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真假”和田玉籽料的鉴定及伪造方法

[日期:2016-06-0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新疆和田玉美丽稀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和田玉作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和田玉籽料,由于其产量低,导致价格越升越高,为了谋取巨大的利润,因此市场上的和田玉籽料仿制品越来越多。笔者通过和田玉籽料的外部特征与伪和田玉籽料的材料做比较,浅谈籽料的做假方法和手段:做假皮,染色处理,滚筒料等;提出从形状,颜色,光泽,裂纹,硬度和韧性等特点和测试仪器方面来对比真假籽料的区别和差异,达到区分籽料真假的目的。

 

  关键词: 和田玉籽料 染色 鉴定特征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玉文化已经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具有独特气质的和田玉被称为世界软玉之王,新疆和田玉作为四大国玉之首,一直备受鉴赏家和收藏家们的偏爱。在爱好者和收藏家的推助下和田玉价格飞涨,特别是和田玉籽料。由于籽料珍贵,稀有,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大量的和田玉的仿制品充斥市场,令人很难区分真假。

  1 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

  在昆仑山产出的玉中,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成因类型可分为籽料,山流水和山料。通常情况下,棱角分明,不圆,无壳的山料,在风雨助力下冲入河中,再经长期河流冲刷和消磨,最终形成籽料,它的形状以圆形,鹅卵石状为主,玉表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主要是红褐色的为主,细分为秋梨皮,虎皮、及枣红皮等。圆润度相对差,棱角分明有皮壳的则为山流水。

  造假籽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化学处理——染色及造假皮子,第二种机加工方法--滚料磨圆,俗称滚筒料,这两种方法是相互关联的。

  1. 1 染色方法

  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主要是通过利用无机和有机染料染色的方法,通常的做法是:和田玉打磨后表面染色,做出类似的外观达到仿和田玉籽料的目的,同时也起到了掩盖玉的瑕疵和缺陷的作用,具体方法:

  (1)最早期使用动物(如猪、羊、马)的血液进行染色。

  在适当的条件下,将和田玉至于刚杀死的牲口腹中,然后埋藏于地下数年,使其沁色,当地称为“血沁”。甚至有人将马腿割开一个口子,将玉置入伤口内,和田玉经过长期的血浸渍,以假乱真,让人无法分辨的目的。

  (2)使用铁锈沁色。

  普通的和田玉用铁皮屑束住,用热醋煮,放置几天后埋入地下,经过几个月后玉表面被蚀刻出橘皮纹及土红色。浸泡在河中,通过河流长期冲刷磨蚀作用使得红锈浸入和田玉,然后使用火烧和加工处理,使得玉沁色;

  (3)利用碘、植物染料,和羊毛染料染色工艺进行染色处理;

  使用有机染料进行渲染;

  使用无机染料。有:铁盐染料,锰盐染料进行浸泡;

  (4)使用混合染料。其目的是为了产生明亮,丰富,逼真的色调,以避免单一的色调和避免没有分层特征;

  (5)混合染料和腻子(树脂材料)染色过程:

  ①慢沁色;

  ②快速染色(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③酸性条件下染色热处理;

  ④先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染色,然后碱性处理和最终进入球磨机磨圆。

  目前各种染色方法不相同,高水平的造假技术,完全可以达到掩盖的目,为珠宝鉴定师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大多数消费者更是无法识别。

  1. 2 假皮

  假皮不仅可以冒充材料,而且可以迎合喜爱各种皮色和田玉爱好者的需求。通常放置在沁满染料的容器中,以侵蚀渗透的方法起到沁色的目的。大多数仿皮色颜色是红色的,通常浮在表面,颜色太亮,没有自然过渡的感觉,而且干燥。而造假的部分是玉质稀松的部位,也被称为死皮,颜色很容易脱落。

  1. 3 滚筒料

  滚筒料就是把山料、青海料、俄罗斯料等材料的边角料,放置在滚筒机滚磨,滚磨成圆形或者鹅卵石状,外形与籽料相同,然后染色做假。此外,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有人刻意把大料切削进行滚筒处理。

  2 和田玉籽料的特征

  和田籽料的“真”皮子及皮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外形

  通过了解和田玉籽料的行成方式,我们知道的和田玉籽料呈圆形,圆度好,表面有厚度不一的皮色。“油性”是由玉石本身结构形成,皮色包在外面。皮子程微透明,仔细观察可看到“汗毛孔”,10倍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毛毡的感觉。有无毛孔、是真假籽料鉴定的关键。真正的籽料,无论多好,它的表面都会有很多细小的毛孔,特别像人体皮肤上的汗毛孔。在自然状态下以观察“汗毛孔”来识别真假和田玉籽料非常有效。而滚筒料没有自然形成的“汗毛孔”。

  (2)颜色

  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经过侵蚀和磨砺了上百万年,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入颜色,有裂缝的地方随裂沁入。这是相当自然的皮色,称为活皮。皮上颜色由深到浅,裂缝颜色由浅到深并以水草状等沁入。

  (3)皮色

  因为籽料皮色受环境影响在玉表面缓慢形成的。因此,沁入颜色由深入浅,有深度,过渡是渐进的,皮和肉的感觉一致。

  ( 4)无皮色的和田玉籽料

  无皮色和田玉籽料大多是山流水,肉,皮颜色一致,可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无论是白玉或黄玉、其表面有一层包浆或沁色。

  3 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定特征

  和田玉籽料仿制品识别主要从颜色、光泽、外形、裂纹、硬度和韧性的特点和检测设备的测试开始着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太浓艳的色彩,浮在表面,不自然,没有渐变过渡形态,沿裂纹或棱角分布;

  (2)具有较强的颜色对比,一边是明亮的皮色,一边是纯肉;

  (3)表面侵蚀严重,常为白色或黄白色;

  (4)碰撞产生的坑纹颜色不一致;

  (5)形状异常完美,没人任何磕碰痕迹,表面没有自然磨蚀的痕迹;

  (6)皮色漂白和褪色的情况,可见明显的酸侵蚀;

  (7)可见打磨抛光的痕迹,而籽料有明显的磕碰痕迹,如“指甲纹”;

  (8)硬度明显偏低,籽料的密度很大,硬度比较高;

  4 结论

  总之,对于真假和田玉籽料的鉴定主要以肉眼观察鉴定为主,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虽然科学的检测可以给与我们最准确的答案,但是在日常的和田玉籽料买卖中还是要以经验为主,为了减少买到假籽料带来的损失,多看,多问,少买。

  参考文献:

  [ 1 ] 张蓓莉 . 系统宝石学 [ 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2006.

  [ 2 ]GB / T 16553- 2003珠宝玉石鉴定 [ S ] . 北京: 出版社 , 2003.

  作者介绍:范浩刚。1984年出生,江苏徐州人,邳州玉雕协会副会长,从事玉石雕刻行业十余年,多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