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雕漆及嵌玉工艺

[日期:2016-07-2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雕漆工艺源于民间,始创于唐代,盛于明、清,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历史。该工艺生产周期较长,从设计到出厂要半年时间,高档产品则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扬州漆器艺人在雕漆工艺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青石、白玉、珊瑚、碧玉、珠贝、象牙等几十种高等材料,雕琢成各种浮雕图案镶嵌在雕漆锦纹之上,成为扬州独特的雕漆嵌玉工艺。

 

  关键词:雕漆 雕漆嵌玉 天锦、地锦、水锦 翡翠、玛瑙

 

  雕漆工艺源于民间,始创于唐代,盛于明、清,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历史。该工艺生产周期较长,从设计到出厂要半年时间,高档产品则需要两三年的时间。雕漆工艺在雕刻以前,将天然大漆反复多层地涂在胎型上,待漆半干时才可用刀在上面雕刻出各种图案锦纹,纹样优美、刀法圆润,具有浮雕效果。由于所有漆色和技法不同,分别有剔红、剔黄、剔黑、剔彩之称。两种或三种色漆以一定厚度交替涂在胎型上,然后按一定的角度刻出云头或回纹等图案。目前,雕漆以剔红为主,其他如红底黑花、黑底红花、黄底红花、绿底红花以及黄、绿、红三色的剔彩已不多见。明清时期,扬州漆器艺人在雕漆工艺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青石、白玉、珊瑚、碧玉、珠贝、象牙等几十种高等材料,雕琢成各种浮雕图案镶嵌在雕漆锦纹之上,成为扬州独特的雕漆嵌玉工艺。雕漆嵌玉为扬州独有的名贵漆器工艺品种,是百宝嵌漆器的一个分支。成书于明隆庆年间的漆工专著《霖饰录》记:“百宝镶嵌,珊瑚、墟拍、玛瑙、宝石、术帽、锢螺、象牙、犀角之类,与彩漆板子,错杂而镌刻镶嵌者,贵甚”。我国漆器的制造水平,雕漆工艺历经各代不断提高,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汉代起,我国的漆器制造技术陆续传到亚洲各邻国,以后又经波斯、阿拉伯传到欧洲。而欧洲各国仿制中国漆器获得成功,已经是公元17至18世纪的事情了。

  自古以来,具有较高欣赏保存价值的工艺品大多为手工制品。雕漆器的制作,工序十分繁杂,且都需手工完成。雕漆镶嵌产品的制作过程如下:

  一 制胎

  根据造型设计制成胎型,称为制胎。解放前的北京雕漆,继承明、清两代的传统工艺,一般都用木胎,扬州漆器都用木胎或脱胎

  二 髹漆

  在做好的胎型上反复涂上漆层,称为髹漆。第一层漆涂上阴干后,再涂第二层,如此反复,到达工艺所需要的厚度为止。一般产品涂漆一般产品反复光漆大约须60次,时间约40天,厚度达到 3.5mm,纯雕产品光漆多达几百次,时间约一年,厚度多达1.8cm,雕漆能巧妙而有效地利用漆的断层美,这是其他技法无法做到的,雕漆工艺中还有另外一种工艺叠彩工艺又称之为剔彩在光漆的过程中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该工艺一改雕漆色调单一的特点,综合运用红、黑、黄等颜色,以体现画面的色彩感,经过大师们的雕刻处理,生动展示画面,具有班花的艺术效果,装饰性极强,与雕漆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叠彩工艺在底坯的制作方面需要按照不同的画面要求,在一块板面上髤涂不同颜色的中国大漆。由于调色料的不同,不同的色漆干燥时间也不尽相同,髹漆师傅不仅需要根据天时观察大漆的干燥度,同时还要根据不同色漆的干燥时间及时调整不同色漆的髹涂时间,极为费工费时。

  三 雕刻

  雕刻是制作雕漆产品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产品的内容雕刻不同的景纹,景纹有方套圈、三角套圈、回纹、三瓣等几十种纹样,水纹由流畅弯曲的线条组成,似流动不息的滚滚波浪;陆地、天空由方格和斜方格做轮廓,格内刻八瓣形小花朵,似繁花遍地。这三种锦纹又分别简称为天锦、地锦、水锦,雕刻的基本刀法很复杂,主要是平雕、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等。必须做到:层次分明,刀法利落,地要平整,一丝不苟。线要规矩,锦纹均匀。

  四 雕琢制玉和镶嵌

  用选自各地的各种天然玉石及珍贵的玛瑙、象牙、云母、夜光螺、珊瑚等雕琢成仕女人物,花草鱼虫,飞禽走兽,山石林木等。其雕琢技艺严密精湛,有时一个人物或一朵花卉须分别雕琢制成几十个组件。随后经过打磨抛光,再精心拼配镶嵌于雕漆景纹之上。到此一件完整的雕漆工艺品即告完成。

  扬州雕漆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它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扬州雕漆,漆色沉稳、刀法圆润、藏锋不露、层次分明、严谨透彻、浑厚天成、磨工细腻,纯熟作品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扬州地方特色。很多作品陈列于国家政府机关、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并多次在各大展出中获奖如2011年纯雕漆地屏《春和景明》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1年纯雕漆地屏《云峰观瀑》获2011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特别金奖;2011年纯雕漆地屏《松居论道》获2011“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2012年雕漆嵌玉五折屏《春和景丽》获2012 “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2012年纯雕漆地屏《和平颂》获2012“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铜奖;2012年雕漆底宝螺镶嵌地屏《龙腾凤舞》获2012“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2012年雕漆嵌玉地屏《九龙浴佛》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3年纯雕漆台屏《烟花三月》获2013“艺博杯” 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铜奖;2013年纯雕漆地屏《江山神韵》获2013“国信.百花杯”中国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13年百宝镶嵌地屏《吉庆有余》获2013“国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14年雕漆地屏《唐寅山水》获2014第49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设计大奖赛银奖;2014年纯雕漆大对瓶《锦绣万年春》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及“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金奖;2014年纯雕漆笔海《松壑仙居》获2014“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2014年雕漆百宝镶嵌地屏《关公夜读》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4年纯雕漆地屏《春山佳境》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5年纯雕漆地屏《华夏雄风》获2015“百花·漆花杯”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奖金奖。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

  (2)王世襄《髹饰录解说》 文物出版社 1983年

  作者简介:

  王福彬,1993年进入扬州漆器厂工作至今从事漆工及擦漆工作,现为技师职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