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创作与知识产权

[日期:2017-01-0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缂丝创作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同其他工艺一样日益突出,如何在缂丝创作中平衡创作者与制作者之间的关系,又能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 缂丝创作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IP),也称为“知识所属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如今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17世纪上半叶产生了近代专利制度;一百年后产生了“专利说明书”制度;又过了一百多年后,从法院在处理侵权纠纷时的需要开始,才产生了“权利要求书”制度。在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艺术作品主要涉及的知识产权分两类:一类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一、缂丝产品涉及的著作权

  就缂丝作品而言,著作权主要涉及到缂丝作品的图案设计,包括自己独立创作的、与他人合作创作的、受人委托创作的等情况。著作权主要保护缂丝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著作权是缂丝创作涉及知识产权纠纷最多的类型。 缂丝自古至今,缂丝制作者大多是不会自己创作的,其缂织的题材大多来源于画作创作者。宋代大量的宋人小品用缂丝制作,明代时吴门画派精品迭出,缂丝艺术风格深受江南文人绘画的影响,多摹缂当时名家的画稿。古代人没有太多知识产权的概念,也不会有知识产权纠纷。但在现代社会,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下市场上假画泛滥、画作随意被使用的情况下,画作创作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是日渐强烈。

  2000年,国家版权局受理的美术作品版权登记有643件,设计图5件。到2014年的时候国家版权局受理的美术作品版权登记已经达到187408件,设计图达到4116件,可见在14年间美术作品版权登记增长了290%,设计图登记则增长了822%,这是非常惊人的增长。

  二、缂丝产品涉及的工业产权

  缂丝作品目前涉及的工业产权主要是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发明。外观设计主要就缂丝产品的形状、图案(以及色彩)及其组合的设计进行申请保护。如果缂丝产品解决了某种技术问题,那可以申请实用新型。而发明是指运用自然规律而提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例如一些创新的缂丝技术、缂丝工艺等,故发明最具含金量。需要注意的是,实用新型和发明,都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在工业产权方面,目前与缂丝相关的外观设计有62项,实用新型15项,发明12项。申请人包括个人、企业与高校。由于外观设计申请的门栏最低,故数量最多,但同时外观设计的保护效力有限,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侵权的判定有难度,故不推荐申请。

  三、如何保护缂丝创作成果及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首先,缂丝创作者要转变观念,要保护自己创作的作品劳动果实。同样,画家、书法家、设计师的创作也是其劳动果实,同样需要尊重。

  其次,非自己创作的作品著作权要获得合法授权,不能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管是从书籍、网络或是纸质媒体上获得的图案,如果能知晓图案来源,应主动与作者联系,获得合法授权。最好是书面授权,因为在法律上口头承诺与语音证据都很难举证。未经授权的图案不可随意制作。如不清楚图案作者,应在作品公布时标明著作权所有者不详,以备后续相关人员或部门追查。如果费用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购买著作权,这是最好的办法。

  再次,合作要明确知识产权的划分。包括图案的具体适用范围和各自的权限等。在以往的缂丝作品纠纷中,合作中产生的纠纷近几年来日益增多。缂丝工艺师都开始有跨界合作的意识,却忽略了其中知识产权的界定。这在与外国艺术家及海归艺术家合作时尤其要注意,因为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非常强。尽管目前对簿公堂的案例还不是很多,但在艺术圈内,缂丝工艺师因为合作闹得不愉快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对于缂丝作品市场的良性发展是不利的。

  最后,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和独创的技艺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尽管目前缂丝工艺师能完全自己独立创作的缂丝作品相对还是少的,但随着国内知识产权的普及和制度的完善,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缂丝工艺师重视知识产权,利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成果。

  缂丝创作与知识产权是缂丝工艺在近现代发展史上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彼此尊重知识产权,减少知识产权纠纷,艺术创作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崔国斌著《著作权法:原理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第1版

 

作者简介:

  谢晴容,女,1982年2月生,工艺美术师。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现任苏州工业园区仁和织绣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拥有外观设计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国际发明2项,著作权64项。其创作的作品获得国际金奖1项、国内金奖多项。与国际知名纤维艺术家NANCY KOZIKOWSKI和Susan Klebanoff都有合作作品,在国际纤维展上展出,获得多项荣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