确认。本文所谈的漆画即是指狭义的漆画范畴。
二、漆画艺与技之辩证
2.1 漆画的独特之美
漆画的美,包含了材料美、工艺美和艺术美三个方面,漆画之美,美在朦胧,美在神秘。在于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多样化的技法以及辽阔的容纳性,与其它绘画门类相比,漆画独有的美感尤其在于其独特的材料与工艺。漆液是颜料的调色剂,而螺钿、蛋壳等特殊材料,用嵌挂、撒、罩、磨等手段构成了漆画特殊的效果。各种或素朴,或璀璨,或闪光,或亚光的质材,构成了优美的画面。
2.2 漆画艺与技之辩证
漆画具有双重属性,即艺术性和技艺性。而漆画既然是“漆”画,要表现出自己的特性是义不容辞的。我一直很赞同乔十光先生的“漆画姓漆”和“漆画是画”的说法。作为漆画家只有将工艺性和艺术性两者取得和谐的统一,产生了“画意”才能使作品散发出自身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当前中国现代漆画创作中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注重、迷恋漆画的工艺技巧和材质的应用,很多漆画家将漆艺精致光润的技艺要求,作为漆画艺术唯一的审美标准,在创作中有堆砌材料和炫耀技术之嫌,把本应内涵十分丰富的漆画艺术,自我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恰恰失去了漆画的灵魂——绘画性。也失去了精神层面的表达。而忽略了对绘画内涵,对艺术本体的追求;另外一种倾向是单纯追求画面效果,忽视了漆语言的本身特性。
其实,这两种倾向正反映了漆与画的辩证关系。漆画的特性决定了漆画家必须具有绘画的艺术性和漆艺的技术性这两个方面的素养,且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只强调工艺性忽略艺术内涵的表达,和偏重绘画性而忽略漆性的丰富表现力,作品都很难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漆器工艺技艺”与“绘画的艺术意义”是辩证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谐,才能创造出漆画这种独特画种的视觉美感。“技艺”是根基,“画意”是主线,作为漆画,是以“漆工艺手法”为载体,漆画艺术家必须对工艺和材料有一定高度的认识和掌握,既要遵从“工艺性”又要有突破传统陈规的勇气,敢于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创造出既遵从“漆器工艺”又富有“画艺”的优秀漆画作品来。
2.3画意主导漆技
大凡真正的艺术家都是思想家,真正的艺术品都能给人以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启迪。绘画是人的精神创造,其精神美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漆画艺术作品是人的价值观与生命意义的体现,同时也是漆画艺术家综合素养的体现。所谓“功夫在画外”,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在修养,没有良好的造型基础、绘画素养和艺术创造力,而把漆画仅仅停留在制作工艺上,那么他的作品也只是一件工艺品,而不是艺术品。让情感来主宰画面,而不是技术主宰画面,这也就是高级工匠和艺术家的区别所在。人文情怀的表达,诉诸于内心的表达需求,情感的宣泄,受众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视觉受到了冲击,这样的境界远远高于停留在单纯材料的堆砌和对精美工艺的膜拜之上。这里材料、工艺只是艺术家更好表达情感、体现作品意境、意蕴的一种手段和载体而已。中国漆画不满足于停留在材质美上,更要开掘出漆画潜在的精神内涵。漆画的“精神追求”是漆画作为纯艺术画种的立足之本。因此,中国漆画的精神含量是无穷无尽的。
2.4技艺服务于画意
2.4.1漆画形式美
好的画意固然关键,然而需要找到表达的载体才会锦上添花,漆画首先由于其“好看”、“悦目”的视觉冲击力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工艺与材质美成为漆画的一大优势,它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吸收各类画种的优点,描漆似工笔之美;画漆似重彩之美;刻漆似版之美;堆漆似浮雕之美;刮漆似油画之美;泼漆似水彩画之美。而漆材料本身具有的装饰性,可以达到装饰性绘画中形式构成与装饰效果,如变涂的潇洒、点螺的神奇、磨漆的变幻、嵌漆的肌理等等,而它的魅力又有别于其他画种,具有典雅、神秘、内蕴、厚重的语言特点,现代漆画承传了中国传统漆艺丰富的漆艺技法,载负了厚重的中国文化,同时又吸收了日本的变涂、漪绘技法,越南的磨显技法,兼收并蓄,正续写着昔日“千文万华,不可胜识”的辉煌。
