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当代玉雕艺术传承与拓展

[日期:2017-10-1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中国当代玉雕艺术秉承了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念、建筑美学、人文理想、生活习惯等内容。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当代玉雕艺术者艺术修养得以提高,现代传播手段也有很大的进步,这些都使得当代玉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

 

  关键词:当代玉雕 经济发展 传承 拓展

 

  工艺美术是基于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中国古代玉雕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工艺美术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从而有了传统的玉雕艺术。到了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玉雕艺术者有更好的平台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玉雕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交流,给传统玉雕艺术带来了新的元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琢玉工具的精细度也达到了顶峰,琢玉技术得到了精益求精。

  一、传统玉雕艺术概况

  中国玉雕有着8000年的悠久历史,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产品,是世界雕塑苑中的一朵奇葩。无论是传统玉雕艺术还是当代玉雕艺术都离不开玉,玉除了和田玉外也包括翡翠、岫岩石、绿松石、珊瑚、玛瑙、水晶等。

  玉,润而刚。刚比天行健,润配地势坤,刚润比德,阴阳和合,则乾坤定矣!玉,坚而脆。坚生志,是以直质不阿,脆有节,难成屈曲瓦全;玉,美且苦。美则化育精神,苦则腕骨剔魂。芸芸世界,敬之,爱之,赏之,戴之,玩之,藏之,演绎出玉之美德,玉之精神,玉之美学,玉之文化······传统的玉雕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宗教观念、建筑美学、人文理想、生活习惯等内容,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石之一, 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族性格当中温吞、谦和、内敛、持重又不乏风雅的一面。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为玉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主题,如宗教类的弥勒、观音、普贤、地藏王,动物类的龙之九子、猴、马、猪、蝙蝠,花草类的莲、喜鹊、水仙、灵芝等等。人们多采取谐音、象征、比喻的方式赋予这些意象吉祥如意的寓意,几乎每一种题材都能获得一种相对固定的意义。

  雕琢一件好的玉器,创作者须明确把握好材料的色泽与形状、肉质的疏密度、瑕疵的延伸情况、雕刻者的技艺,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最终效果,否则很可能半路夭折。直至清代琢玉技巧经过历史积淀,得到高度综合。虽然当时还运用脚踏转动砣具,但是琢磨工艺全面成熟,圆雕、浮雕、透雕、深琢、浅雕、阳纹、阴纹、链子活、镶金,玉工们用来无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玉文化,历代玉工们用自己的创作默默记刻着历史的变迁,从神秘凝重的器形到轻灵舞动的形态,从玉之品格的推崇到吉祥寓意的追求,古代玉器意境深远,内涵丰富。

  二、当代玉雕艺术者艺术修养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文化修养也日渐提高,爱玉玩玉的人群不断壮大,“谦谦君子比德以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更多年轻的艺术爱好者也加入了玉雕艺术的行列。这群年轻人不单单爱好玉雕艺术,他们兴趣众多,涉猎广泛,容易接受新事物,从而能为玉雕工艺找到更多的灵感。文学、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不同的艺术门类为创作者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养分,使玉雕艺术从内涵到外延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可能性。

  经济高速发展期过后,文化的建设也紧紧跟上。随着国家对文化艺术行业的越发重视,当代玉雕艺术工作者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举办的各大艺术博览会,成为了各地艺术爱好者共同交流展示的广阔平台,也为玉雕艺术家们吸收借鉴、切磋技艺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三、中国玉雕艺术的传播

  从工艺美术传播来看,自工艺产生之日起就与商品、技术、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其经济属性决定了工艺美术的传播方式和影响范围,玉雕艺术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玉雕艺术和作品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国外一些艺术爱好者对玉雕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主要出现在一些产玉国,如加拿大、美国、新西兰、俄罗斯、罗马尼亚等。美国雕刻艺术家Matthew Glasby,他的玉雕作品取意于“生活”和“自然”,常选用美国墨玉做原料,呈现出神秘虚幻的感觉,颇为前卫。新西兰玉雕艺术家Dom Salt从小耳染目睹当地的毛利人文化,因此他的作品总带有一丝原始部落野性、蛮荒的神秘感。

  国外的玉雕艺术家对中国玉雕艺术的倾慕和向往,使他们不惜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学习和交流,当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愿意长期留在中国发展。这对中国的玉雕艺术来说无疑有莫大的好处,既为本土的固有体系注入新鲜另类的异域元素,使传统的古典工艺焕发出无限生机,又能让外国人进一步领略和了解这一古老中国的标志性艺术种类,为中国玉雕走向世界打开大门。

  四、当代玉雕艺术在传承下拓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玉雕艺术工作者艺术修养的提高和国外玉雕文化对中国玉雕艺术的影响,我国的玉雕艺术在创新力和手法工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使用高速台机和吊机,配备精良的钻石粉和各种形状的工具,无论是简单的风格处理还是显工的雕琢,都能表现得相当精彩。特别是将“淌”的传统砣痕运用到极致,淌出花朵的姿态,衣纹的飘逸,祥云的灵动,也淌出玉器新的形式和韵味之路。传统玉雕不外乎仿古和写实,而当代玉雕工艺则创造性地运用变形、卡通、虚实结合的手法来传达创作者的意图,使用精美的工艺、简约的设计,还玉质圆润柔和之感。譬如,王一卜的《起步·走》作品以夸张的艺术形象,运用新的设计和雕刻手法,展现出十二生肖各具特色的形象,寓静于动,于变化中显节侓,生动而富有情趣。

  虽然当代玉雕工艺一直在求新求变,但它始终贯穿着我国自古以来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理想,离不开中国的传统艺术,这是玉雕艺术的根。从古到今,无论历经几朝几代的淘洗,玉雕艺术一直以雍容优雅的姿态屹立于中国文人艺术的宝塔之中,以荧荧之光打磨着中国古铜色的历史画卷。当代玉雕艺术工作者将个人的思想性格、审美理念注入作品当中,通过一件件玉器联结古人的风韵和今人的体悟,为传统的玉器赋予与时俱进的内涵,这是今人对玉雕艺术的现代演绎,更是这门古老工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徐勤《新编中国工艺美术简史》2007.9

  【2】 单存德《苏州玉器》2005,(2),

  【3】 钱振峰《玉器图案集》2015.6

 

作者简介:

  钱建锋,自幼喜欢美术绘画。主要从事动物,花鸟件的创作,尤以动物件的设计见长。凭着精妙的设计,精细的雕琢,在业内深受好评,所获奖项颇多,2014年获得“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