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雕艺术中的生命哲学

[日期:2016-09-2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浅析核雕艺术中的生命哲学

【内容摘要】核雕是一种以精细雕刻技法见长的,在某些果核果壳等小型硬质材料上进行雕刻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核雕尤以微小纤巧见神奇。其最善于以小见大,能以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反映生机盎然、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核雕艺术中所蕴含的生命哲学,呈现出生命的本真,折射出人生的真谛。

关键词:      核雕    艺术    生命哲学

核雕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是一种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手工艺作品,是一种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垂挂在衣带纨扇或绣袋下面的坠物,作为装饰和点缀,亦可玩赏。它是利用果实形态或植物本身的变化特征,雕刻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风景、建筑等。原材料有核桃、橄榄核等。由于核雕工艺精细,因此它能将小事物淋漓尽致的加以呈现,而且也使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核雕艺术“小而精”的特质,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通过小小的核雕,可以卓越的表现出大自然的魅力,并展现生命的智慧。

一、核雕材质-寓示生命之根源

核雕的原材料通常为核桃、橄榄核、象牙果核等。核雕材质其实实为种子,核雕材质朴实无华,本身蕴藏着生命的自然之道,种子寓意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寓示着希望、新生和传递,寓示着生命之根源。核雕艺术品的形成过程就像创造一个新生命的过程,充满了无限神奇的可能性。雕刻结果往往出人意料,时成时败,但总是能带来惊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核雕艺术家就像一个创造新的生命,在未知中期待着新生命的创生。核雕艺术家在手上的橄榄核中注入一份真诚,并将信念寄托其中,将激情燃烧,从事这一份无私的创造性的工作。因此,牺牲和爱的奉献精神就是核雕艺术家的精神,这种精神力量为艺术家提供一个不竭的精神动力,正是这种精神为核雕艺术家一切作品赋予了生命,也成为了核雕艺术家实现艺术理想的源动力,并促进着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成功。

艺术在整个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艺术世界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艺术来源于自然,也最终回归于自然,因为中国的艺术哲学是一种生活哲学也更是一种生命哲学,因此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高度重视生命精神。核雕艺术家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崇敬和热爱。他们将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都表现在他们的艺术的创作中,同时,他们将核雕材料的物质自然的纹理加以雕刻,用雕刻来诠释生命,来表达雕刻艺术家内心的真实情绪感受。

二、核雕技艺-显示生命之灵气

核雕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手工绝技。“小而精”的核雕作品往往被雕刻者赋予了灵气,栩栩如生,让人们纷纷感叹其微妙而美丽的艺术形式。核雕技艺首先在于求精,需要精细雕刻,雕刻需要各种特殊的工具,同时必须对运刀非常熟练。用刀必须稳、准、狠,下刀必须精确,如果缺乏锻炼,技能掌握不到位,就不能达到运刀自如之境界,刀不达意,就会因微失控。核雕雕刻者也要精通中国书画知识,具备一定的书画功底,在雕刻过程中才能进行“意刻”。这要求核雕雕刻者在雕刻作品时呼吸集中,精神集中,呼吸统一,一气呵成。为了实现“心”“刀”合一,就必须掌握工具在材料上产生的线条变化和艺术效果。

一件好的核雕艺术品能给人灵巧、轻盈的直观感觉,能够对所刻形象加以高度概括,虽小却精,能够包罗万象,让人为之叹服。因为“小”是心的真实的表现,所以雕刻反映的自然现象,雕刻的生命形式,最能得到舒展的是人的真实的自由的心灵。如在核雕作品中的“生命”(如图1),一堆种子在一个小小的竹篮发出小芽并竞相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展示了新生命的健康强壮,显示出了取之不尽的活力的源泉,展示了新旧交替生命永恒的真理,是创新和时代精神的真实表达。它不仅表现出了客观的现象,更是作者是一种真实内心主观意境的表达。这也是一种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生命与自然的共生和交替的表达。核雕艺术可以使雕刻者的内心世界得以表达,同时并使这个小世界和外部世界进行交流和传播。因此,核雕艺术在微小中使生命的意义得到完美的展现,并使观者从中体味出生命的真谛。

1 核雕作品《生》

三、核雕内涵-营造生命之意象

核雕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巧夺天工的技艺,更是由于核雕艺术丰富的内涵。核雕雕刻的主题非常广泛,可以是鲜花、鸟类、游鱼和昆虫,可以是山川、河流、树木,还可以是不朽的神话人物,也可以是书法画象…可以说天上人间,包罗万象,精雕细刻,意趣天成。这些核雕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强大的,感染力是惊人的,原因在于它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一组组雕刻着生动形象的核雕作品,通过展示其丰富的形象,展示了它对生命的意义。其丰富的内涵,不能用逻辑语言来形容,只能通过艺术形象传达其情感,让人们去感受,它可以沟通人们的心,引起心灵共鸣,成为人们的共识,以形示人,以情动人。

如在核雕作品《希望》(如图2)中,核雕雕刻者雕刻出的是一个襁褓中的新生婴儿,它带着微笑,双手合拢。作品展现了一个新的生命对未知的生活的向往,寓示了生命从旧的形态到新形象的过渡,寓示了生命的延续,也揭示了人类新的希望,作品以其丰富的内涵营造出了一组生命的意象。

2 核雕作品《希望》

四、结语

一颗种子可以长成一棵高大的树,一条小溪可以汇聚成雄伟壮丽的生命之河⋯⋯生命的源头往往很微小,但这种微小的生命之源却启发了核雕雕刻艺术家无尽的创作灵感。谁言雕虫小技,我道惊人之艺。曾经被人们享用后丢弃的果核,经艺人的巧手加工,化腐朽为神奇,于细微显宏观,更寓示出生命之真谛,方寸之间展示大千世界及人生种种滋味,给人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

————————————————

参考文献:

[1]潘嘉来主编. 中国传统核雕.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

[2]迟锐,黄玉红编著. 核雕撷美:中国当代核雕艺术品赏玩录.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7.

[3]姜跃进,张梵.《苏州橄榄核雕鉴赏新锐名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1

[4]李晓. 百工录·苏式核雕. 南京:江苏出版社,2013. 11.

作者简介:

钟小军,1972年生,工艺美术师。自幼耳濡目染于橄榄核雕刻之中,初中毕业学习橄榄核雕刻,其作品表情遐意,活灵活现,刀法清晰干净,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