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作品怎样运用传统题材

[日期:2017-10-1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传统题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玉器经过七千年的持续发展,在传统工艺美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古典名著、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佛教题材等为玉雕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在玉器作品中的运用,不但体现出玉雕材质的美,而且还体现出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

关键词:玉雕  创作  技法

传统工艺美术,是指那些手工技艺性强并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传统型产品,如瓷刻、根雕、玉雕、牙雕、漆雕、木雕、剪纸、刺绣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其传统题材如“红楼梦”、“西厢记”等名著题材作品给工艺美术领域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民间神话故事,诸如“天女散花”、“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传说更是玉雕普遍表现的题材,佛教题材、唐诗宋词也为玉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中国玉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宝,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见证者,而扬州玉雕则是中国玉雕的杰出代表。扬州琢玉工艺源起于新石器时代,发展于汉唐,繁荣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玉不琢,不成器”,在玉器中不但在于体现玉雕材质的美,而且还体现出造型的美,作为一个从事玉雕行业多年的设计创作者来讲,总感觉现在一些传统题材在玉雕运用方面还不尽人意,怎样运用传统题材,扩展玉雕创作思路,应是我们广大设计制作人员需要下功夫去解决的问题,没有好的题材,也会给人索然无味的感觉。

传统是历史积淀的知识,继承传统是为了寻找规律,是为了创新,以传统题材作为借鉴,作为基础,作为土壤,创新才会根深叶茂,也才有规可循。现在玉雕作品普遍是佛教题材太多,观音、佛像到处可见,这也就造成了工艺品内涵不够。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扬州玉雕融合了北雄南秀艺术之长,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与镂空雕等技法融于一体,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艺术风格和特色,积淀出人物、器皿、花卉、雀鸟、走兽、山子雕和插牌、首饰、串珠、文房用品等诸多品种,尤其是山子雕产品的层次重叠、气势磅礴和花卉产品的天然活深刻体现了扬州玉雕的独特魅力。这正是扬州玉雕继承传统,加大创作力度,多出精品,出名品,提升了“扬州玉雕”在全国的品牌地位的成功所在。

又如玉雕作品白玉“琵琶行”,《琵琶行》采用新疆和田籽料雕琢而成,保留了优美的外形和天然色彩,取材唐朝白居易诗《琵琶行》的诗情画意,表现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景。在技艺上作者改变了以往的雕琢手法,采用大块布白与细致的部分雕琢相结合,人物刻画地生动质朴,栩栩如生;山峦琢制地俏丽多姿,错落有致;树木雕琢地技叶繁茂,生机盎然。整个作品构图严谨,虚实相间,内涵丰富,以娴熟精致的雕琢技法,达到了艺术形式和玉雕技法的高度统一。作品突破原材料的局限性,采用传统诗词为题材,表现出艺术家的才能。

再如,我创作的玉雕作品《心旷神怡》,在秋高月圆的花园里,鲜花争艳,技叶繁茂,一对鸟儿欢叫嬉戏,生机盎然,游园的仕女更是心旷神怡,思绪万千。整个作品构图严谨,虚实相间,内涵丰富,以娴熟精致的雕琢技法,人物、花草刻画地生动质朴,栩栩如生。我将传统的古代仕女题材,与现在花园景致相整合,达到了艺术形式和玉雕技法的高度统一。

当然作品不能代表是艺术精品,这需要我们继承传统、研究探索更要去创新,才能创作出代表我们当今玉雕的好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风格,如果没有时代的差异和区别,没有时代性的代表作,就不能体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就没有深厚的文化底韵,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在传统题材中挖掘,去动脑筋,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文化内涵深厚的艺术精品。

作者简介:

唐宏宾于2000年从事玉雕工作,现为扬州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缘欣玉坊的创作人员,多年来,在生产一线踏踏实实工作,在平凡工作中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所制作的产品,不论在造型、神态、结构、雕琢上都给人以美的感受。

回到顶部