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无锡惠山泥人是我国著名的彩塑品种,惠山泥人题材丰富,技艺精湛,惟妙惟肖,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情趣盎然,雅俗共赏备受各界人士的喜爱。泥人艺人们几百年来,保留传统不断创新孕育出了巧夺天工,灿烂绚丽的民间艺术文化。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无锡惠山传统艺人除了传承延续它,还要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它。写这篇文章除了自己谈谈对惠山泥人工艺的了解,更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无锡惠山泥人区别于其他泥人与众不同的表现式样,妆銮艺术对惠山泥人的重要性。
关键词: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的妆銮 妆銮材料 运用制作和艺术表现
一、关于无锡惠山泥人
无锡惠山泥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耍货”,也称“粗货”,采用模具印胚,手工彩绘,造型简单,用笔粗放,色彩明快,形神兼备。内容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大阿福、老寿星、渔翁得利等等。深受群众和儿童的喜爱。另一类是“细货”即手捏泥人,这类作品主要取材于传统的戏曲人物,神话传说,民风民俗,人物造型生动传神,色彩色调秀丽明隽,耐人寻味。
二、关于惠山泥人的妆銮
一般来说一件完整的惠山泥人作品的步骤是:泥塑,上彩,开相,妆銮。其中妆銮艺术在惠山泥人中有着特有的地位,是惠山泥人的风格特徽之一。妆銮是在惠山泥人泥塑完成后,彩绘过程中最后采用的装饰工艺,它主要指人物或动物的道具,须发,珠环,配饰,旗靠,甚至是衣服等在最后完成的装帧过程,它的特点是几乎都采用天然材料或者直接材料装饰,这是无锡惠山泥人区别于其他泥人与众不同的表现式样,因此而产生出的独有的民间艺术风格。
妆銮的表现手法在惠山泥人细货盛行时,达到登峰造极,虽然粗货也有妆銮的,但比起细货来量少得多,面狭得多。细货造型上比较写实,杨将其表现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就必须采用泥以外的其他材料来制作泥塑角色中的一些道具,饰物。有的造型比较尖锐而细长,如长长的宝剑,细长而弯曲的鞭子;有的多折儿单薄,如戏文中的背旗,头上的插花;有的蓬松多变,如胡须发髻,动物的毛皮;有的饰物需要垂挂,摆动,如仕女的发髻耳坠,扇坠枪缨,还有如渔翁的蓑衣,蚌精的外壳等,都采用天然的材料装贴粘插在泥塑上,这些道具如用泥制作很容易损坏断裂,会影响整个造型的强度和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聪明的惠山艺人利用天然材料在色,质方面的优点自制了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小饰物,用以解决这一难题,使手捏泥人的艺术效果显得更加生动和可爱了,表现出了老一辈民间艺术家们就地取材直抒胸臆的智慧。
三、妆銮材料、运用制作和艺术表现
妆銮的材料很多这要看泥塑作品的题材而定,什么效果好就用什么,当然能用直接的材料最好。通常用的材料有:丝绒、丝绢、缎子、绢花、珠子、竹片、铝皮、铜丝、羽毛、胶水等,它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首先在制作时要按材料的特点挑选适合作品的,其次要考虑要妆銮的位置和先后顺序,比例大小等,最后才能动手制作,比如说要给手捏戏文《穆柯寨》做最后的妆銮需要那些材料?首先要看一下这出戏文的构图造型,这是一出武戏,杨宗保到穆柯寨借降龙木和穆桂英大打出手,二人皆有背旗,各拿一长抢,穆桂英头戴粉红长翎帽冠,背粉红背旗,杨宗保则是蓝色帽冠,背蓝色背旗,了解后看一下我们需要做哪些道具?背旗,长枪,帽冠的流苏,帽冠的绒球,帽冠上的长翎,清楚了这些就可以准备材料了,做背旗需要:2毫米左右的粗铁丝,丝绵纸,粉红和蓝色的绢布,银锡纸;做长枪需要;4毫米左右粗的木棍,铝皮:帽冠的饰物需要;细铜丝,孔雀毛,绒线,丝绳,珠子。一切都准就绪你就可以开始制作饰物装帧了。
现在简单的说一说妆銮的制作步骤。第一步是“预插开腔”,为了让饰物和泥塑装帧的天衣无缝,先要在泥塑成型时在泥胚上插铜丝、竹片等,以便以后固定饰物之用,为了装上羊毛制得胡须,先要在人物面部预先开腔,在脸颊和嘴部预留深腔,最后上彩完成后用胶水将羊毛塞入深腔粘牢就成胡须了。第二步“剪削捆扎”用剪刀和小刀剪削出饰物的形状,该扎的扎,该捆的捆,使饰物定兴,如刀,枪,器,乐,扇,花等。第三步“绘绘画画”,有的饰物使用天然色,有的饰物需要上彩,如团扇的扇面等。最后一步是“穿扎粘插”,先前预留的铜丝,穿上珠子,做好的道具插到预留的空穴中,或粘到该粘的地方,有些饰物和道具都可化整为零,为了便于携带和包装,做成可脱卸的,可反复装卸,如帽冠上的野鸡毛手中的枪、刀、扇、鱼竿等,非常灵活实用。
总结
艺人们原始而简单的妆銮设计,使泥塑作品出现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经过无数惠山泥人艺术家的辛苦劳动和智慧创作,一种与其他泥塑不同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发展了,并逐渐趋于成熟,这使惠山泥人在造型和艺术表现上与众不同自成体系,成为了惠山泥人的风格特徽之一,并一直沿用至今,经久不衰,真可说得上是中国民间艺术史上的奇葩。
在简练夸张的构图中交叉点缀了鲜活亮丽的饰物,这是粗货妆銮所表现的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如大阿福头部的红色绢花,蚕猫的胡须等。在诗化生动的构图中点缀穿插比拟实物的饰物,这是细货妆銮所迸发出天女山花般的艺术魅力,因此妆銮艺术在惠山泥人中的运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新材料的拓展,艺人们内在文化修养的提高,还会有着科学,美学相结合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沈大授;《惠山泥韵》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4年6月
【2】柳家奎;《无锡手捏泥人技法述要》 1990年12月
【3】汉声民间:《中国泥塑·惠山泥人》 吉林美术出版社
【4】《中国惠山泥人》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0年1月
作者简介:
丁淼,女,1978年生,工艺美术师。 1996年8月到无锡市惠山泥人厂工作,现在无锡惠山泥人厂创作设计室任彩塑专业设计。作品风格清新典雅,主题生动明快,传统又不失现代风格,屡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