2.4.2漆画的材质美
漆画以精神美的要求为先,而以形式打动人心的正是漆画的工艺材料之美,谈到漆画材料,首先要说大漆,它的凝重深沉、高雅华贵给人以静穆崇高之美,含蓄蕴藉、诡秘多变给人以神秘朦胧之美。漆膜有一种诱人的光泽,黑漆涂膜退光有如乌木之古朴,推光好似黑玉之开妍。朱漆退光其色敦朴优雅,如珊瑚玛瑙。其它颜色,如石英、雄黄,鲜明光亮;石青、石绿,深沉庄重。透明红、透明绿、透明蓝、透明黄等入漆颜料,都会产生亘古不变的绚丽色彩。实践已经证明,大漆是一种很理想的绘画材料,是其它材质不可比拟的。具有独特的耐久性、耐热性、耐腐蚀和不怕潮、附着力强,并有美丽柔和的光泽,一旦坚固,便永久不变等特点,被誉为“涂料之王”。精制的大漆纯正、深沉,调入银朱,漆色鲜艳沉稳。以其无与伦比的感性品质,引来人们的赞誉。
漆画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金、银、铜、铝加工成的箔、粉等。用金属箔粉调制的色漆有金属光泽,漆彩高雅,为其他画利所不及。金箔价高偏红,较少用,铝箔价廉不易氧化,反射力较强,银箔比铝箔更银白,其上罩不同的透明色漆后呈现不同美丽的色彩,金光银辉,使漆色生动。贴在起皱的漆面上经罩漆再研磨,表现残荷、秋叶、衣裙、河流等有较好的肌理效果。
蛋壳的自然冰裂肌理如陶瓷的“开片”美,富有质朴、亲切的美感。蛋壳镶嵌法最适合表现瓷器、古朴的墙壁、衣物等。而螺锢细致典雅的美,流光溢彩的质材属性也成为漆画重要的辅助材料,其中以鲍鱼贝的光泽、花纹最丰富多变,珍珠贝的纯白高雅中略显隐约的肌理而各臻其美。中国扬州的螺锢漆器久负盛名,加工更有地方特色。另外各色漆粉、木屑、罗屑、豆类等等只要画面需要皆可如画。
在表现方式上也有很多材料可以辅助作画,表现不同的肌理:滚珠蘸漆滚行于画面,或用发团、丝瓜筋、网、布、麻、树皮、树枝、各种树叶(柏树叶、枫叶、桑叶等)进行绘、涂、粘、摔打等等而实在的质地与肌理之美。漆画艺术的美,因其所用材质之复杂,技法之多变,可说是一种综合之美,是一种借自然材料的物质美而体现出来的精神美。
漆画的物质美是精神美的载体,漆画的精神美是物质美的内涵。漆的材料技法总是有限的,而人的艺术创造是无限的。
三、结语
艺术作品美的表达并不仅仅是通过材料与技艺的完美,而要通过作品反映出作者的人格与精神之美,即体现作者的气质、才情和修养。一切材质与技法都应该从属于艺术精神的本质。漆画对材料的选用应本着以表达画意为目的,应以作者的主观审美去把握材质的审美用途。重要的是注入了人的思想感情,不管是什么艺术作品,无不反映出作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渗透着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喜怒哀乐,对社会的关爱,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爱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绘画性这一高度,必然会看到风光无限的瑰丽的漆画世界。我们有着古代动人的漆绘艺术可以借鉴,有着多彩的化学漆可以利用,有着各种绘画性风格可以表现,漆画是一门极富潜力的画种,有待艺术家去继承、挖掘、探索。关键是艺术家怎样调动自己主动性,掌握漆的丰富语言去创造具更有生命力的作品,更有艺术性和时代气息的现代漆画艺术。
参考文献:
[1]长北,《鬃饰录图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1版
[2]何豪亮,《漆艺修饰学》福建美术出版社,1995,第 120 页
[3]乔十光,《漆画技法与艺术表现》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4]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5]邓莉文,《从审美取向上谈现代漆画的发展--装饰》 2004(5):86-87.
[6]寇焱,朱益民《走出困惑——论漆画工艺与绘画的统一--装饰》2003(11).65-66.
作者简介:
姚梅,女,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校,在扬州漆器厂从事设计工作二十多年,高级工艺美术师 ,扬州市大师,扬州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髤饰技艺”代表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