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乱针绣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

[日期:2016-09-2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 乱针绣作为一种新型的绣种,突破了传统刺绣平面构造的常规。乱针绣针法乱而不杂 ,密而不堆,技法百种,绣者用不同针法来表现物体的特点,使绣品具有立体感强,色彩丰富,形象生动逼真,内容呼之欲出的特点,颇有西洋油画的效果,犹如‘针上油画’ 一幅好的乱针绣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及刺绣界都具有它的一定艺术价值。

 

  关键词:乱针绣 杨守玉 艺术特点 艺术价值

 

  一、乱针绣的概述

  乱针绣学名正则绣,是以针代笔、以线为色、用灵活多变、不拘教条的自由结合和错综复杂的工艺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艺术作品。发源于江苏丹阳艺专,于上世纪20年代由我国著名教肓家、画家吕凤子先生和著名刺绣艺术家杨守玉女士共同创造发明。乱针绣融合了中国传统刺绣的技术及西洋画艺术的特点,并受到清末民初沈寿女士的仿真绣所启发影响,其精髓是将画理和绣理相结合的原理,传统刺绣的特点是‘密接其针、排比其线 、做工精细、针脚轻齐、绣面平滑’ 而乱针绣则是加入了油画、素描的色彩层次及阴影光感,针脚长短不一,方向不同可360度自由交叉,针法灵活多变并运用分层加色的手法,使得作品取得了立体感强的视觉效果和五彩斑澜层次丰富的效果,较之传统刺绣其题材也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创造者杨守玉女士除檀长绣外,也擅长绘画并还学习西方油画。1928年杨守玉创作的《老人头像》等乱针绣作品的问世,便轰动了画界绣坛。乱针绣从此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极其具有它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二、乱针绣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特点

  乱针绣的‘乱’ 是指乱针绣艺术创作的理念。一乱是指用针无定位,以主观情感为主,根据客观现象,光影明暗的理解,把握下针。二乱是指调色无定法,以整体色调和谐为主,遵守色彩表现规律,掌握美学原则。乱针绣追求‘形乱神守’的境界。它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对传统刺绣针法和技法的创新,更体现在对传统刺绣艺术思想上的创新,其文化底蕴深厚,是将西方审美观念与刺绣艺术相结合,使刺绣有了新的面貌。乱针绣突破了传统刺绣观念上的束缚,开创了将装饰、绘画和刺绣完美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审美效果有油画和素描的真实感,有装饰艺术的形式美,还能体现材料的玑理和质感,乱针绣作品表现力极强,风格独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珍品,是当前刺绣工艺界最具有欣赏价值的绣种。只要你看到乱针绣的作品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近看针法紊乱、毫无规则,远看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内容呼之欲出,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独特的艺术特点。一幅好的乱针绣作品可以让绣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错综复杂的要求使乱针绣成为了珍贵的艺术品,所以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三、乱针绣的制作方法

  乱针绣的绣法一般要绣三层以上,其主要部位要6到7层以上。第一层辅底就是按照绣稿的轮廓和色块辅满一层底色。第二层进行加色、调色再做细,每加一处都要照顾到整体与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色彩的冷暖对比。第三层进行调整和精细艺术再加工,重点绣出线条的明暗变化、光线和色彩的变化,用不同光色的深浅色把整个绣面上的光线和色彩进行统一,使之作品具有完整性。乱针绣由于要绣很多层,且绣面上的几种色线经过交叉重叠后,由于丝线的色彩千变万化,使绣出来的画面有更多的色彩感,仔细看所有绣上去的色线都能看到,这就是乱针绣的神奇精妙之处,与传统刺绣相比,乱针绣作品颜色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分明,且装饰性也更好,又具有绣的独特风格。在绣每一幅作品前首先要理解画面的意图和表现手法,再根据画面题材的需要,然后再进行刺绣,绣的过程中要注意画面中光线和色彩的变化,远近和虚实的关系,重要部份要重点注重刻画,这样在绣制的过程中才会更好的表现作品的意境,才能绣出一幅完美的乱针绣作品。

  四、创作乱针绣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制作乱针绣需绣者有一颗足够的信心,绣者要静心修炼,一幅完美的乱针绣作品,它能慰藉人们的心理,它还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但做这项工作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胜任的,绣者必须要具备有美术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尤其对色彩的要求比传统刺绣要高,更需绣者要充分了解物体的特征和质感以及画面里的意境,而且还要绣者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及足够的耐心,才能完成这项工作,才能够绣出精妙绝伦的乱针绣作品。完成一幅好的乱针绣作品需要很长的制作时间。如一般40x60cm的风景精品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人物肖像则需更长时间,所以这项工作比较辛苦是可想而知的,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不行的,同时从事乱针绣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需要经验积累的一项工作,因为每幅乱针绣作品基本上都是不一样的,色彩也不尽相同,针法也是千变万化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创作才能绣的完美,不仅要懂得绘画还要不断的学习针法,因为针法是根据画面的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色彩更是有无穷的变化,一幅好的乱针绣作品丝线的搭配要运用自如、随心所欲、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把作者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栩栩如生,体现出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五、乱针绣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乱针绣具有它的一定艺术性,一幅好的乱针绣作品百看不厌,看它的色彩,看它的针法,看它的色彩过渡、亮暗度对比等等,没有一模一样的两幅乱针绣,所以它更具有唯一性。乱针绣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喜爱,它根植于苏绣却已超越了苏绣,它另辟徒径风格别致被誉为当今中国继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之后的第五大名绣,同时随着政府和社会对乱针绣的重视,开始倡导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加重视这样稀少的民间艺术,以及乱针绣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乱针绣技术难度大学习人员少学习艰辛等方面的约束,它的发展前景和传承仍然任重而道远。现在乱针绣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室内装饰、服饰、手表、床单等,尤其现在大型场所会所都用上了大型乱针绣进行装饰,像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省市政府接待厅、高铁火车站贵宾接待厅等,还有将多国元首和名流人士的肖像制作成乱针绣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多件精品被国内外知名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以及在1997年7月1曰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江苏人民政府特地制作了一幅乱针绣作品《归程》作为贺礼赠送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可见它确实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笔者从事乱针绣工作已近三十年时间,是亲身经历了宝应乱针绣的由来和发展,在数三十年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历经了很多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乱针绣乃至宝应乱针绣的发展、传承和创新做了不懈的努力。现在政府对乱针绣工艺品的创作生产中不断组织活动,给予各种荣誉和奖励同时培养省市级大师,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促进它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等,我们也将从此作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为乱针绣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笔者相信;经过我们从事乱针绣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乱针绣的发展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钱月航《人淡如菊—杨守玉传》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8.27.

  [2]吴秀丽《浅谈乱针绣》2013.9.24。

  [3]方雪明《浅谈常州乱针绣的发展及价值》2015.8.3

  

作者简介:

  蔡卫甫,男1967年生,工艺美术师,现任职于扬州乱凤乱针刺绣研究所技术总监,作品多次在展览会上获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